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中學生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作文 篇1
記憶中的年味兒總離不開外婆家的老屋。老屋坐落在小池鎮上一條不太繁華的街道里,要經過彎彎曲曲泥濘小路和小胡同才能到,是個前有院、后有屋、旁邊有塘十足“別墅味”的老房子。僻靜、樸素是我對老屋的印象。
每到過年老屋便是“三代同堂”,容納6家人,熱鬧氣氛可想而知,大人們圍著炭爐子聊天,小孩子們在院子嬉戲。這時最忙的要屬外公、外婆及幾位姨媽。那時偶爾玩耍到廚房時,我看到外婆拿著鏟子炒菜,旁邊擺著一盤一盤整齊的配菜正往鍋里下,外公拿著扇子扇爐火,姨媽們洗菜、切菜。那時的他們也許最不想看到小孩子出現吧,危險又添亂,所以我除了瞟到了他們的`忙碌,絲毫沒有機會關注外婆炒菜的細節。等到大圓桌子擺上廳,便是“滿漢全席”要上桌了,大人們紛紛上前端菜,不一會兒桌子全滿了。那時的桌子沒有轉臺,吃對面的菜只有轉位子或是對面的親戚幫忙夾,但絲毫沒影響一大家子吃美食的歡樂。蘿卜牛肉、香菇燉雞、墨魚燉豬肚幾大“瓦罐系列”總少不了,還有外婆親手制作的芋頭圓、蘿卜圓、“獅子頭”,再是外婆拿手的幾道燒菜,吃完后少不了喝碗香氣撲鼻的鍋巴粥去去肚里的油膩,一頓家族聚餐真是讓人吃在肚里樂在心里啊!
時隔久遠,在老屋吃著外婆燒的飯菜已是童年的回憶,而我的外婆也沒有體力再能做出那么多豐盛的美餐了。現在的年飯成了酒店席宴,早已不在老屋過了,但慶幸有我親愛的外婆繼續陪伴著三代人。過年有外婆陪伴,便年味十足,而與外婆一起吃年飯,便是最美“外婆菜”。
中學生作文 篇2
幸福,總是不經意間流露。
有人問我:“幸福是什么呢?”滿臉的迷惑,漫長的憂郁,沒有頭的思緒……
一種奉獻?一種滿足?一種感悟?一種心境?一種愉悅?一種感動?還是一種說不清,但能讓人心溫暖
讓人感動的東西?
不管怎么解釋,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詮釋,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一樣,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幸福,但那并不是相似的。
小時候,每當我不聽話時,媽媽總是說:“你們現在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時的我,總是一臉迷茫的看著媽媽,再使勁的想,我的幸福就是這樣的嗎?我的幸福究竟在哪呢?
曾看到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老師去學生家家訪,那家人很窮很窮。當老師到學生家時,透過窗戶看到這樣一幕:他們一家正圍坐在桌子邊,品嘗著再普通不過的水果——釉子。母親慢慢地仔細地剝去釉子的皮,在她把剝好的釉子一片一片遞給她的孩子時,她的眼睛閃爍著一種特殊的光芒,那是幸福的顏色!忽然間明白,我們平時追求的幸福原來就是這么簡單,它無時無刻的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曾發現。
原來這就是幸福。我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簡單的幸福。
寒冷的冬季,呼嘯的北風囂張的吹著。凍的我直流鼻涕。不知道是誰,遞來一張潔白的紙巾,一股暖流頓時充滿了全身。剎那間,我不再覺得風那么刺骨了,反而覺得異常溫暖。我品味著幸福。
早晨的大街上,所有的孩子都匆忙的趕著去上學,我急急的步伐被身后陌生而又稚嫩的聲音叫住,我一臉不悅的.回過頭去,一個天真的小女孩跑過來,說:“大姐姐!你的東西掉了!”接著就拉過我的手,把校徽放在我手心上,機靈的一笑,又跑走了。所有的不悅被她天真的笑容凍結。那時,我感受著幸福。
晚上,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中,媽媽忙碌的身影在廚房若隱若現。早已餓了的我有時不懂事的抱怨為什么不早點兒燒好,媽媽也皺了皺眉頭,使得額頭原有的幾絲皺紋更深了,嘆氣說:“誰叫你每天這時候回來,早燒了菜不早涼了?晚燒了,又被你埋怨”。是啊,他們是可以早點吃的,為何等我?所以我沒有反駁,也不想反駁,更沒有理由反駁。因為那時,我被幸福包圍著。
我有同學,有朋友,有老師,有親人,我還有更多更多的,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種美好?一種幸福?我在不經意間被幸福包圍被幸福感動。其實,何止是我自己這樣,大家不都是無時無刻的感受幸福嗎?
