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憶春節》作文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憶春節》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憶春節》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貼春聯.吃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拜親訪友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6歲時的一次放鞭炮。大年初一早上,我剛吃餃子,就去門口的樹下放鞭炮。我拿著火把準備把鞭炮點燃,突然我又把手縮了回去,心想:“我皮薄肉嫩的,萬一炸到我怎么辦啊。”最后我決定點燃后馬上就跑,終于我成功的點燃了鞭炮。“成功啦。”我頓時就高興的'大叫了起來。看來我以后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大膽心細。
還有一次是走親戚,我一道舅老爺家,就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這是舅老爺馬上端上一盆糖,又給我了50元錢壓歲錢。我把錢裝在兜里,就開始再往兜里裝糖,然后又舒服的躺到了椅子上。然而到下午回到家媽媽就批評了我,原來我是犯了沒有禮貌的毛病。看來以后我要認真的學會中國的禮節。
春節代表新的一年來了,我又長大了一歲,就要懂的更多中國傳統。
《憶春節》作文 篇2
冬天的腳步,愈發臨近離開,春天的腳步,蠢蠢欲動。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如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作者久久難以釋懷。
飄雪之冬已漸漸隱去,春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春節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可是此情此景,似乎春節的氣息隨著那聲轟響早已煙消云散,對春節的感情再不似從前般熱切,也許是忙碌而數字化的生活驅散了那一絲的歡樂,童年的溫馨不在,兒時眼中最愛的事卻變成了幼稚……
平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后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里,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登門索要這那份紅包。而今卻被那深深的沉默取代,站在高處望著那熙熙攘攘的孩子們,似乎自己的童年也是那樣:在爆竹聲中,隨著伙伴踏雪而去,然后載著滿滿的.快樂而回。而今只是看著看著,這些已經不屬于我了。
今天,回想著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家家戶戶的窗花、春聯,半空中綻放的爆竹、煙花,還有那美味溫馨的團圓飯席……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沒有喧囂,沒有繁華,也沒有忙碌的生活
在喧囂擁擠的城市中,我們心靈深處要恪守住一塊小小的心岸,讓他成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個驛站。靜下心來,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輕輕地俯下身來,聽聽自己的心跳,放飛你自由的心緒……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春節的味道。
《憶春節》作文 篇3
一片小小的曬谷場,一方小小的菜畦,一株古老的大榕樹,一條彎進我生命深處的小巷……夢里,家鄉依舊親近如指尖,微瞇眼,鼻翼間似乎縈繞帶有濃濃家鄉味的生活氣息。
小時候,每當春節來臨我都會跟著母親從縣城回到家鄉來,大約從臘月二十七起,我每天跟著姥爺去集市趕集,顛顛的像個跟屁蟲一樣。因為快要過年了,集市上的東西就格外貴,可趕集的卻異常的多,人擠著人腳碰著腳,節日的氣氛在碰碰撞撞中益發歡慶。集市中兜一圈出來,小小的三輪車上便盛了滿滿的喜悅富饒,騎不動了,姥爺就滿面笑容的把我跟年貨哼哧哼哧的推回家。過年,家里是要來很多人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有我跟一群饞嘴偷食的表弟表妹在,東西自然要備得多多的才好。
粉蒸肉,爆炒蝦,糖醋排骨,啤酒鴨……節日的宴席豐盛得不停挑戰我們食量底線。每樣食物,我直到現在似乎還能在齒頰間尋覓到獨特的美味。記得最多的,還是一到過年,姥姥家必然少不了的餃子還有烤苞米的。
一大早趕集時買來的新鮮豬肉,以及韭菜、包菜、胡蘿卜,都是餃子的首選餡兒料,姥爺將餡兒料剁好放盤中以后,姥姥將搟好的餃子皮拿起,托在手中,快速的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料,放入餃子皮中,再將餃子皮的兩端捏緊,接著又把周邊也捏在一起,一個圓鼓鼓的餃子便呈現在我面前。我的眼神直勾勾的盯這姥姥包好的餃子,不經意間口水早已垂涎在嘴邊,姥姥看了看我說:“你要不也來試試。”我笨手笨腳地拿起餃子皮,學著姥姥的樣子將餃子皮托在手心里,餃子皮像一張薄毯靜靜地躺在我的手心里。我慢慢地用筷子挑起一塊餃子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覺得太少,于是又挑了一筷子。放好餃子餡后我趕緊將皮的兩邊和四周捏在一起,然而,那餃子像封了口的袋子一樣歪歪的癱在了那里。下了鍋的餃子在沸騰的熱水中迎著氣泡在那里翻轉著,蓋上蓋子等十來分鐘便可以一個個盛出來,在碗中加上少許的雞精和鹽,再往里面倒上適量的醋與黃酒,便可以開吃了。
臨近于黃昏時,姥姥如意料般地坐在矮矮的門檻上,彎著腰,低著頭,仔細地挑著菜,姥爺卻在廚房里磨著那使用數年的菜刀,斜斜鋪灑的'夕陽下,姥姥抬頭望著我,抿唇微笑的臉,柔和成我最愛的模樣。
“餓了吧,再等一個小時多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年夜飯了喲!”
