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初中優秀作文常用(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優秀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優秀作文 篇1
寫作“作為一種自覺的精神生產活動”[1],它的寫作主體是駕馭整個寫作活動的角色,從對客觀世界的選擇,到材料的謀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無一不突現寫作主體的機智與創造。綜觀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試題或試題范圍“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等,試題的內容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與靈活,它要求寫作主體摒棄陳規陋習,條條框框,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見,重視寫作主體的主體意識不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時的。要想切實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在寫作主體的自我意識上進行培養。
一.喚醒“主體”意識激發寫作興趣
在一中學曾作過初一到高三六個年級的作文心理調查,讓人吃驚的是,對寫作感興趣的只有15%,如何將學生從寫作的懼怕心理中解放出來,筆者認為首先應先解除強加給學生的“指導”章法,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愿意寫的事,以“我”為先,使他們的筆端流瀉著活潑的個性。
緣于“情”而作,為自己的真情,為自己的個性,基于這一點,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向一個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攏”。日本語文界“生活作文”,美國的“作文題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這種努力。學生崇尚真實,敞開心扉的袒露正是學生的主體意識覺醒歷程。
德國哲學家斯普蘭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誕生,而這第二次誕生的第一個特征就是自我發現。即把探索的視線對著自己的內部,發現作為脫離其它一切事物的一個世界--主觀意識[2]。“開放生活,抒發性靈”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將這種探索投之于筆端的展露形式。筆者曾多年致力于寫作實踐“開放生活,抒發性靈”的探索,在實驗班級中,改變以前一學期寫幾篇作文的任務,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隨筆本”。隨筆本上內容不限,體裁不限,自己命題,字數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寫的東西為內容,持之以恒的練習最終都讓他們達成共識。學生唐雯波認為:用真心去寫,很暢快,是傾訴后的一種快感,生活中還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實際上在學生不經意間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滿足了文章的數量,又在對文章的提煉、揣摩中提高了質量。他們覺得自由式作文是他們傾吐心聲的絕妙形式,四季變化皆可入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們的習作中,不僅將筆觸面向家庭、學校生活,而且向社會生活延伸。“一根魚刺”、“一盤棋局”、“一次改選”、“一場戰爭風云”俯拾之間幾乎都成了寫作的素材來源。學會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生活。學生不再是游離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經營的編造者,而是體驗生活的主角,表現生活的高手。
將他們汪洋恣意寫就的“放膽文”(宋*謝枋語)與實驗前的習作相比,他們習作中表現出的是真實的自我,真實的個性,他們不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歡,也在憂慮國家的命運前途。他們學會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緒,把握寫作的機遇,表現濃厚的寫作興趣。喜歡寫作的人數從實驗前的15%上升到58%,對寫作興趣一般的人數從45%降至29%,對寫作持冷淡態度的人數從40%降至13%。
二.規范“主體”行為提高寫作技巧
宋朝謝枋在《文章規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對字詞篇章有更精當的要求,須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體意識的覺醒,更新了寫作主體的觀念,開拓了寫作新視野。但“放開寫,讓學生自由抒寫。”并非只縱不收,教師在學生的“放筆”中,仍要悉心指導,擔當好主導角色,引導學生在自由抒寫之后,有進一步提高。
如何指導學生作“小心文”呢?筆者認為可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
(-)專題討論方面
十四、五歲的學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發展時期,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心理上的斷乳”[3],教師可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將作文的文法指導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起來。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作文指導專題。這些專題材料來源于教師的指導規范,學生的'示范作文,媒體中傳播的最新出現的資料,它們來自生活,來自學生,也來自書本,有其取材的新穎獨特性,思維的嚴密性,“圣誕節前火雞的遐想--評想象力”,“曹沖稱象--說思維的獨特性”,“成語故事新編--論據與論點”,“辯論會--論言之有理”。教師根據對象的不同層次進行分類引導,對癥下藥,為其步入寫作道路奠定了基礎。寫作指導貼近他們,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對寫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調動了寫作的積極性。
(二)個別交流方面
教師和學生對習作常產生評判差異,筆者認為教師和學生的評判差異在于第一:二者的評判標準不一;第二:二者之間缺乏平等交流,作為教師要消除這種差異,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評文章的條例,索性放下架子,寫下水文,體驗學生的情感、興趣。“與學生侃寫作”也是加強師生交流的有效途徑。交流分面談和筆談。面談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為一小組,選擇一話題作談話中心,指定一人為中心發言人,教師作總體指導。話題選自同學們感興趣或共同存在的問題。同學各執己見,不同觀點匯聚到談話中,每人都多少領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筆談形式多樣,可以是師生對一階段作文的審視定位,可以是教師寫的“寫作心語”。更重要的是,此種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寬他們的思路,提高對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斷能力。“我能寫好作文”,他們寫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挖掘“主體”潛能開拓作文視野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把兒童在教學中的發展分為兩個水平。一是現有的發展水平,第二個水平叫做“最近發展區”[4]。當他不依賴老師獨自完成任務時,第二個發展水平就轉變為第一個發展水平。“最近發展區”成了教學的重點目標。作文教學也不例外。當學生從“我想寫”的發展水平進入“我會寫”的第二個發展水平時,下一個“最近發展區”就進入“我還能寫什么?”
