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文言文實詞大全
(10)<名>古代行政區劃名。唐代初年全國劃分為十道,道下轄州。明清則在省一級一第一文庫網級行政區域下設道,道 下轄府,其長官就稱為道或道員、道臺。《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鳳廬~奉檄守御。”
⑾<名>簡稱道 家、道教。《漢書-藝文志》:“~家者流,蓋出于史官。”
⑿<動詞>以為。《灌園叟晚逢仙女》:“他還~略看一會就去,誰知這廝故意賣弄。”
⒀<介>從;由。《管子-禁藏》:“凡治亂之情,皆~上始。”
⒁<量>元稹。《望喜驛》:“一~月光橫忱前。”
[道心]⒈猶言道德觀念。⒉悟道之心。
[道學]⒈道家的學說。⒉指理學,即以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以儒家為主體的思想體系。
yú
(1)<動詞>越過。《石壕吏》:“老翁~墻走,老婦出門看。”
(2)<動詞>超過。《童區寄傳》:“去~四十里。”
(3)<形>過分的。《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侈。” 15.逾 yù
<副>通“愈”,更加。《閻典史傳》:“貝勒既覘知城中無降意,攻~急。”
yáo
<形>通“遙”,遠。《后漢書-班超傳》:“延頸~,三年于今,未蒙省錄。”
dá
(1)<形>通暢。《送東陽馬生序》:“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 [引]<形使動>使??通暢。《獄中雜記》:“屋極有窗以~氣。”
(2)<動詞>到;到達。《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促織》:“自昏~曙,目不交睫。”
(3)<動詞>傳達;送到。《柳毅傳》:“時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書授之,命~宮中。”
16.達 (4)<動詞>通曉,明白。韓愈《張中丞傳后敘》:“其亦不~于理矣。” 《滕王閣序》:“所賴君子見幾,~人
知命。”
(5)<形>豁達;心懷寬闊。《漢書-高帝紀》:“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
(6)<形>顯達;顯貴。《出師表》:“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于諸候。” 《陳情表》:“本圖宦~,不矜名節。”
(7)<名>有道德、學有問的人。《送東陽馬生序》:“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執經叩問。”
zǒu
(1)<動詞>跑。《木蘭詩》:“兩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觸株,折頸而死。” [又]趕快去。《送東陽馬生序》:“錄畢,~送之,不敢稍逾約。”
(2)<動詞>逃跑。《石壕吏》:“老翁逾墻~,老婦出門看。”《寡人之于國也》:“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又]〈動使動〉使??逃跑。《赤壁之戰》:“可燒而~也。”
(3)<動詞>奔向;趨向。《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燕。”《阿房宮賦》:“驪山北構而西折,17.走 直~咸陽。”[辨]行,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現代稱“跑”,古代稱“走”。
[走筆]用筆迅速地書寫。
[走舸]快船。
[走狗]⒈獵狗。⒉驅狗出獵。⒊比喻受人豢養而幫助其作惡的壞人。
[走丸]如丸之速轉,比喻便易迅速。
[走卒]⒈供人使喚的差役、隸卒。⒉泛指供人驅使、地位低下無足輕重的人。
xi?
(1)<動詞>認錯;道歉。《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罪。”
(2)<動詞>推辭;拒絕。《孔雀東南飛》:“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18.謝 (3)<動詞>告別;告辭。《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客就車。”
(4)<動詞>告訴;勸戒。《孔雀東南飛》:“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動詞>感謝;道謝。《鴻門宴》:“乃令張良留~。”
(6)<動詞>凋謝;死。《芙蕖》:“及花之既~,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
【初中文言文實詞】相關文章:
文言文常見實詞虛詞04-28
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歸納04-30
中考語文文言文要掌握的常用實詞04-30
2010屆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和虛詞04-30
《馬氏文通》對實詞虛化的研究04-28
實詞虛化研究述評04-26
正確使用實詞教案04-25
從古書中的以探討實詞的虛化05-02
高考語文正確使用實詞04-30
淺談初中文言文的翻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