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
從當前以及未來國內外無人機發展趨勢和對無人機系統的需求,針對無人機系統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主要發展技術以及無人機系統發展路線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研, 為發展無人機系統產業提供支撐。
一、基本概念
無人機是不搭載操作人員,采用空氣動力為飛行器提供升力, 能夠自動飛行或遠程引導,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復使用,攜帶各類有效載荷的有動力空中飛行器。無人機要完成相應任務,需與任務載荷、測控與信息傳輸系統、地面保障系統等配合工作,無人機與以上各類設備組成的完整系統稱為無人機系統。無人機系統可由單個無人機構成, 也可由多個同型的無人機或由多型多個無人機共同構成。
(一)分類情況
無人機種類很多, 不同的無人機可以完成不同的特殊任務。一般來講, 可以按照“續航時間和航程分類” 和“軍事用途分類” 兩種方法進行分類, 分類示意如圖2 所示。
1.按照續航時間和航程分類
根據航程、活動半徑、續航時間和飛行高度不同, 可分為長航時無人機(又稱戰略無人機)、中程無人機、近程無人機和短程無人機。長航時無人機: 長航時無人機是一種飛行時間長, 能晝夜持續進行空中探測和執行其他任務的無人機。長航時無人機又可分為高空型和中空型兩類。高空型飛行高度多在1 8 0 0 m以上, 續航時間超過24 小時, 中空型飛行高度一般低于1 10 0 m,續航時間超過12 小時。在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中, 美國的“ 全球鷹” 和“ 暗星”無人機最具代表性;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中, 美國的R Q-lA“捕食者”、“獵人”無人機、英國“鳳凰”無人機等具有代表性。
中程無人機:中程無人機是一種活動半徑為70 0~10 0 0k m左右, 能在戰前戰后作大面積、快速偵查的無人機。它的速度一般較高,為高亞音速或超音速,一般采用自主飛行,有高空型和中低空型兩類。中程無人偵察的代表機型主要有:美國的D—21、324 型“ 金龜子” 和350 型無人機等。
短程無人機:短程無人機作戰半徑為15 0—3 5 0k m 左右,飛行速度為亞音速,多為小型無人機, 適用于陸軍的軍、師級和海軍陸戰隊的旅級部隊,其代表機型主要有“瞄準手”、“不死鳥”、“瑪爾特”、“猛犬”、“偵察兵”、“先鋒”等。
近程無人機:近程無人偵察機活動半徑在幾km 到幾十km 之間等。中飛行速度為10 0—3 0 0k/h,飛行高度為2000—4000m,適用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旅或營級部隊以及小型艦艇的戰地監視, 能及時準確地使指揮員了解戰場動態, 如以色列的“ 微小—V型” 、“短毛獵犬”無人偵察機。
2. 按照軍事用途分類
根據不同軍事用途和作戰任務,無人機又可分為靶機、無人偵察機、無人戰斗機、通信中繼無人機、誘餌無人機、電子對抗無人機和校射引導機等類別。
靶機:靶機是發展較早的無人機, 主要用來模擬各種飛機和導彈的飛行狀態和攻擊過程,鑒定各類航空武器的性能和訓練戰斗機飛行人員、高炮和地空導彈及雷達的操縱人員,也可用來研究空戰和防空戰術。
無人偵察機:無人偵察機是利用光電、紅外、生化等手段對地面或海面目標進行戰略戰役和戰術偵察,監視戰場。
無人戰斗機:攜帶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確制導武器、激光武器或反輻射導彈,主要任務是攻擊、攔截地面和空中目標。
通信中繼無人機:作為空中中繼平臺,增加信息傳輸距離,即利用無人機向其他軍用機或陸、海軍傳送圖像等信號,一般為安裝了超高頻或甚高頻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無人機。
誘餌無人機:誘使敵雷達等電子偵察設備開機,獲取有關信息模擬顯示假目標,引誘敵防空兵器射擊,吸引敵火力,掩護己方機群突防。
電子對抗無人機:分為電子偵察無人機和電子干擾無人機,前者用來進行電子偵聽與監視、截獲、收集敵方的通信、指令及電子情報,后者用來對敵方的通信指揮系統進行無源和有源壓制性或欺騙性電子干擾。
校射引導機:用來執行目標定位、火力校正、戰果評估等任務。
(二)應用領域
