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5-06-28 09:39: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游戲學習1-50的按群計數,會兩個兩個的數。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群概念,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演示板幼兒人手一套操作盒、盤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數數游戲

  1、手指指棋盤點數1-5。(注意點數常規)

  2、接數練習。(1-50)

  二、基本部分:按群計數1-50

 。薄⒅v述故事吸引幼兒。

  師:今天是對對國五十年的國慶大典,全國上下都很高興。國王邀請50位客人參加國慶大典,對對國有個規定,進出人員必須兩個兩個的,要不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守成門衛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錯,出錯會掉腦袋的,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數。

 。、天還早著那,客人們已經開始來了,教師邊講述邊在演示板同時放上兩個紅棋子,再放兩個綠棋子。問:客人來了幾個?他們是怎么來的?

  3、教師邊擺棋子邊兩個兩個的數數,要求幼兒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直到擺夠五十個棋子。請幼兒按要求兩個兩個數到五十,可變換幾種方法強化記憶。

 。、請小客人到你的棋盤上坐一坐。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擺兩個棋子,邊擺邊數,中間停下再讓幼兒從頭數,直到擺夠五十個,再讓幼兒從頭兩個兩個數到五十。

 。、客人走了很遠的路,走累了,我們請他們到客廳里休息一下。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拿走兩個棋子,邊拿邊兩個兩個數,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間休息。(送操作盒)

  7、請客人吃聰明豆。幼兒扮演服務員,兩個兩個舀豆豆,邊舀邊數,數到五十。

  三、結束部分:參加慶典大會

  師:國王非常高興,也請我們參加慶典大會,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拉起手,兩個兩個一起去參加,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自由舞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數學:分禮物

  目標: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幼教大班數學教案-分禮物。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準備: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大,幼兒教案《幼教大班數學教案-分禮物》。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小熊把紙對折后打開,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范剪好后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么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只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么?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體驗玩格子的樂趣。

  3.促進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展。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人手6個棋子。

  3.布置"尋找周圍象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1.看課件,猜一猜禮物(格子)。

  師: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課件,至出現格子)

  2.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師:你們平時有沒有見過什么東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狀的?(啟發回憶在家里、幼兒園、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續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

  二、感知8個格子的特征,和8個格子玩游戲。

  1.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豎線有幾條呢?引導幼兒從上往下數橫線,從左往右數豎線,并小結:原來8個格子由3條橫線和5條豎線組成。

  2.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3.我們已經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們玩追棋子的游戲,請小朋友拿出棋子擺在你的格子上,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4.和8個格子玩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三、感知9個格子的特征,和9個格子玩追逐游戲。

  1.師:8個格子,6個棋子,一點兒都難不住你們,想不想挑戰更難一點的格子?畫面出示九格,問有幾格,它是什么樣,由幾條橫線、幾條豎線組成的?

  小結:九個格子是由4條橫線、4條豎線組成的。

  師:格子想跟你做游戲,他跳到哪兒?你就追到哪兒?誰的棋子放對了,就捉到了。

  2.請幼兒翻到9格的格子圖,玩追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轉轉轉、棋子跳跳跳的游戲。

  規則:幼兒的格子不能轉,等畫面中的格子停下來后,重新移動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

  1.出示魔棒,介紹游戲規則:現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來了,老師說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請幼兒用魔棒在對應的格子上點出來,如果點對了,會顯示出笑臉,點錯了,會出現警報。

  2.幼兒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五、導入延伸活動:在12個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戲。

  1.畫面出示12個格子,老師同時出示大KV板,介紹規則:請6個小朋友來當棋子,電腦上調皮的棋子跳一跳,上來的6個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12個格子上站好。

  2.邀請6個小朋友合作游戲一次。

  3.提出游戲要求: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需要我們大家仔細觀察,共同合作,你幫我、我幫你。下課以后我們到操場上一塊兒玩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在說一說、擺一擺、比一比、賽一賽的環節中完成,幼兒的情緒高漲,操作興趣濃厚,競爭意識強,個個不服輸。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氛圍中,孩子的空間能力。觀察能力和反應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區別物體的遠近,并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量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3.感受測量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大圖紙和記錄表,記號筆。

  2.操作材料:人手一張操作紙,一支筆。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圍棋子、方積木、吸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故事里誰贏了?”

  教師:“兔子不服氣,今天約了烏龜進行三項全能比賽,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目測遠近。

  第一場:游泳比賽。

  比賽規則:一分鐘,誰游得遠,誰就獲勝。

  教師:“誰游得遠?”“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來誰遠誰近,這種測量方法叫目測!

  現學現用。

  第一局:烏龜獲勝。

  三、第一次操作:比較遠近。

  第二場:跑步比賽。

  1.介紹跑道及跑步規則。

  2.教師:“一分鐘到了,誰跑得遠?你為什么這么猜?”

  教師:“彎道中,目測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怎么準備知道跑了多遠?”

  “可以用什么量?”

  介紹尺子。

  介紹棋子測量。

  3.幼兒操作。

  4.交流。

  教師:“誰遠?為什么?”

  教師小結:“比較遠近時,要用同一種工具進行測量,測得的數字大,說明這段距離遠;測得的數字小,說明這段距離近!

