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的監理實施措施
一、引言
本文根據多年的工程監理及施工經驗,就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安全等問題進行分析,對鋼筋混凝土工程監理的實施過程與質量保證進行了闡述,為工程監理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建議,
保證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的監理實施措施
。二、后澆帶施工監理的措施
后澆帶是現澆鋼筋砼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一種臨時施工縫,是為克服不利因素而設置的。它與通常設置的永久性的伸縮縫、沉降縫相比有其獨到的優點——結構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發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現行各種設計規范、施工規范以及建筑施工手冊等,由于出自不同的規范編寫組所編寫,對后澆帶做法有所差異,要求也不盡一致。造成了不同設計院設計出的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后澆帶,其構造要求,做法也不盡相同。
1.后澆帶施工中監理原則及要求。后澆帶平面布置應盡可能設于結構內力較小的部位;對超長砼結構的后澆帶應按砼結構規范的伸縮縫距離設置。后澆帶的布置還要求在沿建筑物的豎向其位置對應一致,不應偏離。澆注時間是結構的沉降或砼收縮基本穩定后進行或按設計規定,
工程
《保證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的監理實施措施》(http://m.rusnota.com)。施工前一定要明確以下幾點:后澆帶的平面布置及沿建筑物豎向是否對應;后澆帶的類型、縫寬;后澆帶的接縫斷面型式、鋼筋處理;后澆帶的后澆砼強度等級及外摻劑要求;以及后澆砼的具體時間規定。2.后澆帶內的后澆砼。后澆砼強度等級較自體砼提高5-10N/m㎡摻入適量微膨脹劑,膨脹率控制在萬分之二至萬分之四之間,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潮濕養護。
3.后澆帶在施工時的注意事項。在后澆帶接縫處加強防護,最好設置圍欄,并做表面覆蓋,防止后續施工對后澆帶接縫處產生污染。后澆帶后澆砼在施工前一定要認真試配,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后澆砼的施工。澆筑時,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自中央向后澆帶接縫處逐漸推進,并在距縫邊80-100mm處停止振搗,避免使原砼振裂,然后人工搗實,使其緊密結合。接縫斷面處模板支立難度大、技術性強,且要細心、細致。對該部位的支模質量,施工方與監理方要專門進行驗收。后澆帶處后澆砼澆注時間與施工進度一般是存在矛盾的,特別是底模支撐架滯后拆卸對后序施工有一定影響,因此作施工組織設計時,對此要事先籌劃安排好,絕對避免發生強行提前澆注后澆帶的后澆砼的情況。
三、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目前,鋼筋混凝土是我國主要的結構材料,在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是影響結構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監理工程師必須掌握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監理過程中才能有針對性地控制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