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常備軍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國家的武裝力量,創立了都司衛所制度。洪武八年(1375年)在各省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又設行都指揮使司,簡稱行都司。共計有16個都司,5個行都司。其長官為都指揮使,乃地方最高軍事長官,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并稱三司。
都司分隸于京師的五軍都督府。在京師和各省皆設衛所,京衛有上直衛,南、北京衛。上直衛北京26個,南京17個。京衛北京48個,南京49個。各省在軍事上重要的地方設衛,次要的地方設所,大抵5600人為1衛,1120人為1千戶所,112人為1百戶所,衛所設有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官。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衛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戶所二十五”。全國軍兵約計180萬,在當時的世界上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永樂中為了鞏固東北邊疆曾設奴兒干都司及132個衛。衛所分屬于各省都指揮使司。
明朝軍士皆另外建立戶籍,叫做軍戶,軍戶是世襲的,一旦入籍為兵就不能隨意脫籍。軍戶皆由國家分給土地,令其屯田自養,平時軍士由衛所軍官負責操練、屯田,一遇國家有事,則撥歸兵部派遣的總兵官統領作戰。戰事結束,總兵交還將印,軍士歸還衛所。五軍都督府無調兵之權,兵部無統兵之權,兵權操于皇帝一人之手。明代中葉以后,屯田破壞,軍士缺乏訓練,僅供役使,完全失去了戰斗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常備軍】相關文章:
春運中國最大規模的周期性人口流動04-26
小靈通退市最大規模拆遷無法回避補償問題04-29
世界上最大的青花菜12-03
越到中世紀_900字05-02
西歐中世紀大學的作用04-27
世界最大水泥生產線的啟示04-27
世界質量最大的商業通信衛星升空05-03
貴嶼,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04-26
論中世紀人類之苦難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