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教的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
每天早上我們六點準時從雙贏樓出發繞村跑步進行晨練,并在那個時間在廣播里向告知村民們我們當天的工作,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要 五點起床,這對我們而言可不容易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沒有一個人遲到,七天下來沒有一個人遲到。跑完步我們各自回各自住的叔叔阿姨家吃早飯,然后再去雙贏樓集合開始一天的工作。我們每天來回雙贏樓最少八次,基本上都是吃了飯就開始出發,天氣比較熱大家都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堅持下來了,xx村小分隊堅持下來了。
晚上通常大家一起“回家”,大家說說笑笑,緩解一天的疲勞,有的人唱著歌,有的人說著白天發生的趣事,有的人開著別人的玩笑,這樣的夜晚真的很美好。
在那里的七天中,我們住的那戶人家很用心的照顧著我們。每天奶奶總是會變著法兒的燒好吃的給我們,每頓都很豐富,每天回家吃飯都吃的特別香。姐姐會做好檸檬水等我們回去,給我的解渴。叔叔阿姨也很和藹。不管我們晚上工作多遲回去,總會看見奶奶留著燈等著我們,心里暖陽陽的。
我,xxx住在同一戶人家里,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家,每天同吃同睡,我們之間的友誼也變得越來越深厚,大家一起說著哪種菜是自己的最愛,哪個晚上蚊子多,哪個晚上外面的風很涼爽。我想我永遠忘不了那些與她們一起半夜里同蚊蟲戰斗的日子,那些同桌吃飯的日子,那些一起走在鄉間小路上唱著歌同時拍打著蚊子的日子。我們的快樂大家都不會忘記,那些長的丑又不好吃的餃子,那些被我們抓來又被放走的小魚小蝦,那些曾對著我們微笑的村民,那些可愛調皮的孩子們。還有蟲兒飛、精忠報國、我相信、上海灘外灘、朋友別哭……臨別的時候,突然覺得之前想過要時間過的快點是多么傻,因為時間真的過的快了,而我們卻舍不得了。在走之前的總結大會上,每個人都說了自己的體會,很多人都哭了……因為舍不得孩子們,舍不得叔叔阿姨,舍不得這里的一花一草,也舍不得xx村小分的每一個人……當校開動的時候,又回想起剛來的時候,好像昨天剛來今天卻要走了……看著這個美麗的村莊,心里說不出的難受,真的很想哭……好像哭過就不會難過一樣……
離開了xx村有一個星期了,回過頭來看這段日子,心里還是很難過,還想再回去看看,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 ,不知道回去的時候小朋友們還記不記得我們。
在xx村我們學會的不僅是堅持,團結、更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信任,信任我們之間的情感。真的很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原本在不同系的我們有機會相聚在一起,一起擁有這樣一段讓人難忘的經歷,我相信,這段日子帶給我們的收獲是無窮的,有許多無法用語言形容卻心有感觸的東西。
要永遠記得,xx村小分隊,明天會更好!!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三)
大學,是我們通向社會的重要階梯;社會實踐,則是豐富大學生活讓大學生增長社會閱歷的社會活動。轉眼間,我迎來了大學生涯的第二個暑假。為了充實這個假期和拉近自身和社會的距離,我早早就盼望著參加一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而學院組織的邕寧區百濟中學支教實踐活動,正滿足了我暑假實踐的要求。
實踐實況: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們外國語學院暑期支教實踐團開赴邕寧區百濟中學,開始為期一周的下鄉支教實踐活動。一路上我們經歷了山路十八彎的艱險意境,但是歡聲笑語讓我們很快就忘記了道路的蜿蜒。中午,我們順利抵達百濟中學。30個穿著統一的“紅衣青年”得到了當地人的格外關注,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的熱烈歡迎。為此當地專門召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歡迎我們的到來,并為此次實踐支教活動拉開了序幕。從這次座談會上我們了解一些百濟鄉的基本情況。百濟鄉位于南寧市邕寧區南部,距城區38公里,總人口約4.8萬人,共有14個村。百濟鄉素有“果蔗之鄉”的美稱,是邕寧區有名的農業大鄉。甘蔗、荔枝和芝麻鴨是當地的特產。此外,當地領導也表達了對我們生此次支教的期望,而我們的帶隊老師更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并部署了一周的活動行程。下午,按計劃我們到達當地芝麻鴨養殖場參觀特色產業養殖芝麻鴨,在當地農民的細心講解下我們掌握了一些關于芝麻鴨養殖的信息,除了拍照留念外,芝麻鴨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百濟鄉未來發展的展望。
