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導語:小學美術課該怎么樣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畫畫?小學美術教案怎么寫?下面為小編整理分享的一些教學方案,歡迎借鑒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
1、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 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復習一下前節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么什么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么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里,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 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 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
3、 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系。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 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 進行展示,評出優秀作業 。
五、總結談話。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以強烈的視覺形式來展示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作品,使學生獲得一種視覺上的體驗,并初步直觀地了解中國漆器的藝術風格特征。
2.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傳統藝術的熏陶,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熱愛祖國優秀傳統藝術》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欄目之一。當你打開每冊教科書的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之作。這個欄目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傳統藝術日益受到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戰,如何正確對待我國傳統藝術,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熱愛本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紀賦予每一個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任務。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涉及相當廣泛,就美術領域而言,有繪畫、書法、雕塑、建筑、工藝、民間藝術等等。本欄目擷取傳統藝術中的精品,同時符合學生不同年齡階段欣賞特點,使學生首先對這些優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國傳統藝術的種類以及特征。在教材編寫中,選用圖片的原則是在兼顧內容的前提下,強調作品的視覺沖擊力,把美術是視覺藝術的這一重要特征強化出來。
2.在內容安排上,本欄目小學階段以我國工藝美術作品為主,中學階段以繪畫、雕塑、建筑為主。小學階段選取的作品有民間玩具、剪紙、泥塑、青銅動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冊選取了中國古代的漆器,有戰國的'虎座立鳳、彩漆豆,西漢的彩繪云龍紋漆案與杯盤,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龍紋藥柜。這些漆器不僅燦爛奪目,構思奇巧,而且彩繪與雕刻結合得很協調,突出地反映了我國漆器工藝的精湛技藝。
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漆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從文獻記載和現存實物兩方面來看,戰國的漆器工藝已經十分成熟,至漢代則達到了高峰。漢代以后,漆器工藝持續不斷地發展,有許多新的創造,如唐代的螺鈿鑲嵌,宋、元的雕漆,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脫胎漆器等。
書中的虎座立鳳漆器(復制品)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件作品通高103厘米,集“壯、美、奇于一身”。其中鳳鳥是楚文化鼎盛時期的象征,鳳、虎、鹿角的超現實組合賦予了作品神秘的象征含義。這說明了我國的漆器工藝在2000多年前就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三、教學建議
本欄目的內容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可適當
進行引導和啟發,也可以通過適當的提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評述的欲望。學生學習本頁內容可以在課堂上,也可在課后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新書下發的時機,提出諸如:這些是什么器物,你喜歡或不喜歡等問題。也可以提出學生課后可以探究的問題,如:中國古代漆器的發展史是怎樣的?各個時期的工藝特點是什么?建議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并寫出研究報告。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賞析家鄉的自然風光和風景畫作品,了解簡單的構圖知識。
2.初步掌握風景畫的構圖技巧,學會運用一定的表現手法,完成一幅描繪家鄉的作品。
3.培養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人們以為最美的風景只在遠方。遠方固然有迷人的景色,但在我們的身邊美景也無處不在。無論是繁華的新街,還是廣闊的農田;無論是鳥語花香的新小區,還是寧靜古樸的水鄉老街……美有千萬種模樣。
通過本課教學,旨在讓學生了解家鄉的風景、風情,初步掌握風景畫的構圖技巧,同時學會運用一定的表現手法創作描繪家鄉風景的作品。教學時應寓景于情,從而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本課的內容編排是從欣賞入手,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風景有不同的美感。由此學習風景畫構圖基礎知識以及一般的表現方法,并通過造型實踐提高學生表現風景的能力。
本課未具體規定必須的表現形式和技法,由學生自主選擇,從而達到降低技能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風景中的藝術美,初步掌握風景畫的構圖技巧。
難點:靈活運用構圖技巧和表現手法,描繪家鄉的風景。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家鄉富有特色的風景圖片資料或美術作品。
(教師)各種風格的風景畫圖片作品、課件及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感受風景中的藝術美。
提問:你認為最美的風景在哪里?
(1)讓學生講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風景。
(2)教師課件演示:展示各地風光圖片資料,運用比較法引導學生感受城市與鄉村的不同特色。(引導學生欣賞感受不同風格的美景,并通過畫面引導學生理解——不同風景具有不同美感。)
2.欣賞描繪風景的繪畫作品。
提問:風景畫和風景照片效果一樣嗎?為什么?
