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五課 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第一節之一-政治試題
第五課 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
第一節 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姓名 座號 班級 得分
第一卷(閉卷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看,最理想的社會是
A資本主義社會 B社會主義社會
C共產主義社會 D原始社會
2、判斷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的主要標準在于是這個社會的
A生產關系是否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
B物質財富是否極大豐富
C生產力水平是否極大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是否很高
D生產關系是否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
3、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
A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 B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
4、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社會主義社會是
A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社會 B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
C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階段 D和共產主義社會沒有什么區別
5、歷史的創造者是
A英雄人物 B壓迫者和被壓迫者
C剝削者和被剝削者 D人民群眾
⒍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反作用,表現為
A生產關系促進或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B生產關系能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C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D生產關系決定于生產力
6、人類社會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一般過程是
A原始社、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B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C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D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7、人類要生存,就必須發生兩方面的關系: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人與人的關系。其中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為
A生產協作 B生產力 C生產關系 D階級斗爭
⒐社會發展和社會變化的決定力量是
A人民群眾 B英雄領袖人物 C腦力勞動者 D歷代帝王
8、人類社會最初的發展階段,也是最低級的發展階段是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9、由于地理環境,文化傳統、歷史條件的差異,世界上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社會發展具有
A共同性 B統一性 C特殊性 D階段性
10、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人與自然的關系 B人與人的矛盾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 D先進與落后的矛盾
11、是我國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是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
A共產主義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資本主義 D封建社會
12、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關系
13、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②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③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沒有任何關系
14、最高理想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共同理想沒有必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 ③④
15、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
A階級的出現為標志 B國家的出現為標志
C金屬工具的出現為標志 D文字的出現為標志
16、馬克思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句話表明
A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B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C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是支配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D階級社會的歷史又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二、不定項選擇題。
1、通過對社會發展常識的學習,今后觀察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有
A群眾觀點 B階級觀點 C英才觀點 D生產觀點
2、下列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階級社會有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3、下列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有
A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B階級社會的歷史,同時又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是支配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4、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所有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必經階段
B資本主義社會是階級社會,就必然性存在階級斗爭
C只要存在著階級斗爭,就一定是階級社會
D原始社會是沒有階級壓迫和剝削的社會
5、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
A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B共產主義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歸宿
C階級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6、五種社會形態的演進,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那里各具特色,并呈現出跳躍式發展。這說明
A人類社會的一般過程不是普遍適用的 B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無章可循的
C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和世界各國、各地、各民族歷史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是統一的
D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民族的社會發展有特殊過程,但最終還要匯入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中,這種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7、“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就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馬克思這句話說明
A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B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得以自下而上 延續下去的基礎
C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以生產發展為基礎的 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8、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的變革有
A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 B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 D人類還處于蒙昧和野蠻狀態之中
⒐社會生產包括的兩個方面是
A生產力 B生產工具 C生產關系 D勞動者
9、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而個別領袖人物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不起作用的 B勞動人民的是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
C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D勞動人民的物質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精神生產的基礎
10、共產主義社會是
A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社會 B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的社會
【第五課 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第一節之一-政治試題】相關文章:
當代青年價值觀整合的思考04-30
當代中國的青年文化參與探析04-28
案例精選之一畝中山水演繹當代中式情韻04-26
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歷史使命05-01
義利觀:當代青年的道德困惑與選擇04-27
蘇炳添給當代青年的啟示作文800字11-09
把握當代中國青年主流文化的內涵04-27
當代青年塑造自身素質的三大理念04-30
堅持科學發展觀與當代青年的責任04-27
當代青年敬業精神失卻的原因及其超越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