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環保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
2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3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課前準備】
通過調查、訪問等形式了解身邊垃圾的來源。
【學習過程】
一、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準備的材料
1、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沒有恰當處理或干脆不作處理。
2、農作物施藥后瓶子隨意丟棄、甚至破碎后無人問津。
3、機動車輛聲大而且煙多。
……
二、學生討論在校園中有哪些與環境不和諧的現象
已經上課了,水龍頭依然在嘩嘩地流水;放學了,教室里的燈依然亮著;校園的路上不時的有紙屑映入眼簾;花壇里的花草不時的受到一些馬虎小朋友的踐踏,獨自傷心的流淚……
三、師生共同討論污染的危害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后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四、師生共同討論
1大家認為怎樣治理自己村子的垃圾成堆現象呢?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2.同學們怎樣愛護校園里的環境?
3.怎樣做好社會環保小衛士?
五、師生共同交流
1、為切實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狀況,提高農村環境衛生質量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村里應該建立保潔員隊伍負責本村范圍內農戶的垃圾處理、各級政府應該加大這方面投入。我們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從自家做起,愛護好生活環境。
2.在校園里應該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做到以下幾點:
(1)不在校園內吃口香糖、瓜子、糖果等零食,更不要亂扔殘渣廢物;
(2)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
(3)不亂扔垃圾,有垃圾丟入垃圾桶,并及時提醒亂扔垃圾的同學,杜絕從樓上向樓下扔垃圾的現象,做好衛生保潔工作;
(4)不隨地吐痰、不在墻壁上亂刻亂畫、留腳印和球印;
(5)看到地面上有紙屑等,主動揀拾起來,教室垃圾桶滿了主動倒掉。
3.時刻關注環境,做好環保小衛士,從身邊小事做起:
(1)節約用水: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隨手關緊水龍頭。
(2)節約用電:隨手關閉教室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每天少看一分鐘的電視、縮短電腦的使用時間等
(3)減少“白色污染”:盡量使用垃圾桶盛裝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不隨手亂扔塑料包裝物;盡量購買用紙包裝的物品;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裝紙包裝生日禮物等;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4)保護花草樹木:不要隨意踐踏草坪;不攀摘花果;按時給花草澆水。
(5)愛護身邊的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
(以上通過講解與交流使學生產生共鳴)
六、教師進行小結
通過討論觀看,同學們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宣傳,使每個人都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奮學習,長大以后為保護環境,美化祖國作貢獻;還有的表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讓我們共同努力成為環保小衛士吧!
【農村小學環保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環保教育教案11-29
小學農村教育開題報告07-10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7-03
小學健康教育教案06-02
小學健康教育教案08-16
環保教案10-15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總結09-02
農村小學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9-23
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10-02
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