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作文9篇(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生的作文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反思是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是指學生對自己寫作過程的一個明顯段落點或對一篇文章進行審慎的回顧、分析與檢查。
要指導學生寫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還要引導學生“反觀自我”,對自己的作文實踐進行有效的反思。人的學習是雙向過程,一方面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和理解的認識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對認知過程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的“反思”過程。要使學習有成效,不僅需要認識,更需要反思。長期以來,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更注重認知過程,而忽視學生的反思過程,使學習變為被動,知識的獲取變得抽象化、呆板化。作文教學也如此,作文教學弊端之一,是教師基本上把眼光集中在如何教學生寫好作文,很少關注學生是如何學會寫好作文的。作文教學更多關注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很少思考學生是如何使用這些方法,不注重學生作文反思導致作文指導低效。
作文指導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進行策略性寫作:能根據作文題目要求、外在條件、自身水平,恰當地選擇運用寫作材料與方法,有效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要真正學會寫作,不僅是要把握寫好一篇文章有哪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這些方法“有什么用”和“怎樣用”,就是說怎樣將學到的方法變為自如使用的技能。作文反思,是學生將自己的寫作過程當做意識對象,對其寫作的心理過程進行回憶、思考、評價,能減少寫作的盲目性、抽象性。
我市近幾年中考作文的情況來看,一些初中生對作文所持的消極態度和低下的寫作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初中作文教學的結果有許多令人遺憾之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在作文教學及批改上投入最大的工作量,而學生也為各種練筆絞盡腦汁。可是為什么努力的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每況愈下呢?造成作文低效高耗的狀況,原因是復雜多樣的,我們認為作文教學缺乏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學生缺少反思意識、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是要害因素。
二、調查的結論與分析
為了準確把握我市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狀況,促進作文教學有效提升。福建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研究》課題組進行了“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分學生和教師兩種類型。問卷主要針對學生作文水平和寫作狀態、學生作文反思意識、學生作文反思手段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習慣、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指導情況等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設置。本次調查對象是我市6所初中學校語文教師與學生,城關初中2所,農村初中4所。抽取七年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八年級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九年級學生200名、教師20名。發放學生問卷800份,收回問卷791份,有效問卷780份。發放教師問卷60份,收回問卷56份,有效問卷55份,以上問卷,被調查者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時,我們圍繞問卷內容又開了3場學生座談會、2場教師座談會,以確保對調查內容的深度把握。我們將調查與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提煉出以下調查結果。
(一)學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缺少良好的寫作感受
我市初中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農村初中學生。學生在回答 “你的作文成績一般是什么水平”,0.6%的學生選擇“優秀”,20.6%的學生選擇“良好”,42%的學生選擇“一般”,36.8%的學生選擇“較差”。從教師問卷來看,大部分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總體水平是不太滿意的,10%認為學生作文水平“良好”,23%認為“一般”,67%認為“較差”。雖然教師與學生的回答有出入,但從雙方數據來看,學生作文總體水平偏低是事實。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積極體驗比較少,尤其是作文水平低下者。從學生是否喜歡寫作來看,5%的學生“非常喜歡”,37%的學生還“可以”,45%的學生“不喜歡”,13%的學生“害怕作文”;學生對作文課的感受,24%的學生認為“輕松愉快,使人充滿信心”,12%的學生認為“樂趣少”、40%的學生認為“單調,沒樂趣”、24%的學生認為“緊張單調,難于忍受”;從學生寫作動力看,17%的學生認為寫作是“記錄生活,表達情感”,83%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作業”,任務驅動的寫作動機使學生作文常成為應景之作,寫作難有快樂體驗。
(二)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較低,作文反思意識淡薄
由于長期作文教學的忽略,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低。從學生“對自己寫作的能力與興趣了解程度”看,40%學生選擇“了解”,10%的學生選擇“較了解”,30%的學生“不太了解”,20%的學生是“不了解”;“對你能比較準確判斷出自己作文的好壞嗎”,22%的學生回答“能”,40%回答“有時能”,38%的學生回答“不能”;學生對“你作文中出現問題一般是由誰發現?”,20%的學生回答是“自己”發現,80%是由“老師”、“同學”或“家長”發現;學生對自己作文常犯的錯誤不熟悉,問卷中68%的學生回答“不知道自己常犯的錯誤”。由此看出,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優劣、作文問題的分析判斷水平不高。