(1)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風景畫作品。從這些風景畫作品的形式、藝術風格等方面展開欣賞與討論。
(2)教
師重點講解《雨》、《干草車》等三幅作品。引導學生觀察“畫家用不同手法表達對雨景獨特的審美感受”,并讓學生探究“表現手法與意境表達”之間的關系。
(3)小結:看似平凡的風景,在藝術家的眼里會有不平凡的美,這取決于一個人對于美的感受能力。
3.分析風景畫的藝術特點。
提問:你知道怎樣才能畫好風景畫嗎?(了解風景畫的構圖特點。)
師生互動:賞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現形式給人不同的感受。
教師舉例分析:①油畫具有寫實效果較強和色彩豐富的特點,適合表現色調優美、色彩豐富、寫實的風景畫,如《干草車》、《村口》;②水彩畫具有色調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點,適合表現色彩及寫實或有特殊效果的風景畫,如《都市情懷》;③版畫具有線條塊面明確,色彩較為單純的特點,適合表現明暗對比強烈,造型以線條塊面為主,色彩關系較簡單的風景畫,如《山城印象》、《西遞村系列之十一》。
4.表達自己家鄉的美。
提問: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美麗的風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點明課題。)
(1)學生分組:交流課前收集的家鄉風景圖片和美術作品,并談談自己對家鄉景色的感受。小結:我們的家鄉杭州,是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美麗城市。
(2)繼續分組討論:何種構圖形式和表現手法適合表現自己家鄉的風景特點。
小結: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我們需要擁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在我們最熟悉的家鄉就有最美的風景。揭示課題:《美麗的家鄉》。
5.布置下節課要準備的繪畫工具。
下節課就讓我們來畫畫我們美麗的家鄉!
提問:你準備表現怎樣的風景?選用怎樣的材料和工具?
小結:同學們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表現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表現方法和材料工具。課后畫好草圖,下節課完成創作。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調查家鄉特色街的文化藝術成果,并感知環境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2.學會選用適宜的紙質材料,從美術設計的角度,與同學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圖或模型。
3.通過綜合探索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的積極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中國城鄉在經濟、文化領域的發展速度,已經漸漸接近國際步伐。我們能從街道兩旁的店面變化深切地感受到發展的速度。比如,街邊普通小商鋪的每個設計細節,都體現著個性化經營的理念。本課教學,旨在通過調查家鄉特色街的文化藝術成果,讓學生感知環境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同時,通過美術設計與制作實踐,訓練學生平面與立體的美術表現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積極情感。
教材選用了大量的圖片資料,如:道路邊上的電話亭、花壇、綠化植被、雕塑作品等公共設施,意在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景象,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環境設計怎樣體現特色?又如:具有特色的店面圖片,意在提示學生,店面設計、招牌設計應考慮到商店的.經營內容和所處的環境特點。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時間建議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學生獨立完成平面設計;第二課時,選用適宜的紙質材料,從美術設計的角度,與同學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圖或模型,并添加綠化植被、電話亭、行道樹、公共汽車站等道路設施,使作品豐富完整。
2.重點、難點。
重點:選用適宜的紙質材料,從美術設計的角度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圖或模型。
難點:平面設計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瓦楞紙、彩色卡紙、雙面泡沫膠、彩色水彩筆、剪刀、膠水等。
(教師)紙雕范作、常用的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欣賞感受。
(1)走入特色街。(播放:河坊街的錄像。)
提問:這條街有什么特色最吸引你?(仿古建筑、民間游戲項目、小
吃食品、工藝品、扮演者等。)
(2)新舊街道的對比。(播放:老照片。)
提問:比一比,今昔的河坊街有什么變化?
(3)小結:我們家鄉的街道日新月異。
提問:說一說,家鄉還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街?
(4)揭示課題:《街市新貌》。
2.欣賞圖片,分析探索。
(1)特色街上有許多特色店鋪。提問:找一找,店鋪的特色具體在哪些方面體現出來?
(師生討論:色彩、招牌、門面、陳列的商品等。)
(2)師生互動:比較兩家特色商店的店面特點。提問:你更喜歡哪一家?為什么?(店面和招牌的設計富有個性。)
(3)教師為學生創設以下情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①
如果你將成為特色街的小店老板,你想開一家什么樣的店鋪呢?②你的小店要裝修啦,你有什么好主意讓小店引人注目、更容易招攬生意呢?
小結:店面設計必須與經營內容、環境、色彩相協調,招牌要體現該店的經營特點。
3.范例賞析,拓展設計思路。
出示范作,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
(1)如何巧妙地利用瓦楞紙的條紋?
(2)如何確定表現主題?
(3)如何繪制設計草圖?
4.提出作業要求。
請運用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繪制店面設計草圖。教師巡回進行個別指導。
5.作業展示、教學評價。
(1)欣賞同學的設計草圖,并展開美術評價。
(2)吸取他人的建議,調整自己的設計草圖。
6.課后調查。
布置課后調查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周末時間對家鄉的特色街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街道的歷史和現狀、人文特色、建筑風格與環境氛圍。
調查方法:可采用新聞調查、網絡搜索、攝影攝像、速寫筆記等方式。
調查報告形式:圖文結合。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
【嶺南版小學三年級美術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人教版09-27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10-14
小學美術水粉教案07-22
小學美術簡筆畫教案08-02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11篇)09-12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10-23
小學英語教案全英版10-21
小學生學習計劃范文(優秀版)10-29
小學美術教案人美版(精選10篇)06-01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