又有人問我:“幸福在哪兒呢?”
這次,我沒有一絲的猶豫,堅定的告訴他,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它無形的縈繞在我們每個人的周圍,又總是不輕易的被我們發現。幸福,需要品味。
中學生作文 篇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本讓人讀后覺得蕩氣回腸的書,這是一首英雄的頌歌.本書所描寫的是以俄國十月革命為背景的一個傳奇人物——保爾·柯察金.所描述的事件發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歷史時期.保爾·柯察金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書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的影響下從自發戰斗走向自覺戰斗的在戰斗中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會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舊世界必須成為“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和“堅決斗爭的鋼鐵戰士”.在積極投身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偉大斗爭中,他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和祖國聯系在一起時,才會創造出奇跡.他曾說:“我贊成那種認為個人的事情絲毫不能與集體的事業相比的革命者.”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作者在塑造保爾這一形象時,用內心獨白、書信、格言警句,揭示了這一形象的內心的全部復雜性和成長過程.保爾的形象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同時,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保爾精神” 對人們的影響也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的拿我國來說,八十年代起我國邁入了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同保爾那個時代的具體內容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也有一大堆新的問題需要解決.現實生活不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去攻占一個城堡,也不再要求我們在身患傷寒的情況下踩著寒冷徹骨的爛泥去修建小鐵路.但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進軍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的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于進取,艱苦創業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卻仍然是時代的最強音.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保爾精神仍然是我們強有力的武器.
“人最寶貴的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時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本書中大概可以算最震撼人心,最精彩的一段的我想保爾·柯察金那段名言將伴隨我一生,鞭策我抓緊每秒每分鐘的時間,去做一些有利于人類發展、進步的事,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所謂聞名不如見面,前不久,我就讀了這本好書.
關于革命一類的書籍看得不是很多,但也涉獵過一些,但是這本書對我影響是最大的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保爾 柯察金”的青年.在他十二,三歲時,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保爾的家庭很貧困,母親在給別人做傭人,哥哥是一個電工,而父親很早就死了.所以,進學堂對于保爾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但是,因為保爾對于教書先生的不公平,對于教書先生對他的百般刁難感到十分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很快,他被學堂開除了.由于生活的無奈,母親把他送到一個飯館做伙計.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這個社會的黑暗,這個社會的最低層.那兒簡直就是人間的地獄.然后,在哥哥的幫助下,他被調到了發電廠做了一個電工.在那兒,他認識了一個名叫朱赫來的水兵.在他那兒,保爾接觸到了一連串的新鮮事物,關于團組織,黨組織以及革命.一些日子以后,保爾偶然得到了一把槍,也因為殺了一個敵人,為了逃難離開了母親哥哥以及生長的家鄉.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參加了革命.以后的八年,他都熱衷于革命事業.雖然只是八年,對于生命來說,太微不足道了.但是,與某些人的生命比起來,這八年比別人活了三輩子還要珍貴.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纏繞著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克服著.后來,由于神經遭受破害,導致自己下肢癱瘓,雙目失明.但他還是用他僅有的一點點兒生命寫成了一部中篇小說。
【中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中學生的作文09-25
中學生作文08-10
中學生作文09-14
中學生作文10-31
中學生作文09-17
中學生作文09-21
中學生作文10-27
中學生的作文04-30
【經典】中學生作文07-21
中學生作文(經典)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