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統節日作文評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評語吧,評語對被評價對象來說,起著“指揮棒”的作用,為其努力指定方向。那什么樣的評語才好的評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評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春節:本文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取材新穎,構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
2、春節:這篇文章作者構思新穎獨特,從“窗外”、“山外”、“海外”到“心外”,層層深入,從小到大,從個人的團圓到國家領土的統一。文末引用“但是它們掠去,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一句歌詞,更突出了我們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
3、端午節: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如果能把聽了爸爸介紹之后的心理活動,好好描寫一番,會更好。
4、端午節:和許多歌頌、贊揚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作者認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犧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獨特,構思新穎,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論述語言有理有據,富有文采。
5、端午節:小作者走出課堂、關注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寫出自己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的感想。其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包粽子動作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更是富有童趣。讀罷全文,一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6、端午節: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敘述了端午節包粽子的事。文章開頭直接點出“包粽子”,開門見山,引出下文的敘述。作者對包粽子的過程敘述得很詳細。作者還引用了杜甫的詩,給文章增添了文采。
7、清明節:這是一篇描寫清明節的文章,讀著你的文章讓老師特別感動,感動于爸爸對于奶奶的懷念,感動于你的懂事。文章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對奶奶的懷念。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8、清明節:這是敘事文章,作者采用了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革命前輩、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文章語言親切自然,句句飽含著作者對英雄的緬懷之情。
9、清明節:這篇文章描寫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麗場景,文章內容充實,語言簡潔凝練,對景物的描寫尤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優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結尾對竹聲的描寫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個高深的境界,“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引起讀者對人生的思索。
10、中秋節:這篇文章小作者運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中秋節名字的來歷。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語言流暢,敘述具體全面。讓人讀后感覺小作者一定是個熱愛讀書,知識儲存量大的孩子。
11、中秋節:習作不注意語言的精煉,如“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傳統的中秋節,今天媽媽很早就起床了”一句話中出現了兩次“今天”,第二個“今天”可以承前省略。文章也不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如說的話都沒用引號。
12、中秋節:這篇文章語言優美,通俗易懂,引用大量描寫中秋明月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本文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是很高的,讀后讓人久久回味。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13、七夕節: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過喜歡七夕姐姐的文章,從而感受她的生活狀況及思想,文章多次點題,直接表達“我喜歡”這一主題。文章語言富有詩意,娓娓道來,很有感染力。其中“問章”應為“文章”。
14、涉世不深的少年走近復雜的社會,這本身就是一種睿智。文章語言平實而柔和,描寫很隨意,似乎引領著讀者在心靈的原野上漫步。不足是議論略感缺乏棱角。要知道,精粹的議論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會使你的文章更加深刻。繼續練筆,你會更出色!
15、本文文筆優美清新,富有一定的哲理性。文中寫“我”在大海邊散步,大海不僅給予“我”美的享受,還引起“我”的沉思和聯想,可以說是大海給了我暢游的空間,“我”為大海注如入了生命,使大海成為一個具有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本文讀后給人以美感,引人深思。
16、文章開頭與結尾時的詩化語言,充滿想象與韻律之美,令人愿讀愛讀,不忍釋手。
17、文章含蓄的結尾,既點題,又耐人尋味。
18、結尾處集中表達情感,既照應開頭又總結全文。首尾連貫,一氣呵成。
19、對細節傳神的刻畫,恰恰相反到好處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20、文章以為結尾,言簡意賅,其味無窮。
21、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精悍,值得一讀。
22、本文內容生動豐富,語言新穎清爽,結構獨特合理。
23、文章有詳有略,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不失為一篇佳作。
24、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25、文章能過清新有趣的語言,描寫的事。字里行間,充滿童年真童趣,歡聲笑語不絕于耳,不失為一篇佳作。
26、詳略得當,虛實相生,是本文的兩大特色,內容更豐富更生動。
27、全文清新秀逸,親切委婉,樸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見。
28、全文語言生動準確,情節精彩曲折,仿佛將讀者帶進開心樂園,令人眉開眼笑。
29、一些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不少情趣。
30、文章清逸婉麗流暢連貫,尤其人物語言幽默風趣
31、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32、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的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夢境一般。
33、文章線索明朗,主題突出,緊緊圍繞進行。
34、七夕節: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過喜歡七夕姐姐的文章,從而感受她的生活狀況及思想,文章多次點題,直接表達“我喜歡”這一主題。文章語言富有詩意,娓娓道來,很有感染力。其中“問章”應為“文章”。
35、清明節:這篇文章描寫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麗場景,文章內容充實,語言簡潔凝練,對景物的描寫尤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優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結尾對竹聲的描寫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個高深的境界,“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引起讀者對人生的思索。
36、教師節:本文采用了第二人稱的寫法,使得全文的情感基調具有很大的優勢,對于塑造人物,表現中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作者用具體的事例,充分表達了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本文情感真摯,思路清晰,讀起來親切自然,節奏明快。
37、中秋節:本文最大的優點是小作者善用修辭,例如:“天空中出現了一輪皎潔的明月,像一個潔白無暇的大玉盤”不僅突出了月的特點,也表達出小作者對傳統節日的喜愛之情。
38、教師節:這篇文章作者以新穎的格式,獨特的構思以及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贊頌。文中將“老師”比作“百合”、“星辰”和“燈火”,生動地寫出了老師對我們所奉獻的光和熱,“蠟燭的精神”、“春蠶的行為”、“人梯的態度”以及“黃牛的品格”等,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無私奉獻的真誠贊美之情。
39、兒童節:本文構思新穎,以詩歌的形式,把作者六一的愿望展現在了大家眼前,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廉潔的社會,這樣的心愿一定會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實現,所以讓我們關注兒童,關愛兒童吧。
40、冬至: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不同的地方過冬的故事,情緒波瀾起伏,但卻很真實。文章敘述條理,娓娓道來,如同講述他的心里話。文章語言精美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傳統節日作文評語】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評語集錦04-19
作文評語:精彩的作文評語06-14
作文評語:作文過程評語05-31
作文評語:關于高中作文評語09-23
作文評語:小學作文評語集錦05-06
作文評語:關于作文結尾的評語11-02
小學作文評語:作文開頭評語07-20
經典作文評語大全 -評語09-04
作文批改評語范文 -評語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