學生在寫作活動開始前、過程中和活動結束后,缺乏主動對自己的作文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思考的心理需求。從寫作前看,“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10%的學生能“稍作思考,然后下筆”,58%的學生“腦中空空,無從下筆”,32%的學生是“按照教師要求作文”;從寫作過程看,學生“對自己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能否采取措施預防”,5%的學生回答“能”,35%的學生回答“偶爾能”,60%的學生回答“不能”;寫作后,10%的學生“能對自己寫作過程進行反思并總結經驗”, 20%的學生“偶爾能”,而70%的學生“不能”做到。從以上寫作流程問卷分析,學生作文反思意識比較淡薄,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和農村學生尤其突出。
(三)學生沒有養成作文反思習慣,作文反思方法缺乏
由于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意識淡薄,學生作文時一般缺少反思習慣。作文本下發后,61%的人通常“只看成績”,28%的人“會認真看教師的評語”,9%的人“會根據教師的批改,認真思考評語”,2%的人“會對作文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然后再訂正”; 12%的人在“寫完作文后能認真自覺地反復檢查與潤色”,53%人只“檢查一遍”,20%的人“教師督促就檢查,否則就不檢查”,15%的人“根本不檢查”;在寫作后,10%的人“能對寫作的過程作進一步的反思,從中發現寫作成功的.策略或思考方法”,90%的人“不能”;60%的學生“沒有修改作文的習慣”。
造成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弱化,主要還在于學生缺乏反思手段與方法。對于學生寫作過程的反思方法運用看,7%的學生 “在寫作時,能‘跟蹤’自己的思考過程,必要時會修改原來的思路和方法”,15% 的學生“基本能這樣”,60% 的學生“偶爾這樣”,“從不這樣”的學生占18%; 對作文的分析與總結, 5%的學生“經常在寫作后總結寫作的方法”,21%的學生“有時間的話會總結一下”,34%的學生常“感到沒什么可總結的”,40%的學生“不知道怎么總結”;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既缺乏反思意識,也缺乏反思手段,導致學生發現不了作文問題。
(四)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實際價值認識不足,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成為作文教學的“盲點”。在訪談與問卷中,91%的教師基本不能準確理解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概念;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您認為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對學生作文成功的作用”,3%的教師認為“重要”,34%的教師認為“一般作用”,63%的教師認為“不重要”;學生作文差的最大原因分析,10%教師認為“缺乏生活經驗的積累與提煉”,20%認為“缺少寫作方法”,65%認為“閱讀少”,15%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同時在訪談中,即使是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也很少有人會從反思能力培養上尋找原因。
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意識淡薄,導致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方法方式有限。教師不能主動創設學生進行反思的條件,對“是否時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寫作過程”,31%的教師回答“偶爾”,69%回答“沒有”;對是否能定期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10%回答“能”,25%回答“偶爾能”,65%回答“不能”;對能否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反思寫作過程,5%回答“有”,20%回答“偶爾”,75%回答“沒有”;對是否熟悉學生寫作反思的相關方法,33%回答“了解一點”,67%回答“不熟悉”。是否時常要求學生修改作文,62%回答“有”,38%回答“偶爾”,但在訪談中,教師普遍認為修改效果并不好,大部分學生處于應付性修改。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造成學生不斷地寫作、教師不停地修改,但效果很差,學生作文提高很慢,教師無從著手、力不從心等狀況。
三、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思考
(一)認識價值,強化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意識
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者,真正的寫作主體是學生,而寫作主體的個性化很強,如何針對不同主體的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下一個重要的課題。但目前作文教學的大體狀況是:學生大量地寫作文,教師認真批改作文,然后統一評講,接下來學生再寫、再練,教師再改、再講。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結果,而對學生內在的寫作過程關注不夠,致使學生作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也找不到癥結所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是解決作文癥結的有效途徑,學生具有作文反思能力是提升作文質量的關鍵。
1、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策略性寫作。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反觀自我”,有利于豐富和積累寫作經驗,從而促進寫作方法能靈活自如應用。
