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會用眼睛觀察
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聽完這節課的感受,我只是覺得深深的感動。每次的公開課,教師們都準備得相當充分,孩子們也配合得很精彩,但今天的這節美術課,卻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我們,活動還可以這樣組織。
“孩子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請你用你的小眼睛仔細地觀察,然后把看到的告訴我”。很簡單的開場白后,老師就進入了正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一幅寫生畫《小板凳》”。接著,教師強調了幾點:首先,因為坐的位置不同,因此看到的也是不同的畫面;其次,在畫之前,先用眼睛充分地觀察,看看事物的比例關系,要求下筆準,不能擦。
孩子們馬上興奮地進入了備戰狀態,他們用眼睛仔細地觀察著,有的還用鉛筆測量一下,接著就開始了在紙上的繪畫過程。由于幼兒對這種方式的接觸也許只有很短的時間,因此確實不好把握這個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的主題,他們有的畫偏了位置,有的大小比例不協調。按我們正常思維來說,是擦掉重畫,可是老師卻引導幼兒“假如你覺得自己第一次畫得不好,你就在這幅畫的旁邊再畫一幅,在第二次畫的過程中,你要對照第一次的作品,不要再出現第一次的情況了”。果然孩子們的畫好了許多……在最后的講評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幼兒畫中出現了四五個小板凳,雖說畫的布局不是很好,但是確實能看出小板凳畫得一個比一個好。
聽完這節課,我在腦海中反思了很多,往往我們在組織公開課活動的時候,看重的是最后的結果,是色彩,是畫面,還有一些些的添畫。從這位老師這么直白的教學中,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讓幼兒通過眼睛觀察,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在記錄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幼兒最后所獲得的能力就會更高。
(來源:山東膠南市靈山衛中心幼兒園 徐麗華)
【學會用眼睛觀察】相關文章:
透過眼睛觀察04-28
學寫觀察日記01-22
首爾模式的營銷學觀察04-27
爪鯢肝臟的形態學與組織學觀察05-02
用第三只眼睛觀察學生05-01
學會用匙自己吃飯05-01
延邊黃牛心臟的形態學觀察05-02
去銀行會用到的經典口語05-04
扁蚊蝎蛉的行為學觀察04-27
恒河猴甲狀腺與甲狀旁腺的組織學觀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