(一)總體發展目標區
每一年級,實驗班除了應完成的作文訓練計劃以外,還制訂“總體發展目標區”。
初一年級:通過“剪報”形式,讓學生學會“一事一議”,剪報的素材來自四面八方,學生饒有興趣。通過“詩詞我來讀寫”5分鐘訓練,讓學生領悟詩歌美的意境。
初二年級:通過“剪報”形式,要求學生品評作品,在結構、語言等諸多環節欣賞其長處,設置“名人名言我來讀寫”5分鐘,,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也訓練其思維的敏捷、縝密。
初三年級:通過“剪報”形式,要求學生覓得優秀作品進行鑒賞,詩歌、雜文,甚至是攝影,漫畫都可入選。初三年級“我說熱點”,讓學生與時代同步,以敏銳的觀察力參與世界的新浪潮。
(二)個人發展目標區
教師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與他們制定了“個人發展目標區”。這個目標區通過“課題小組”的途徑實現。學生在學期初自由組合小組成員,由所有成員共同策劃感興趣的課題,成立小組,如“現代詩歌小組”、“科幻小說小組”、“魯迅雜文小組”、“外國文學欣賞小組”、“演講藝術小組”等等。整個課題完成是在教師的點撥下,由學生搜索資料,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到一學期結束,每一小組列出研究過程中閱讀的書目,并交出課題組的論文或經驗總結或調查報告。這種實踐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對培養學生開拓、創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嘗試。學生主動向課外拓展,自己的個性得以自由、和諧地發展
初中優秀作文 篇2
在我剛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時常都會去參加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讓我最記得的就是有一次,母親從大老遠的地方跑來看我演出的那一出大頭舞《慶豐收》。
演出結束后,我問母親:你知道哪個大頭娃娃是我嗎?從左邊數第6個。母親說道。
我驚訝地看著母親,大惑不解。參加演出的大頭娃娃有好幾十個,個頭兒一般高,衣服也是一模一樣,動作也是被訓練得很規范,母親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你的腳是不是被什么東西扎了一下?快結束的時候,我看見左邊第6個微微甩了甩左手,你被什么東西扎痛的時候就是那種神情,就是憑這個把你認出來的。母親微笑著說道。
在陽光下,我看見母親的白發格外刺眼,我默默地垂著頭,幼小的心里似乎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母親的`心真細啊。如果有10位母親都同時露出一只手,讓我們在其中去選擇,我們能認出哪一個掌上粗糙的痕跡是屬于她的嗎?不能!
兒女和母愛的出發點、著陸面和延伸線永遠也不會相同,因為她是母親,她的眼睛是純凈而深情的海。而我們只是一葉小小的船,無論漂蕩在哪里,永遠也漂不出她的海。
如果有一天,你的母親說起你很久以前做過的一件極小的傻事,你不要驚訝她的記憶能力,母愛永遠沒有奇跡。然而,每一位母親都是一個奇跡。
初中優秀作文 篇3
跨入學校,就可以感覺到存在于校園里的那種愛——師生之愛。在這個學校中,我所能感覺到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那種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取長補短的愛。我的數學老師是我們班的班主任。在我這個初中看來,他是和我最容易聊得開的人。
上課鈴響了,在喧嘩的吵鬧聲中可以清晰地聽到在樓道中的那股沉穩的、有規律的腳步聲漸漸向我們教師走來。過了一會兒,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那位身著休閑服、手中拿著教科書的、看似很老但還很年輕數學男老師。那種神情好想在告訴我們“上課不用緊張”。的確,在上這位老師的課的時候,真的感覺不到那種一般威嚴老師帶給我們的那種恐怖的感覺,而是一種好似朋友帶給我們的一種快感。
在上課期間,老師會講到一些知識點的時候,樣子就又變了:老師有聲有色地指著一個男同學,說:“你來指定一個人來回答問題!”在那次之后,我專門有過一次去找老師來說這個問題,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是因為這個方法更容易讓學生們產生印象,從而讓學生們記住這個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我們記住這個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們在快樂之中學習。”聽到這之后,我對這位老師更多的是一種崇高的敬意。
又一次,放學后,我因為沒有拿上水杯,就專門跟兆要了鑰匙。在經過班主任的辦公室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亮光,在那束光底下,是一位刻苦的老師在電腦的燈光下,為我們批判著學案,與其說是一位辛勤的勞動者在為那一朵朵待放的花朵施肥,倒不如說是一根正在燃燒著的蠟燭燃燒著的是自己,照亮著的是別人。看著這一幕,我感到很心酸,好像心在流血,在一點一滴的點綴著這位老師為我們所做的豐功偉績。
這位老師就像是我們的朋友一樣,不,他就是我們的朋友,是和我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互相幫助的朋友!