2、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作文教學流程優化。學生作文反思是把自己作文作為思考對象,對自己作文的寫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有利于作文教學過程的優化:它強化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由單向變為雙向過程,由被動過程變為互動過程;它強化對自己作文的審視與分析的全程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的反饋由被動反饋變為主動反饋,由延遲反饋變為及時反饋;它強化了學生寫作的自主性、針對性和責任感,使作文教學過程由注重教師教的過程變為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使作文教學指導由一般化向個性化轉化,由加負過程變為減負的過程。
3、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作品意識強化。作品意識的培植是從“審視自我”、“玩味文字”、“主動修改”開始的,而學生作文反思是三者的前提,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完善,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挑剔。
(二)熟悉策略,加強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有效指導
提高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學習經驗自發地形成;二是通過教學活動無形中獲得;三是通過專門訓練明確獲得。研究認為在教學中教師進行有意識的適當訓練,能夠提升反思能力,也就是第二、第三種途徑結合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作文反思方法,而且要指導學生掌握反思方法。
1、指導學生把握作文反思的內容。學生在寫作中,知道自己要從哪些路徑,從什么方面分析自己的寫作及其文章得失。作文反思內容主要有:一是從寫作順序反思。有無清新靚麗的題目;是否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無一句點明主旨的話;有無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二是從寫作技巧反思。語言運用是否得體,遣詞造句是否明白通順;舉例是否恰當;文體結構是否合理;首尾是否呼應。
2、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過程。作文反思不是簡單地對寫作過程進行回顧或回憶,它是要圍繞“我做了什么——我這樣做有效嗎——我這樣做合理嗎——我還能怎樣做”這個問題鏈,探討文章的優化,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一個完整的反思流程:一是提出問題。通過對寫作與作文的實際感受,意識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二是觀察分析。針對問題反復琢磨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思考作文問題及其原因所在;三是提出新思路。根據分析,提出作文構思與寫作的新想法、新辦法;四是實踐驗證。根據新思路,重新寫作或修改文章。
3、使學生熟悉并掌握作文反思方法。一是寫作文后記。寫作文后記是學生針對教師對作文批改、講評,學生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寫出反思的文字。二是寫作文病歷卡。寫作文病歷卡是學生把自己當做醫生,將自己作文當作病人,給自己診斷、開處方。三是作文自評。作文自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作文評價標準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面評價,寫出評語與分數。四是作文自我提問單。作文自我提問單是根據寫作的規程或寫作素養要求,并將其細化,以系列問題的方式出現,學生根據問題系列逐一回顧、思考、評價,主要有寫作提問單與階段性提問單兩種形式。五是品味作文亮點。品味作文亮點就是將文章的精彩之處找出,并且對其特色進行深入分析與思考。六是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學生根據教師批改和評講要求,通過個人反思及小組討論,重新謀篇布局,將文章再寫一次。
(三)創設時空,提供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提升機會
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是否成功,最后要看其能否保持與遷移。因此,要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就要在作文教學中,提供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操練與實踐中促進作文反思能力的保持與遷移。
1、要提供大量的練習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與評講,必須改變傳統做法,課堂上要減少教師活動時間,增加學生活動時間,以小組合作學習、研討交流、片段作文練習等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悟、體驗、思考作文反思方法與策略的運用。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介紹作文反思策略并作出示范。另一方面,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大量的作文反思策略的練習,這樣才使學生正確學會作文反思,使反思由被動走向主動。也許初期教學成本很高,但后期學生絕對受益而且輕松。
2、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在學生進行作文反思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監控學生的活動,注意提供個別指導和修正性反饋,及時給予鼓勵,這樣會增強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實踐作文反思策略,并學會策略的使用。
3、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策略運用的條件。每個作文反思策略的使用都是有切合條件的,并不是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人都能用,教師在學生作文反思教學中,盡可能提供多個范例,給予學生多方面指導,促使學生有效反思。
初中生的作文 篇2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歌從教室的角落傳出,一群人熱情的為同學的生日慶祝著,他們愈愉快,我的心情就愈低落,因為我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待遇,這是為什么?
