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開題報告(2)
6。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模式、學習模式的探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模式,為學生生動主動的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氛圍環境。
7。取得有1定影響的1定量的教科研成果。
包括教師論文、理化課件庫、實驗研究報告、學生的小論文、小發明等等。
4、研究對象
實驗年級:初中9年級、高1年級、高2年級、高3年級
實驗班級:初中9年級133班、134班、135班、136班、137班、138班、139班、140班、141班、142班
高104—1班、04—2班、04—3班、04—4班
高203—1班、03—2班、03—3班、03—4班
高302—1班、02—2班、02—3班、02—4班
我們選取的研究對象,涉及初中和高中各年齡段的學生。
5、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方法:強調研究過程和行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按“計劃——實施——觀察——反思——總結——修訂——再實施——再觀察——再反思——再總結……”的程序進行,實驗螺旋形上升。
(2)經驗總結:課題研究的每次實驗課,都要經由課前討論,課間觀察和課后評價,由執教教師匯總撰寫成個案,中期評估要撰寫專題研究文章,結題時寫出實驗報告。
(3)調查法:依據課題實施的發展情況,有計劃和有目的進行若干次書面問卷或口頭調查,以積累資料。
(4)觀察法:每節實驗課,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學習情緒、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等做有重點的觀察記錄。
(5)測試法:每1單元學習的成績都要即時進行測試,每學期進行1次延時測驗。
以上研究的方法,以行動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其它方法,具體操作上要根據學科及內容的差異進行搭配,力求保證科學性,避免失真。
6、課題研究的步驟
(1)XX年1月——XX年7月為前期準備階段:
① 制訂課題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② 根據課題目標,完善校園網絡建設。
③ 制訂相應實施計劃。
④ 對教師進行學習理論、教育教學理論與信息技術理論操作的培訓。
⑤ 實驗學科的教學資源收集與開發準備工作。
(2)XX年9月——XX年6月為實施階段。
①根據課題目標,對教育教學及設計理論與網絡技術進行整合,提出課題實施策略。
②按課題目標分網絡課件和單元計劃的樣式,進行教學開發與設計。
③組織學生上網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實踐。收集實驗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和信息。
④進行中期評估并調整課題方案。
(3)XX年7月——XX年11月為深入實施階段。
根據中期調整、深入實施并適時進行推廣實驗。注意收集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和信息。
(4)XX年11月——XX年12月為結題階段:
整理資料、統計數據、撰寫結題報告和論文。
7、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課程研究報告和相關論文。
2、有關課題的實驗報告,有關論文或專題研究文章。
3、有關課題的優質實驗課教學錄和個案例集。
4、開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網絡課件和單元教學資料。
5、實驗檢測所得的各種資料的分類檔案及子課題組活動的圖片、文字、音像等資料。
8、課題研究的人員分工
組 長:張振山負責人員的培訓、課題的綜合研究及組織的管理
組 員: 何東升 胡伯龍 單愛春 楊艷芳
負責高中課題的研究資料的收集,論文的搜集,整理,數據的統計及做課
劉金水 薛松春 王振月 王金旗 張 慶 馬蘭萱
張鳳秀 果 順 古學麗
負責初中課題的研究資料的收集,論文的搜集,整理,數據的統計及做課9、課題的實施和完成條件保障
本課題組的成員均具是專科以上的教學骨干教師參與實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且具有較高的教學理論,并都能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具備進行教學研究的素質和經驗。對參與研究該課題都有較高的積極性,這些條件保障了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9、經費自籌為主,其余費用由學校承擔1部分。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課題研究組
【課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開題報告(2)】相關文章:
物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2)06-15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2)09-11
社會實踐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8-0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6-19
教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2)07-19
本科生課題研究開題報告(2)09-24
課題開題報告(2)06-05
學生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及范文08-29
學生消費研究課題開題報告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