我笑嘻嘻地走近,吐吐舌頭:“知道了,姥姥!”便乖乖地進了屋里。回頭卻瞧見姥姥熟悉的背影,在暮暖如斯的斜陽中,拉扯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定格在小屋厚樸斑駁的地石板上。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我們一群小伙伴,人手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呼朋喚友游街串戶,一路歡跑一路噼里啪啦點燃歡快。大人們則聚在一起吃著那擺了滿桌的年夜飯,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伙了,家家的鞭炮開始響起,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了出來,像萬花筒一般,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沾著臘八蒜,各家的親戚也紛紛把紅包發給孩子們,同時發下去的自然還有下一年的期盼與祝福。
“咻咻”,遠處絢麗的煙花耀亮半邊天,也拉回了我游離的思緒,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季春華萌,只是,那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樹、沉重的石磨,還有那廣闊的田野……那曾經熟悉的家鄉的一切,只能從夢里沉睡中喚醒。
《憶春節》作文 篇4
如今,寒假已接近尾聲,現在的我,剛剛度過了我所經歷的第十二個春節。寧靜的午后,我望著窗外那并沒有過年色彩的風景,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
——題記
過去提起過去的春節,老一輩人眼中現在還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奶奶跟我講,那時的春節就是一頓美餐、一件新衣服、一張嶄新的壓歲錢……這些在今天看似簡單不過的東西,卻是那時的人們對于春節最幸福的向往!
在過去啊,雖然沒有多么良好的經濟條件,但那熱熱鬧鬧的氣氛可少不了。那時,大家在除夕前就紛紛拿起石灰水,把門里門外刷的白白亮亮的,又貼上紅艷艷的大春聯和年畫,真是十足的年味啊。而且在以前,那鞭炮一放就放到大天亮,啪里啪啦的,可真是熱鬧!
過去過春節時,到處都洋溢著傳統習俗。廟會上,有些人舞花龍,有些人舞獅子,還有人跳舞呢。
過春節時,孩子們要數最興奮的了。那時候,家里的條件并不好,可是一到過年時,每家總會留出一些錢來,為孩子添一件新衣,做一頓肉,再包一些壓歲錢。快過年的時候,家長會把漂亮的新衣服,在大年三十晚上放在枕頭邊,初一才能穿。小朋友聞著新布料的香味,興奮得睡不著覺。這,就是過去的春節,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喜歡這樣的春節呢?
現在今年的春節剛剛過完,我覺得年味兒明顯淡了許多。大家雖然也在過節,但卻沒有那種熱鬧勁兒了。
臘月份,我并沒有像往年一樣,感受到濃郁的過年氣息,而且并沒有幾家貼年畫。仿佛不到年三十兒,大家都沒有做出過年的準備。我可一點兒都沒感覺出過去那種十足的年味和熱鬧非凡的場景。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早早的就在飯館把年夜飯訂好了,到了三十晚上,全家人在飯館吃一頓團圓飯后,再回去一起看春晚。現在的我們,就像春節聯歡晚會一開始時說的“春晚就是一種象征,它代表著家人的團聚。”或許是吧,現在,每天都會有許多綜藝節目,不管什么時候,打開電視都會有一些唱歌、跳舞的節目。我們看春晚,好像真的不只是單純地想去看那些表演節目,而是享受著這全家在一起團圓的四個多小時!