初中優秀作文 篇4
走在平坦的小道上,抬起頭,昂著胸,未曾刻意注視腳下的一切,周遭的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青草香。驀地發覺,學會低頭,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低頭是一種風度,不可缺少勇氣,低頭需要的是博大胸懷。生活中需要我們去低頭,去虛心請教他人。說到低頭,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富蘭克林的故事。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可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俗話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知道的、了解到的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而別人,在某一方面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低下頭來,虛心向能者請教,不恥下問,才能吸收別人的智慧和經驗,才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想進取,就必須努力去學習。低頭,不是膽怯,不是畏懼,不是軟弱無能。低頭靜思,可以知不足,明得失。三人行,必有我師。低下頭來,坦然地接受自身的.不足。況且我們從母親的肚子里來到人世間,好似一種白紙,我們要生活,生活需要許許多多的學問。學問學問,必須邊學邊問。不懂裝懂,害人害己。敢于低頭,誠懇地接受別人的正確指教,必須低下頭來,學習他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前進,不斷進步。學會低頭,可知宇宙茫茫,可以認識蕓蕓眾生,可以感悟人間溫暖。
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么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頭并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低頭是一種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變。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者我們的人生路會更精彩。
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學會低頭。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調的。低頭,既是正確認識自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什么時候都高昂著頭,實際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別人。你瞧不起別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優秀,再有名,也沒有人愿意與你合作。在浩瀚的社會里,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合理地定位自己,將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關鍵。低頭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剛;能退者,方能進。人緣好的,事業最順,進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低頭”的人。
學會低頭,能解除心頭煩惱,遠離后悔遺憾,與良機結緣,同財富握手。學會低頭,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更加寧靜的心靈;學會低頭,是為了讓自己擺脫困惑。學會低頭,學會忍讓,學會正確對待酸甜苦辣的生活。畢竟,人生在世,低頭總會比抬頭的次數要多。低下頭來請教別人,可以解不惑,掃除生活道路的障礙。學會低頭,能讓你從“砂石”變成一塊“金子”,閃閃發光,為世界增添一筆絢麗。
初中優秀作文 篇5
感恩父母父母教會我們說第一句話;教會我們寫第一個字;教會我們怎樣邁出人生第一步……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中,父母呵護著我們、鼓勵著我們、陪伴著我們……
在初一軍訓時,我們參加過一次拔草活動。當教官叫我們休息時,我們個個都累得半死,聽到教官這么一說,高興得就往地下坐。
可是,屁股還沒坐熱就不得不站起來——被教官的命令而起。教官問我們累不累,我們都說很累。但是教官說:“你們拔這么一點草就說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父母,他們從早上工作到晚上,有說過累嗎?”是的,父母們每天從天亮工作到天黑沒有說過累,我們拔這么一點草有什么資格說累呢?夏天,父親在炎熱的太陽底下插秧;秋天,收割時,父母為了省點錢,沒有叫收割機割自己割,一干就是好多天,他們有說過累嗎?