在小學升上初中時,就一直很期待在初中時能與同學相處得很愉快,能有很多的好朋友,希望能比在小學的日子還要好。但這個幻想在開學后沒多久就破滅了。由于開學第一天彼此之間都不熟悉,所以沒有太多的接觸,但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我的驕傲就一天一天的顯露出來,由于我是從美術班畢業,所以我就覺得我好像比較厲害,因此常常不經意口出惡言傷害別人,但我自己卻沒察覺。
初二那年,同班同學開始不理我,集體排擠我,甚至常常在我旁邊說我的閑話,批 評我的外表。有一次更過分,有一位女同學與兩位男同學在玩,不知為何要牽扯到我身上,那位女同學就故意推一位男同學讓他撞我。他撞到我不僅沒有道歉,還故意用很嫌棄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就在說:好惡心呀,竟撞到了“丑女”。這些動作實在是太令我難受了,甚至把我逼到崩潰邊緣。
當天回家我的心情依 然低落,想要以上網來抒解自己的心情,意外的看見了一部《將心比心》的短片,霎時才了解,原來我人緣差的原因是因為我太自以為是了,根本沒有為別人著想 過,也沒有顧慮到別人的'感受。之后,面對同學們的諷刺及謾罵時,我都不再回嘴,而是說聲“對不起”,就這樣一直將心比心的對待別人之后,他們終于看到了我 的改變,也開始接納了我。
以前我在人際關系上總是不會放下身段去與人接觸,所以更不可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想過,但是我終于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簡單,只要不狂妄自大且能多為別人著想,自然而然同學們就會主動的接納,并且開始喜歡我。
我能從當時的自大變成現在謙虛的我,真的很不容易,過程中我不斷的挑戰自己的難處,一次又一次的改變,才能使我成為將心比心的人。不管過程有多難,能成功的挑戰自我,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初中生的作文 篇3
“開心果”楊老師班張穎開學了,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背著書包,走進學校。轉眼間,我已經是五年級的人了,不再是一二年級的小屁孩了。早上,媽媽帶我去學校報名。我走進教室,發現有許多不認識的同學。我心里是有開心又傷心,開心是因為我可以在交新的朋友了,傷心的原因是不能與原來的.同學天天碰面。幸好班上還有倆個要好的老同學,要不然我可要崩潰了。新班主任楊老師看起來兇巴巴的,我都不敢正眼看他,
怕被他那雙眼擊中。我心里想:完了!這次我得聽這位老師的話了,成為他的乖乖狗啊!下午,大家都來領課本,順便做做自我介紹。領完了課本,楊老師便作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班主任——楊老師,我可是你們五年級到畢業的數學老師,在這倆年里,我要與你們一起學習,你們千萬不要把我拒絕在千里之外哦!”原來這位老師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我長舒了一口氣,開心地想:他和藹可親,是我心中的好老師。楊老師要點幾個人沒有發到課本,幾只可愛的小手伸了出來。
楊老師居然用英語數:“oen、two、there、four??”頓時教室里傳出了一陣笑聲。第二天的早上第三課是楊老師的課。楊老師的數學內容上完了,還剩下很多時間。楊老師和我們開玩笑道:“別看我這么年輕,我已經和你們的爸媽年齡一樣。我很陽光,也很帥。”這時同學笑的已經合不攏嘴了。有的同學笑得直拍桌子;有的同學就直蹬腳;好友的笑得前仰后合,像個不倒翁。現在我們的每一節數學課都是歡聲笑語,楊老師就是我們班的“開心果”。
初中生的作文 篇4
初中生活有歡笑,有淚水,有挫折,有成長,充滿了酸甜苦辣。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我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回憶初一一年的學校生活,感慨萬千。從幼稚貪玩的六年級升入初一,頓時感覺到自己成了一名大孩子,不再是一個頑皮搗蛋的小孩兒了。還記得開學時的全校師生的開學典禮大會,當時看著初二初三的哥哥姐姐,覺得他們很棒,紀律很好,穿著統一的校服。我心里暗暗的想,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初一學年中,我還光榮的加入了少先隊,成為一名少先隊員,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除了開心,也有挫折。我仍記得,秋季運動會上,我本想為班級爭光,卻在接力賽跑中摔了跤,跟冠軍失之交臂。經歷過一件件的`事,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是那個一有困難就找爸爸媽媽,就哭鼻子的小孩子了。
時光匆匆,初中生活已經過半,我會好好珍惜剩下的初中時光,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優秀,使自己更好的成長!