今年不知道是因為北京城霧霾,還是什么原因,城區里放煙花爆竹的量明顯減少了許多。好像只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聽到了一些鞭炮響,在過后的幾天已經基本上沒什么人放了。我們小孩子現在過春節,無非就是拜年、得紅包、家庭聚餐……感覺和平時的生活并沒有什么大的不同,也一點兒沒有了過去孩子們那會睡不著覺的興奮勁兒。現在的生活條件優越多了,平時,不管想要吃什么,穿什么隨時都可以買,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舍得花幾個錢。正是因為如此,過年才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沒有年味。
還有,現如今許多人,都會借著春節長假出去走一走。通過舒適的旅行,來釋放自己的壓力。借著這“短暫”的長假,放松身心!
這,就是現在的春節,總的來說,現在傳統的東西少了,年味比過去更淡了。
未來我希望將來的春節更加多元化,在城里的打工者不用再為春運的火車票發愁,而是政府為他們開通了各個方向的專列。城里人也可以到農村去過年,感受一下鄉下那濃濃的年味。
到了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研制出一種環保的電子煙花。現在,空氣污染太嚴重了,這樣做既能有煙花的效果,又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在飯館吃年夜飯盡管很好吃,盡管不用辛苦勞作,可是怎么就感覺缺少點兒年味。我覺得年三十還是應該全家人聚在家里一邊聊家常,一邊包餃子,這樣既親切又有過節的氣氛。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我們要緬懷過去,珍惜現在,規劃將來,使我們的春節越來越歡樂,越來越有中國味兒!
《憶春節》作文 篇5
在我的記憶里,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春節可以放假、玩、穿新衣服和放鞭炮,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的春節那一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床洗臉、刷牙了。吃完飯,我把作業寫完了,然后我就拿著鞭炮和打火機去小區里的廣場里玩了。快點時光總是很短暫的,不一會,媽媽就叫我回家吃飯了。
到了下午,我跟媽媽一起去買衣服。我買了一雙新鞋和一件很漂亮的羽絨服,媽媽買了一件毛衣。那一天晚上我們都沒睡覺,直到幾點的時候,我跟爸爸一塊放了一掛大鞭炮。
那一天我很開心。
《憶春節》作文 篇6
春節我都會在漯河姥姥家過年,我在漯河長大,那是個美麗的小城。每到春節,我們居住的小區到處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就起來跟姥姥、姥爺拜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我最喜歡的河上街景區逛廟會。
剛進入景區,就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立即加入到了歡天喜地、載歌載舞的人流中,一路上目不暇接,令人捧腹大笑的.動物表演和惟妙惟肖的吹糖人吸引著小朋友們圍觀;千姿百態、圖案漂亮的剪紙和民間字畫吸引著大人們駐足欣賞;大戲臺上精彩的戲曲表演吸引了眾多老戲迷們的目光。繼續前行看到近十米的木凳高臺上,威風凜凜的雙獅跳躍舞動,令人嘖嘖稱奇。啊!前面是我最愛看的高蹺肘閣表演。看!隨著鼓點音樂節奏,伴著大人靈巧的舞步,俏皮的小朋友在大人的肩頭表演著,演員配合默契,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迅速引來了眾人的圍觀。景區到處是熱鬧吉慶的場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鏡頭前留下了幸福愉快的瞬間。
逛廟會真開心,我喜歡春節廟會這喜慶、熱鬧的民間藝術和經典民俗節目的表演,它展現并傳承了中原悠久的文化傳統,讓人們在吉祥喜慶的春節氛圍里,感受到了中原民俗與傳統文化的魅力。我真心祝愿漯河開源河上街景區的春節廟會越辦越精彩!
《憶春節》作文 篇7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于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里面還沒有電燈,平日里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锃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志。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桿,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桿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只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艷,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制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么。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墻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墻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么。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里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只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里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里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伙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么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里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墻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后,把一面墻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里面插上香點燃,香煙裊裊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么多好吃的放在這里,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里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里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
《憶春節》作文 篇8
盼呀盼、盼呀盼,終于把春節盼來了。今年的春節,比以往都要來的晚一些。
新年,我們家鄉有掰棗饃的習俗,于是奶奶和二娘早早蒸好了一大鍋的棗饃,在年初一讓我們每個人掰。我一掰開饅頭,里面有一個5角的硬幣,大家一陣歡呼,原來每一個人的饅頭里都掰到了一個5角硬幣啊!