7月13日早上,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曲折的山路去探望百濟鄉的五保戶,并贈送了雞蛋、百米和面粉等慰問品。五保戶老人大約都在80歲左右,長期獨自一人在家,沒有親人的照料。我們紛紛坐在老人身邊,與老人攀談,解悶;還有的同學給老人按摩搓背,一派和睦融洽的景象。下午,我們開始布場“招生”,看著求知的同學們踴躍報名的身影,我們不驚更堅定了要讓他們學有所得的信念。
7月14日早上,我們開始按照計劃給同學們正式上課。經過一個早上的自我介紹、口語、戲劇及手語操,為了促進大家的互相理解,彼此之間的友誼,下午我們開展了一次素質拓展活動。此次素質拓展活動從下午3點到5點,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旨在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了解、增進友誼,提升同學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7月15日至17日,為正常授課時間,但也不乏各種有趣的課外活動。印象最深的是我們支教實踐團隊的男生與百濟中學的男老師進行的籃球賽,雖然由于勢均力敵和各種客觀因素最終我們輸掉比賽,但是我們贏得了尊重,更拉近了我們與老師間的交流。 7月18日,是我們支教團在百濟支教的最后一天,我們安排了一場匯報演出來檢驗我們的教學成果。匯演形式多樣,有英語戲劇、口語、手語操、合唱等。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我們與當地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開拓了視野,收獲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實踐感受:
7月12日至7月18日短短7天的支教實踐活動,讓我感慨良多,收獲多多。
一、能跟著支教團歷經山路十八彎的山路順利抵達支教地點,這本身就是我人生閱歷中的一次難忘的經歷。
二、讓我醍醐灌頂的更有那兩位長者的金玉良言。百濟鄉黨委書記在歡迎座談會上的講話,深深打動了我。書記提到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擁有優越的創造條件,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先鋒,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還深入分析了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對我們寄予了希望。他一再強調大學生投身農村建設,艱苦奮斗,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一條重要途徑,正向他自己一樣,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百濟鄉并一如既往地做到書記這個位置。總之,書記的言辭讓我端正了自己對今后就業方向的看法,受益匪淺。另一番良言來自當地一普通農民,通過在去參觀芝麻鴨的路上與他進行的一番交談中,我獲得了一手珍貴的實用“財富”。在與他的交談中,我得知雖然他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在經營農村建設方面絕對是高手。他提到百濟鄉始終堅持“穩糧食、重甘蔗、優水果、強畜牧、擴造林”的總體發展思路,走農業—生態一體化的發展道路。這些只是我在高中地理課上才接觸的名詞,沒想到這次真正看到并從一位農民口中聽到,我既驚訝有激動。農民大叔還認真講解了當地稻穗、松樹、芝麻鴨的種養植和用途,讓我是盡飽耳福啊。他,雖然是一普通的農民,但從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國千千萬萬像他一樣擁有讓我垂涎的才智的農民,他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支教的暑假社會實踐報告(2)】相關文章: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8-27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10-28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2)08-25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精選(2)05-17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8-01
暑假家教社會實踐報告(2)08-07
暑假工廠社會實踐報告(2)09-01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8-12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3000字(2)10-07
暑假肯德基打工社會實踐報告(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