初中生的作文 篇5
春天來了!由于地處北方,春姑娘的到來比南方晚了很多,不過四月份的景色也已經是精美絕倫,到處彌漫著醉人的氣息。
說到春,自然離不開雨。家鄉的雨很細、很柔,像牛毛,像斷了線的珠子。更像一個含淚的少女,正用花針把細絲編成一個個美麗的夢。
清晨,有淡的霧,空氣很涼,甚至有些冷,路上的行人也都披上厚厚的外套。白天,天高云淡,微風拂面,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傍晚,氣溫又陡然轉冷,逼得你不得不再套些衣裳。
小草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探出頭來,開始只是破土而出的嫩芽,很快就變成了鋪滿大地的綠色。道路兩旁的樹也抽出了嫩嫩的芽,枝葉隨風搖曳著,好象在拂動春姑娘的秀發。桃花開了,有白色的,有淡粉色的,每一朵都那么嬌艷,仿佛春風中孩子們的笑臉。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有的藏在樹根下,有的藏在草叢里。紅的似火,粉的像霞,黃的賽金,白的如雪,色彩繽紛,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美妙的`色彩。
大雁是春天的第一批觀賞者,他們經常排著整齊的隊形從空中飛過。它們從南方歸來,第一個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小燕子,喜鵲都出來了,唧唧喳喳,聊個不停。
春天是放風箏的好季節,不論在哪個廣場,你總能看到天空飄動著各式各樣的風箏,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微笑,每一個風箏都承載著一個希望。隨著氣候的變暖,鍛煉的人也增多了,到處你都能看到踢毽子、跳繩、抖空竹的身影。
春天也是農忙的季節,白菜開花了,結了花籽,小蔥也鉆了出來,田野里充滿了生機。農民們忙著播種、澆水、施肥,期待秋天有一個好的收成。
我愛家鄉的春天,愛她的自然,愛她的生氣,如果我可以化身春姑娘,我一定會用彩筆把家鄉的春天勾勒得更加美麗!
初中生的作文 篇6
你,一張黑里透紅的臉,鑲著兩個電燈泡似的眼睛,櫻桃小嘴兒,一天到晚嘰里哇啦地說個不停。
你,喜歡流行音樂,喜歡芭比娃娃。每次我去你家,總看見你的床上亂糟糟的,全部都是你的.娃娃的衣物用品。每次我都說:“不至于吧!它只是一款芭比娃娃呀!”你每次都“反駁”:“沒有什么不至于的,只要我自己認為它也象人一樣愛美,有一顆心就夠了。”
你,有很多特長,如畫畫、唱歌……每當上美術、音樂課時,你總顯得異常興奮。因為你再不用“懷才不遇”了,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專長。
你,學習非常認真,一絲不茍,從不偷工減料,投機取巧。別人在晚上做家庭作業時,遇到不會做的題,總是留到第二天早晨,聽老師講或拿同學的抄。你從來都不這樣,縱然想到半夜,沒想出來,也會繼續想下去。
這就是我以前的一個同桌,一個喜歡芭比娃娃,有許多專長,學習認真的同桌。
初中生的作文 篇7
轉眼間,我在初中已經待了大半年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回憶。酸甜苦辣樣樣俱全、面面俱到。這些事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酸
初中以來,剛開始我還不是太突出,所以沒有多少老師關注我。有一次我舉手回答問題,好幾次都沒有叫我。我開始記恨。后來,我當上了學習委員。那次語文老師讓我去教導處拿卷,我因有事而耽誤了,語文老師對我進行了教育,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第一次償到了酸的味道。可后來我才漸漸發現,語文老師是對的,我不應該為了一點私事而耽誤同學們。我知道了顧全大局。
甜
我在小學成績就名列前茅,來到初中后由于課程增加,學習難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在老師的指導下改變了原來的'學習方法。終于到了我大顯身手的時候---月考來了。我想這次一定要考個好成績,最后分數下來了,我心里高興極了。我嘗到了甜的滋味,讓我不斷的磨礪自己,讓我明白自己應該一直努力。
苦
在小學時,我因為離家比較近,所以不用住宿。每天和家人在一起,無憂無慮。在家里,被子有人疊,飯有人做,連衣服都為我準備好了。來了初中后,被子得自己疊,飯得自己打,沒有家人呵護,剛來時有點不適應,覺得有些苦。后來才慢慢地好起來。
辣
在小學時我的成績是前三名,家里也因為我而驕傲。來到初中后,我的成績還不錯。由于我的努力,在初中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個第一名。有點得意忘形了,導致在期中考時只考了個全校第九名。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是爸爸媽媽的教育讓我感到慚愧。后來第三次月考,我總結經驗終于奪回了第一的寶座。我十分高興。后來,班主任說我小考得第一,大考變第九,讓我感到臉上熱辣辣的。
酸也好,甜也好,苦也好,辣也好,都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動力,許多道理都是經過后才知道的,而這些事情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
初中生的作文 篇8
聽爺爺奶奶說今天是中秋節。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中秋節’一詞,但是,爺爺奶奶說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的圓。吃過晚飯,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出來了,坐在屋外的草坪上靜靜等待那圓圓的月亮。‘爺爺,爺爺月亮怎么還不出來呀?它是不是害羞啦!’我忍不住問爺爺。爺爺笑著對我說:‘月亮沒有害羞,它是在梳裝打扮呢。’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出來了,我偎依在奶奶懷里,月亮是那么的圓!”
