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千古智者·諸葛亮-六年級
相信大家對諸葛亮這個名字已經不陌生,因為他的英雄事跡到現在都廣為流傳。
諸葛亮原本是隆中人,雖然親自在田中耕地,但是他心中(也)有遠大的抱負,想輔佐一位有道明君。諸葛亮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瑯琊陽都(今臨沂市沂南縣)人。
諸葛亮三歲喪母,五歲喪父,由叔叔諸葛玄撫養。15歲時,諸葛玄被袁術任為豫章太守,諸葛亮隨叔叔到任,后又隨之(上)投奔劉表。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故,諸葛亮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留心世事,被稱為"臥龍"。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他向劉備提出)因此有了著名(的)的"隆中對",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后劉備根據其策略聯合孫權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并占領荊、益兩地,建立蜀漢政權。曹丕廢漢獻帝自己稱帝建立魏國后,諸葛亮勸說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他任(臣)丞相。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禪繼位,他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并主理政事。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諸葛亮曾五次出兵伐魏,爭奪中原。建興十二年,與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懿相據于渭南,因積勞成疾死于五丈原的軍中,遺體葬于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
有些人言孔明不具有將略之才,那么試問一下,孔明沒有軍事才能,如何助劉備入川,如何北伐中原?還有甚者居然批評《出師表》是垃圾。首先《出師表》中文字慷慨激昂,激勵后輩子孫,其次它反映了當時蜀中人們的思想,假如說它是封建時期的垃圾,這只能說現在與當時時代不同,人們的思想也不同,因此我們要評價事物時,主要考慮的是當時人們普遍的期望。諸葛亮當時提出北伐中原,與人們統一中國的思想相符合,因此孔明的行動深受人們表揚。因此,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時要從不同角度正確分析,不能就一些錯誤而全面否決他在當時的領導才能。曹操不是曾經大敗于赤壁,大敗于漢中嗎?但人們還是認為他是亂世之英杰。那人們也不能為孔明的一點錯誤而說他不足以言智。
【千古智者·諸葛亮-六年級】相關文章:
智者的箴言10-21
智者的放棄作文07-31
智者之舉作文08-26
智者箴言作文09-08
智者傳作文12-02
智者經典語錄11-12
智者的箴言[優選]07-08
(優秀)智者的箴言07-05
遠離抱怨是智者作文03-06
智者的箴言(精選7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