  第二局:兔子獲勝。

  四、第二次操作:同一距離不同工具。

  第三場:跳遠比賽。

  1.教師:“用三種工具記錄兔子的成績!

  2.幼兒操作。

  3.交流操作結果。

  教師:“為什么測得的數字不一樣?”

  教師總結:“測量同一段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工具越短,需要數量越多;工具越長,需要數量越少!

  教師:“烏龜因不會跳遠放棄比賽!

  第三局:兔子獲勝。

  五、結束。

  三局兩勝,兔子贏得比賽。

  教師:“除了剛才我們使用的這些工具,還有很多其他工具,我們的小腳、小手也能用來測量!我們下樓去試一試!”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的:“引導幼兒體會數學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初步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數學規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綱要》中將科學領域的目標之一定位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等方面的感性經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體驗數學的重要與有趣。”同時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奔磸娬{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由此我們感到,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能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的發展,就值得我們大膽嘗試。

  目標:

  1.在認識面與體的特征的基礎上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感知他們的特征,能區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展空間知覺。

  重點:感知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征,能正確區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難點: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形與體的不同。

  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各一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紙盒若干。

  過程:

  一.認識正方體

  1.老師帶來了一些小寶貝,是什么呢?

  師: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物品 ,有意識地讓幼兒看清楚每一個物體,初步感知共同點。2.瞧,這些寶貝對小朋友們說: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嗎?

  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正方形讓幼兒觀察比較,了解形與體的區別。

  3.幫助幼兒認識正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正方體有幾個面? 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正方形大小都一樣嗎?教師將正方形的六個面一一撕下、比較并記錄下來。

  師:幫助幼兒分析了解形與體的區別,知道正方體與正方形的關系,知道正方體是由六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組成,有六個面。

  二.幼兒探索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并記錄

  1.出示長方體,那這又是什么呢?

  師: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猜測,基本都會認定為長方體。

  2.幼兒自由探索、記錄長方體的六個面。

  師:為了幼兒不按既定的思維模式,教師有意識地提醒幼兒:記錄的時候仔細看看,它有幾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嗎,還是幾個面?

  3.幼兒講述自己記錄的長方體

  4.小結:有六個面,并且全是長方形的六面體或對應的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他四個面為長方形的六面體均為長方體。

  三.找找生活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閉上眼睛想想,你在哪里看見過正方體和長方體?活動室、家中、社區等。

  幼:幼兒閉上眼回憶的時候,教師給予語言提示,幫助幼兒回憶、梳理

  四.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幼兒共同檢查

  幼:共同互相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有矛盾,掌握得好的幼兒自然能將對方說服。

  五.延伸活動

  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這兩張可能是什么圖?為什么?我把它們放在區角,你們去試一試吧。

  幼: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解答,鞏固所學。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大小并且知道大和小的概念。

  活動準備

  彩色絨線球,棉布,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做手指操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展開]

  1、研究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比較一下寬度。

  這個是什么?

  大人的衣服和小孩兒的衣服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兩件衣服的寬度有什么不同呢?

  2、比較其他物品的寬度。

 、贉蕚浜酶鞣N不同大小的物品。

  ②把物品摞在一起比較一下大小。

 、郯盐锲钒创笮∨帕谐鰜。

 、鼙容^老師的手和我的手的大小。

 、菰趫D畫紙上畫出我的手。

  ⑥把畫上的手剪下來,和其他人的“手”互相比較一下大小。

  3、觀察活動紙。

  這是誰的衣服?

  大小有什么不同嗎?

  4、用活動紙上的`材料畫出條紋。

 、俦容^爸爸的衣服和我的衣服,說說誰的衣服大。

 、谟媒q線球蘸上顏料在爸爸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塾妹薏颊荷项伭显谖业囊路嫌〕鰲l紋。

 、芡ㄟ^在大的衣服上印出大的條紋,在小的衣服上印出小的條紋比較出大小。

  [結尾]

  1、讓孩子們把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多種操作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發展觀察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創造的樂趣,激發好奇心及求知欲。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圖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紙兩大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引導幼兒探討兩圖形面積大小,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1.教師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小朋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這兩個圖形一樣大嗎?為什么?

  2.討論:可用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3.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兩個圖形重疊,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學具擺棋子的辦法

  4.師幼驗證尋找的方法,嘗試學習用擺棋子的方法比較大小。

  1)幼兒講述所找到的各種辦法,師幼驗證。

  2)學習移動棋子的方法比較兩圖形大小

  在圖形上擺上棋子,根據棋子所占格子的數量得出結論。移動棋子位置,把兩個圖形變成不同圖形,比較另一圖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結:原來面積同樣大小的圖形,形狀可以不一樣。

  二.為幼兒園設計“草坪”幼兒第二次動手操作,進一步面積守恒。

  1.教師提出任務:幼兒園要修草坪,請小朋友來設計草坪的外形!

  2.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草坪,請幼兒觀察。

  3.幼兒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師設計的草坪面積一樣大,形狀不一樣。

  4.教師展示所設計草坪,師幼驗證面積是否一樣。

  三.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1.師:在小朋友的作業紙上,有一些圖形,請你們看一看,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請你用一定的標記把它標出來。

  2.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四.師幼講評作業單,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3-24

大班數學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3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9-1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2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1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02

大班數學教案06-29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