夜,靜靜的;夢甜甜的.。
三年后,……
中秋節到了,現在,我明白了什么是中秋節,它就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可惜此時的中秋佳節已不是三年前,爺爺走了,他再也不會回來。雖然是一家人團圓了,但心里總免不了覺得缺少什么。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又如期來到了屋外的草坪上,靜靜地等待那盼望已久的月亮。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她還是那樣圓。沒有爺爺的影子,但現在我知道該怎么稱呼她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夜靜靜的;心暖暖的。
又過了兩年……
“XX年9月20日,睛轉陰,農歷8月15日又到了中秋節。今天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我們家也不例外。只是團圓的只是我母親和奶奶,父親已為我而奔走異鄉打工去了,昨天在電話里,他還祝我們節日快樂哩!晚上,我們依舊早早地來到了,屋前那片草坪里。草坪里的劃卻不如從前茂盛,怕不也是由于缺少了父親和爺爺的緣幫吧?今夜月亮特別的圓,但卻十分暗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他鄉的父親,望你早日回家——團圓。”
夜靜靜的,月孤單單的。
“XX年9月18日,陰轉小雨農歷8月15日,緊張的初三生活讓這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佳節,全然無一絲喜慶的氣氛。奶奶日漸蒼老了,姐姐參加工作了,爸媽為我而忙碌得更晚了。今夜,我獨看一人,面對冷冷的房間,心里冰涼。晚上回家的路上,月光是那樣的慘淡、蒼白、無力……深夜,我獨自蜷縮在床角,我聽到——
窗外呼呼的風聲,接著雨就來了,越下越大;暴風雨來了,越下越猛……”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和家團圓的中秋節。
夜,靜靜的;心沉沉的。
初中生的作文 篇9
譚蕾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姓張,是教我們語文的,她是一位漂亮的老師。
她有著炯炯有神的一對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還有一雙能說會唱的櫻桃小嘴。張老師的眼睛很特別,說出來你絕對不會相信。那就是——會說話。在語文課上,只要有人心不在焉,張老師就會用犀利的目光和你說話:“別不心不在焉了,待會下課了,就不會令你心不在焉了。現在是上課時間,要專心致志的上課。”還有哇,張老師還有一個靈敏的鼻子,只要“不對味”,她馬上就能找得到是誰“干的”。老師的嘴巴會夸獎,但是也會批評人。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上課的狀態非常好,老師把她美美地夸獎了;可是,你卻不知道,不交作業的學生也被狠狠的“贊美”一頓。哈哈,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你們不交作業上課不聽課,居然連作業都不寫...”反正我知道,他們被“贊美”得很舒服,但也會從這些話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張老師在課間的時候總是會和我們跳橡皮筋啊,丟沙包哇.........不管怎么樣,在課間的時候總會和我們在一塊兒玩。
張老師的笑容,很迷人。她笑得多么燦爛,多么開心,不管你是什么心情,看到張老師燦爛的微笑,保證讓你的心情不開心的'變開心,開心的讓你更開心。
如果你有問題想問張老師,張老師一定就會給你一個清楚、滿意的答案。
有一次,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懂,于是我來到張老師的辦公室。看見張老師正在批改作業,我慢慢地走向張老師,“張老師,打擾一下,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您,什么叫做鳳爪?”“哦,就是一道菜的名字而已。”張老師笑瞇瞇的答復。“哦,原來是這樣啊!謝謝您張老師!”我說完后向門口跑去。
張老師非常和藹可親,有同學忘記帶本子啦,她就會給那些同學一些機會,讓他們下午帶到學校來補交。每當同學們犯錯誤的時候,她總會語重心長地用很多豐富的知識道理來教育他們,說服他們。什么《孟母三遷》、《臥冰求鯉》等等含有深刻哲理的經典故事、事例,常常是她用來教育大家的“好法寶”。在聽故事之后,我們總是有所收獲,一種知識,一個道理。
我們和張老師學習、生活的時間已經有3年了,張老師非常非常的了解我們。張老師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乖乖的,紀律特別好。這可見張老師的“威力”有多大呢!
我喜歡她,一個知識豐富,說話幽默,認真負責的老師!
【初中生的作文】相關文章:
初中生暑假作文_初中生作文07-08
難忘的初中生活初中生作文04-25
初中生作文11-07
初中生作文10-18
初中生的作文(經典)11-05
初中生作文11-11
初中生的作文01-02
初中生的作文12-29
【經典】初中生的作文07-28
初中生作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