我不知道大家為什么把自己的硬幣都給我,可能是大家都喜歡我吧!姐姐說不好玩,還不如只在一個棗饃放5角硬幣,看看到底誰的運氣最好最有福氣。但是,奶奶說希望新年時大家都能夠得到錢,得到快樂!
每年我和爸爸都會買一本郵票年冊,除夕晚上,我和爸爸坐在沙發上一同欣賞郵票,今年發行的`郵票有鳥類:孔雀、杜鵑、老鷹、麻雀、鳳凰;還有好多的花花草草,比如杜鵑、牡丹、百合、蘭花、菊花、荷蝴蝶蘭花、雛菊、蝴蝶蘭;還有一些動物:貓、狗、豬、雞、鴨等,真多啊,這些東西在特別逼真。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和爸爸在各自干自已的活兒,媽媽卻在臭美。我剪窗花,只見“咔嚓、咔嚓”幾聲,一個窗花大功告成,窗花是圓形的,正好貼在鏡子上。老爸貼春聯,拿起膠帶“刺啦-刺啦”,不一會兒,一副春聯就貼好了。而我老媽在臉上涂了一層又一層。
今年的春節如些快樂,祝全家人身體健康,祝老師和同學們羊年大吉!
《憶春節》作文 篇9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過年的聲音,過年的味道,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那鞭炮的聲音,那餃子的味道,深深的吸引著我。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
過年的時候,肯定少不了放鞭炮,鞭炮聲一陣接著一陣,帶來了一陣陣新春的祝福。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我們一家人一起,開始迎接新年的到來。家里貼的對聯都是我自己寫的,看著我自己寫的對聯在我們家門上,心里美滋滋的。我也為家里出了一份力。最開心的就是新年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然后一起吃著年夜飯。看著電視上的春晚,和家人共度歡樂時光。
春節的時候,跟我的好朋友一起游戲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還有打地鼠。伴隨著鞭炮聲,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春節串親戚也是少不了的,當然禮物是少不了的,但是禮物再多也不及我們給他們的祝福呀。這就加禮輕情意重吧。他們都對我太好了,讓我吃很多好吃的,而且還帶我出去玩。一到晚上我們就提著燈籠出去逛街,紅彤彤的燈籠真好看。
春節真是一個開心熱鬧的節日呀。
《憶春節》作文 篇10
春節快到了,往年春節時快樂的情景像放電影似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記得前年春節,我的弟弟們還剛出生不久,全家都在為他們倆忙活,當然我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圍著弟弟們團團轉,一會兒為他們洗尿布,一會兒為他們喂奶,而我則在旁邊撥弄著他們的小腳丫,玩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小弟弟醒了,我跌跌撞撞把他抱給了媽媽。媽媽正在包餃子,只好由我來哄他。我把我們家為春節而買的彩虹帶圍在他身上,他活像一個大大的玩偶。晚上,盡管天氣寒冷,我們還是下樓放煙花。弟弟們一會兒被鞭炮聲嚇得呆住,一會兒又被迷人的煙花吸引住。煙花放完了,弟弟們仿佛還沒有看夠這新奇的景象,哭鬧著還要在樓下。我們把他們帶回家,剛好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全家便像蝸牛一樣窩在沙發里觀看。咦?怎么不見弟弟們的蹤影?原來他倆在沙發上忘乎所以地傻笑,不知是想起了什么開心事。
一想起春節,便想起許多:弟弟們成長的'足跡、收到的壓歲錢、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這些全都印在我心里。
【《憶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憶春節作文05-01
《憶春節》作文08-11
實用的《憶春節》作文08-11
【精選】《憶春節》作文9篇05-02
精選《憶春節》作文六篇05-01
【精選】《憶春節》作文6篇01-15
【精選】《憶春節》作文10篇05-03
【精選】憶春節作文9篇05-02
精選憶春節作文八篇05-01
【精選】憶春節作文7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