曬稻谷時,母親叫我幫忙看一下稻谷,不要讓鳥吃,我就閑麻煩……我是否有想過父母的感受呢?軍訓時,我們還上了一節“感恩·立志”課,我被選為小領袖,只要有朋友出錯,我就要接受懲罰,從第一圈開始我就不斷的奔跑——以為不斷有朋友出錯。當我第一次從朋友們面前跑過時,我看見朋友們個個哭得淚流滿面,還有許多朋友要求替我奔跑,但是我沒有。這使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每天總是那么辛苦的工作,沒事從來不請假,沒有真正的休息過。我跟他們說休息一下,不要累壞身體,可是父母們沒有。有些人說長大后要買一座大房子來報答父母;有些人說將來要買一輛小汽車給父母;有些人說將來要賺很多的'錢,父母要什么,就買給父母什么,讓高興……總是忽略了身邊的許多事情。
其實父母真正要的是我們的愛。當父母生病時,我們端上一杯水,關心一下,父母就會高興;當父母辛辛苦苦工作回來,我們幫父母做一些家務,父母也就會高興;當我們考出理想的成績時,告訴父母,父母就會更高興。
初中優秀作文 篇6
我是個身材小巧、皮膚白皙的女孩。盡管我外表柔弱,骨子里卻是個急性子。
在生活中,我是個急性子。我最不喜歡等媽媽出門,因為媽媽總是要化妝,而等媽媽化妝的這段時間,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時間,每每看到媽媽慢條斯理的樣子,我總是忍不住想上去幫她一把。每當聽到媽媽的指令:“我喊‘一、二’你馬上……”不論當時我是正手捧雜志,還是緊盯電視,都會條件反射般火速響應,嘴還不閑著:“媽,先別喊‘一、二’啊!”一陣手忙腳亂之后,我如愿以償,飛速完成了指定任務,比如收雜志、關電視、倒垃圾……
在學習上,我也是個急性子。每天放學后,我總是立即回家寫作業,不耽擱一分一秒,不寫完不肯吃飯。雙休日的作業,我通常都要在周五晚上寫完,不然我睡覺也不踏實。上次寒假,我起早貪黑僅用3天完成了所有寒假作業。媽媽最滿意的是,我總是第一時間做作業,而且效率很高,根本不需要她督促。令她忍無可忍的是,我總是爭取第一時間完成作業,而我“光速”完成的作業,總是字跡潦草,出錯不斷,為此媽媽不知耗費了多少唇舌。目前,我也正以高效率、高質量為目標,持之以恒地努力,我相信,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做到這一點的。
急性子的.我,走起路來心急似火,腳下生風;吃起飯來狼吞虎咽,風卷殘云。我就是這樣一個女孩,盡管外表柔弱,骨子里卻是個急性子、雷厲風行是我的風格,不急不躁是我的追求。
初中優秀作文 篇7
做律師多年,見到許多律師同行都以敢說、能說為傲,社會上公眾對律師的通常評價也是能說會道,似乎“說”——這種嘴上功夫是非律師莫屬的“專利”,但殊不知這只是律師這個職業的表象,真正經驗豐富的律師往往更重視傾聽,在傾聽中匯集、分析當事人提供的案情,在傾聽中捕捉對手的弱點和軟肋,在傾聽中根據法官的言辭即時調整訴訟策略。所以,傾聽——對一個律師而言更顯重要、更應倚重。
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道路。”一個律師,他再怎么能言善辯,也離不開傾聽——這個收集信息的主要方式。律師“聽”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其“說”的強度與力度。難以想象,一個律師在僅僅聽了當事人的只言片語后,就侃侃而談分析案情利弊、制定訴訟策略。如果一個律師真敢這樣做,那他無異于自毀聲譽、自掘墳墓。實務中,我見得最多的倒是那些被當事人呼為“律師”的法律工作者敢于這樣做。
然而,律師只是重視了“聽”還遠遠不夠,“聽”的入心與否即是傾聽還是泛泛地聽,決定了“聽”的層次高下與質量。泛泛地聽流于形式,律師此時更象一個大腦記錄員,他獲得了大量的.充斥著垃圾信息的信息,而難以鑒別哪些信息正是自己當下最應該抓住的,哪些是自己應該迅速忽略的。我就見過一個實習律師,在接待上門咨詢的當事人時,還沒有弄清楚案件是侵權之訴還是違約之訴,就匆忙告訴當事人有精神損害賠償,以致當事人滿腹疑惑地問:我咨詢了其他所的律師,怎么他們都沒有提到精神損害賠償呢?
與泛泛地聽相比,傾聽則不同,它是用心地去聽,帶著職業素養,帶著紙和筆,記錄下當事人的關鍵話語,記錄下對手的失誤和法官的弦外之音,以期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益。這樣的傾聽,才是大戰前的寂靜,雖萬籟無聲卻埋伏著千軍萬馬,“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這樣的傾聽,足以令當事人稱贊,令法官敬重,令對手膽寒!
一對傾聽的耳朵,遠在唇舌之上!
初中優秀作文 篇8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傳說中,是古代人為了紀念英雄屈原,所創造了這個節日,至今還在流傳。到了端午節,人們吃粽子、煮雞蛋,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有些地方的人還賽龍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著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里都拿著粽子、雞蛋,我們家里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說:“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愿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里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粽子,打著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后,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著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當當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么要掛葫蘆呢?”媽媽說:“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么快樂。
【初中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10-25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7-04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7-29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09-12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4-04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01-11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12-24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11-12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9-23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