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南師大附中2006屆高三歷史第五次月考試卷
一、本大題36小題,每小題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政權沿革分分合合,但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的主流。根據相關知識回答1—3題。
1.秦、隋、元三朝結束分裂完成統一的共同原因是①人民反對戰爭,渴望統一②完成統一的政權軍事經濟力量強大③民族融合加強④統一者具有雄才大略,遠見卓識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元朝時期代表國家對臺灣進行直接管轄的機構是 ( )
A.中書省 B.臺灣府 C.宣政院 D.澎湖巡檢司
3.俗話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國歷史上出現多次分裂局面,但也有不少歷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這些歷史人物不包括 ( )
A.嬴政 B.司馬炎 C.楊堅 D.趙匡胤
隋唐以來,我國選官制度重大改變是科舉制度的推行,根據相關知識回答4—6題。
4.唐朝科舉制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①選拔人才②促進教育③打擊士族④繁榮文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有①首創了武舉和殿試②只從四書五經中命題③對答卷文體有嚴格的規定④開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試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下列有關科舉制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 )
A.科舉制產生于隋朝,發展于唐朝
B.科舉制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C.科舉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權力
D.明清時期的科舉制,采用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了思想。
歷史上重大社會變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為前提。根據相關知識回答7—8題。
7.在戰國變法運動中,提出了:“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8.以“王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對官僚和大地主特權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
A.漢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楊炎兩稅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改革
商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國古代商業發展情況,回答9—11題。
【湖南師大附中屆高三歷史第五次月考試卷】相關文章:
2024屆高三歷史教學計劃(精選10篇)06-08
第一次月考試卷05-01
湖南省蜂業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召開04-27
濉溪縣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試卷分析04-27
高三后期考試卷設想04-30
2022第五屆醫師節總結(通用5篇)08-17
第五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廣州宣言04-29
閩江學院 第五屆田徑運動會04-26
04屆高三管理、備考方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