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端午節小學優秀作文
導語: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里,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1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全國各地的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吃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在我的家鄉,每到五月初五的清晨,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插柳枝、掛葫蘆。據老人講的神話傳說,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化作賣油郎到一山村中賣油,油價標明后任人根據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錢則少付。有一少年也學著別人的樣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錢。這位少年歸家后將大家買油及自身買油情況向母親如實介紹,母親對兒子進行了嚴肅批評,并責令兒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對賣油郎賠禮。呂洞賓深感其誠實,于是告訴這位少年,五月初一將有大禍降到人間,在門口掛一個葫蘆則可太平無事,躲過災難。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急忙把這一消息轉告鄰友,凡是聽到消息的家家戶戶都紛紛在門眉處掛起了葫蘆。果然未過數日,一場特大山洪卷走了沒有掛葫蘆的人家,而掛葫蘆人家則是安然無恙。從此留下了端午節前幾天掛葫蘆的習俗。也有民間傳俗,說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藥王爺下凡,見到人間毒蟲橫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裝神藥的葫蘆掛在一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留下了這一習俗。
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掛葫蘆的風俗。
端午節作文2
我小時候是在贛榆長大,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也有很多習俗,我現在仍記憶猶新。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裝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黃色的新衣服,領子下面縫著一個長長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個“貓”型的臉,還繡一個“王”字,下面掛著許多“心”型的墜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來一擺一擺有趣極了,伴著荷包里面裝著香料香氣撲鼻,當時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樂。
衣服袖子下面還縫著兩小塊長方型的紅布條黃布條;兩個小手腕還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線穿一個桃核系上,據說這些都是為了避邪。
穿戴整齊后,然后開始品嘗媽媽包的粽子,粽子用長長的竹葉包的,里面有的包肉、花生、紅棗、總之都有糯米。接著媽媽把放在粽子鍋里一塊煮的'鵝蛋、鴨蛋、雞蛋裝在用五彩線編織的網里,放在我的脖子上掛著,我小心翼翼保護這三個蛋,等到上幼兒園時和小朋友玩“碰蛋”游戲。到中午時媽媽用許多艾葉、蒲草放在水盆里給我洗澡,說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黃涂耳朵眼……
這些就是我的家鄉贛榆端午節那天的習俗,我喜歡這習俗,喜歡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給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
端午節作文3
媽媽說,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飄滿了粽香加奶香調和出的濃濃的端午味道,獨具草原特色。
每到端午節,除了包紅棗等粽子外,媽媽還包一種奶豆腐粽子,就是把乳黃色的奶豆腐切成丁,拌入糯米中包成粽子,煮熟以后別提多好吃了。
去年聽幼兒園老師講了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后,我就想,投進江里的粽子都給魚吃了,那屈原老爺爺吃什么呢?爺爺會餓壞的。想來想去,我終于想出一個辦法,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就爬起來,寫了幾張小紙條,上面分別寫著《大魚收》、《屈原爺爺收》,然后把大魚收的紙條貼到紅棗粽子上,把爺爺收的紙條貼到奶豆腐粽子上,拿著粽子拉著媽媽跑到伊敏河邊,用力把粽子投進河里,我還大聲喊:“屈原老爺爺,收到我的.粽子了嗎?”結果左等右等也沒回音,我急得哭起來。媽媽說:“兒子,放心吧!不錯哦,屈原爺爺肯定會收到的。晚上做夢他就會告訴你了。”
那天晚上,我果然夢見屈原老爺爺了,他高興的對我說:“孩子,我嘗遍祖國各地的粽子,你們草原的奶豆腐粽子最好吃了,我都沒吃夠!”
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要讓媽媽多包幾個奶豆腐粽子送給屈原爺爺,讓他走多遠都忘不了草原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8
端午節作文06-28
端午節作文03-01
端午節作文08-26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端午節的作文01-29
端午節作文12-28
端午節的作文09-07
端午節優秀作文12-22
端午節優秀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