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足實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立足實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記敖平鎮友誼村經濟發展之路
彭州市敖平鎮友誼村位于彭州市敖平鎮東北部,幅員面積
4.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22畝,轄1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57戶,總人口3457人,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川芎、蔬菜為主。近年來,友誼村在村支書及彭州市敖平鎮佳兆家庭農場主楊霧帆的帶領下,村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響應號召,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弱質化特性沒有得到改善,友誼村“誰來種地”問題日益突出。該村轄1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57戶,全村約有70余戶、200多畝的農田缺乏勞動力,所涉及農戶都愿意將承包田流轉。村支部書記楊霧帆感到責任重大,就思考著這200多畝土地“誰人來種”的問題。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發展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友誼人第一次接觸到“家庭農場”的概念。解決“誰人來種”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就這樣佳兆家庭農場被催生落地,2013年正式成立,共流轉土地近300畝。但這近300畝土地光靠家庭農場成員種植壓力非常大,于是農場主楊霧帆便鼓勵流轉了土地又在家的50、60人員到家庭農場就業,這樣農戶既解決了土地流轉問題又得到了額外收益。從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農場發放人工費達22萬元,農場也小有獲利。這部分在農場務工的農戶當中,曾經有兩戶向友誼村遞交過申請要求納入低保,但現在他們有了
收入,不再提納入低保的事,更有農戶講自從有了收入后,不從兒子、媳婦那兒拿錢了,也不吵架了,家庭和諧了。在佳兆農場的帶動下,友誼村的種養大戶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
二、多措并舉提升農業附加值
1、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訂單農業促增收
規模經營后,佳兆家庭農場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勢在必行。2014年下半年,農場開始探索一條“農業企業+訂單+農場”的模式,發展高效訂單農業,農場在與農業企業成都恒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種植收購合同之后,從云南引進毛芹、菠菜等新品種,發展了30畝娃娃菜、30畝菠菜、20畝毛芹、50畝山的種植示范片,經過精心管理,到明年收獲期可實現產值60余萬元。
2、探索種養結合型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打造農場自主品牌 一方面,隨著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使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態食品的發展具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為了延伸敖平特色產業—川芎產業鏈條,在這種背景下,佳兆農場開始探索一條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通過建立“雞—雞糞有機肥—蔬菜”的種養生態循環模式,將養殖的雞產生的糞便作為有機肥,返回到示范片的蔬菜田里,實現了種養結合,變廢為寶。為此,以家庭農場領辦,組建了生態放養川芎雞養殖合作社,于2014年9月正式啟動項目,用雞糞種出放心的蔬菜,逐步打造農場自主品牌,提升農業附加值。充分利用種養循環模式探索一條綠色、生態、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同時,“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的規范運行,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近
就業的機會,也在新形勢下為友誼村的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在全鎮范圍內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三、未來發展規劃
友誼村通過近年來的發展,村內的道路基礎設施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基礎設施還相對落后,道路、溝渠都還需完善,離現代化農業化需求差距較大,友誼人通過借助各級的扶持,從而加快農場發展。佳兆家庭農場發展到今天,也離不開各級部門的關心和幫助,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未來佳兆家庭農場的最高目標是打造集生態、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以特色的產品生產經營為基礎,把農場的生產、休閑、觀光高度融合在一起,使農場既是生產場所,又是觀光、休閑場所,產品就地消化升值,還能讓消費者在不同的季節始終感受鄉村田園的新奇。
【立足實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關文章:
新型合作組織:特色農業發展的保障04-28
立足實際開展培訓提高素質促進發展04-30
新型農業經營培育工作簡報11-02
立足農業:中西部鄉鎮企業發展之路04-27
立足自身實際扎實開展工作05-02
立足創新謀發展04-30
經營主體調研報告08-12
立足山區實際 開拓基地就業扶殘路04-29
農業和農業的持續發展04-28
落實主體地位促進自主發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