在軍事應用領域方面:無人機主要可用于情報偵察、戰場監視、電子對抗、通信中繼、軍事測繪、火炮校射、氣象探測、打擊效果評估等任務;根據任務的不同,軍用無人機可以使用不同的有效載荷, 主要包括數據傳輸與測控、目標探測、成像、光電、電子戰、電子偵察、光電偵察以及敵我識別等類型。隨著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的軍事應用較為廣泛而深人,技術和性能已日臻完善, 其承擔的任務范圍逐漸擴大, 任務級別由戰術級擴大到戰役和戰略級,任務性質由支援保障任務擴展到攻擊作戰任務。
在民用領域方面:由于無人機具有成本相對較低、無人員傷亡風險、生存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等優勢,使得無人機在民用方面應用較廣泛,主要應用市場包括:航空拍攝、航空攝影、地質地貌測繪、森林防火、地震調查、核輻射探測、邊境巡邏、應急救災、農作物估產、農田信息監測、管道、高壓輸電線路巡查、野生動物保護、科研實驗、海事偵察、魚情監控、環境監測、大氣取樣、增雨、資源勘探、禁毒、反恐、警用偵查巡邏、治安監控、消防航拍偵查、通信中繼、城市規劃、數字化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由于對航空產品對安全性的嚴格要求和航空管制的原因,使人們不敢問津。在今后幾年,將是通用航空事業和無人機事業發展的時代。據分析,來幾年我國至少要有數百架民用無人機的市場需求,無人機應用遠景較好, 但在現階段相關應用還處于尚未形成規模的初級階段。
二、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一)國外現狀分析
據統計, 截至2011年, 全世界共有51個國家、511家供應商、54個國際聯合機構參與無人機的研制生產, 其中美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國處于領先水平。美國開始的時間最早,投人的人力和財力最大,研制的型號多達幾十種,在歷次戰爭中積累了無人機應用的豐富經驗, 在無人機技術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美軍在無人機平臺及系統的發展方面,主要是圍繞陸海空三軍的需要而發展相應的無人機平臺以及平臺裝備。美軍對無人機的任務分級分為18 項4 個基本類別:
小型無人機:起飛重量小于2 5 kg;
戰術無人機:起飛重量在2 5 kg—60 k g;
戰場(戰役) 無人機:起飛重量在2 5 kg~6 0 0 kg ;
作戰無人機:按攻擊平臺設計, 帶內埋炸彈艙或外部武器掛架, 起飛重量6 0 0 kg 以上。
表一:美軍主要無人機參數對比
結合蒂爾公司對無人機未來10 年預測來看,可以總結出未來10 年,美軍對于無人機的需求:
1) 從數量上來看, 美軍大量需要小型無人機及小型戰術無人機。這種無人機,用途明確單一,易損耗, 單臺套價值不高,所需載荷簡單,主要執行戰場戰術偵察等任務;
2)對于戰術無人機及中程長航時無人機,美軍正在逐步將其定位為戰場主力機型,其將執行多樣作戰任務,并在多個機型上實現“察打” 一體的功能;
3)對于諸如“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美軍在未來10 年需求量不是特別巨大,一方面是因為該型無人機科技含量高,單臺套價格昂貴,另一方面美軍將其定位為戰略戰役武器,在戰場上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亞太地區已正在逐步成為世界無人機發展又一熱點地區,亞太地區各國無人機的發展情況各有不同,發展水平基本分為3 個層級:
1)第一級: 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韓國;
2)第二級: 中國、日本和印度;
【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精選10篇)11-22
市場營銷的功能有哪些?12-26
冰箱行業市場的調研報告范文01-01
調查報告的特點12-07
如何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07-12
市場營銷面試問題及答案03-22
農貿市場日常管理條例03-23
文秘實習調查報告12-31
快遞服務調查報告10-23
我的調查報告范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