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看待春節習俗的變化
如何看待春節習俗的變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春節民俗中就可以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春節就是整個文化脈絡中最典型的一支。 每一種習俗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和寓意,上至遠古,在這歷史的演進中不斷融入新的因素淘汰掉不符合時代的因素。無疑這一系列習俗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景。雖然老人們都在感慨如今過年已經沒有他們小時候那樣熱鬧,年味淡了,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但是您關注到春節習俗的變化了嗎?
首先從慶祝形式上來說就有很大變化,形式更為多元。 也許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按照程序做一些像是送灶神,祭拜祖先等等之類的活動,而是更多地關注人本身的心理或者氣氛。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更關注家庭團聚的和睦氣氛,而少了很多傳說神話色彩,多了“人文主義”色彩,人們也更多地關注怎樣更加舒心地過。所以選擇春節期間外出旅游已經很常見了。年夜飯也不再單調,更多的人選擇出去吃。
以往在除夕這個重要時刻人們都守歲,還有一系列語言禁忌,生怕說不吉利的話大人通常不叫小孩在初一早上說話。現在我們可以也感受到守歲的人已明顯減少,甚至有些人覺得過年沒意思只好打牌上網。 再者從人們對春節的情感也有所改變。
從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過年的變化,也有很多人都在抱怨年輕人崇洋媚外喜歡過洋節而對傳統節日淡化,的確在變化中出現很多寓意變味的狀況,比如今年一些地區給小孩壓歲錢的起步價已漲到500元,很多人過一年單是壓歲錢就要花費一萬元以上,這給很多成年人帶來無盡壓力,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給小孩壓歲錢都是象征性的用紅包包個十元二十元,通過一個小小的紅包傳達對小孩新年的祝愿,而似乎我們身邊壓歲錢成了一種變味的被大人用來達到某種目的工具,原本飽含美好寓意的壓歲錢也沾上了名利等世俗塵埃,的確讓我們感到悲哀。
出現這些不好的現象有其必然的社會因素,畢竟經濟發展快是人們的錢包鼓起來時這一現象的誘因。但是我們應該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它會回到其原始軌道上來,因為這是大家都期盼的。當然不能把所有的變化都理解成糟粕,變化終歸由其社會歷史發展所左右,這就是歷史演進,這也是中華文化歷經千年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寫照,不好的總會被歷史的車輪所碾碎,總結春節習俗發生變化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人們不僅鼓了腰包,同時也解放了思想,文化的發展更提高了人們的口味。
人們也是社會的主體,思想解放的人們也逐漸打破一些舊俗,為春節活動的多元化創造了條件。第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對吃喝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在意,所以人們制作年夜飯的途徑方式也有所改變。同時人們的享受資料所占比例增加。對于春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是人們對高文化水平的追求。旅游爬山等中所蘊涵的精神享受也逐漸為人們所追捧。再者,經濟上的發展,政治上的穩定,文化上的繁榮,都對春節活動的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百姓的安居樂業過年的豐富多彩活動又從何談起,過年方式多元化正是國家穩定發展的表現。 我們不需要刻意的去阻止它的變化。就像如今年味淡了,也是因為人們物質生活發達,過去只有過年才能享受到的平時就可以滿足,人們已經擺脫了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其價值追求也在與時俱進,過去的幾千年的夢想已成事實,而且來的那樣快,讓人一時無法接受,父輩們即享受著現代的物質生活,又渴望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給人的滿足感,但是他們忽視了這兩面本來就是矛盾的不可兼得。所以他們情感上有些過意不去。但是又有誰希望整日生活在貧苦中呢?這么說來從春節習俗的變化中倒真的看出了社會的巨變。是啊,現在的春節無處不體現著時代的內涵,貼的對聯是講家庭和諧的,穿的漂亮新衣是工業發展于藝術的產物,出門旅游坐的是汽車等等。
有些人從保護傳統文化角度出發希望國家出臺措施保護春節民俗等,他們表現出了過度的擔憂但我認為大可不必。春節的主題是團圓與和諧,這個主題永遠不會過時這是歷經千年不變的,所以我們只要一直圍繞這個主題過節就不會忘記和丟棄什么:二是不斷用新的方式
來豐富我們的主題,并使之流傳下去,這樣才會使得春節更有生命力。就像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它們瀕臨滅絕我們人雖然可以人工飼養幫他繁殖,但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這樣最終不 利于種族延續,所以我們還要在條件成熟后放養,使其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只有這樣歷經生存考驗,它們的種族才能延續,它們才會更有生命力。
春節作為我國民眾心目中最重要的傳統佳節,隨著改革開放使得社會生活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而與時俱進,這正是我們中華文化包容性的見證。只希望我們每個人能理性看待變化,接受變化,理解挖掘節日民俗的真正內涵和寓意,才能知道該怎么過節,而不僅僅是把目光停留在形式上。或者是更多關注本意之外的東西,這樣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只有緊緊圍繞和諧與團圓的主題,用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待變化,用更加平靜的心態接受變化,我們才能過好每一個節日。
【如何看待春節習俗的變化】相關文章:
如何看待美05-01
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04-30
如何看待公司的文化口號09-16
如何看待當前的貨幣供應04-30
美國高中是如何看待“早戀”的?04-29
如何看待“生本教育”05-01
如今我們如何看待英雄作文11-19
如何看待科學與偽科學之爭04-29
如何看待“課桌文化”作文(精選8篇)12-19
如何看待居民消費價格的持續下降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