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師素質
摘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素質決定了所培養的人的素質。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較高的科研和創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 關鍵詞:教師素質 教育觀念 科研創新 職業道德 素質教育是指為發展及提高人的素質而進行的教育,也是一種旨在提高人的創造力的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具有全體、全面、全程的特性。作為人的素質,則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穩定的品質和個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知識可以用言傳口授的方式,由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素質則不能用傳遞的方法去掌握。人們用言傳口授的方法,給予別人的是關于素質的知識,而不是素質本身。 教師素質是指教育教學工作特有的品質和能力,它不僅具有個性化的特征,而且還具有專業特征。 實施素質教育意味著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對事業的熱愛,還要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它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要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新;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成為教育家式的教師。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觀念 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觀念陳舊、理論匱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問題,是制約素質教育的主要原因。因為教育觀念落后,不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教學模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教學方法過死,使學生變成了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考試方法僵死,考試內容死板,使得學生死讀書本;對學生以分定優劣的評價嚴重束縛了學生創造意識的形成和創造力的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教育觀念的改變。 現代教育觀念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素質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推動學生不斷地發展。教師應樹立符合時代發展步伐的教育價值觀、學生觀、質量觀,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逐步提高認識和完善自身素質,實現教育觀念的創新。 二、樹立終身教育觀念 隨著知識的劇增,科技的飛速發展,教師所學的知識和傳授知識的辦法對他們的職業崗位賦予的要求將越來越不適應,必須在整個生存期間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知識結構,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新觀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為這樣不僅對教師自身的發展有利,還對成長中的學生基本能力發展指導有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每個人都面臨著“學習的革命”的嚴峻挑戰,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不懂電腦、不會外語、不會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稱職的教師應該是學科知識、人文知識、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綜合型教師。 三、科學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現實性和應用性。培養一支既會教學又懂教育,既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創造力的教師隊伍,其結果可直接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是推動教育發展的真正動力,實現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也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育教學,應該成為每位教師的行動準則。教師隊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強大生力軍,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起著教育理論工作者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增強科研意識,學習教育理論,掌握科研方法,參與科研實踐,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開拓創新能力 新的世紀惟有創新才有希望。教師的創新能力表現在能以創新精神對待教學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創造。在教育教學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論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礎上求新求異,向前發展;在教學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探索規律,大膽創新實踐。 五、高尚的職業道德 新型的教師職業道德,應當是具有高尚的社會道德規范、良好的師生關系,豐富的學識和科學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在向學生滲透著自己的思想、立場和觀點。因此,教師本身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 畢業論文網。教師所具有的堅定的正確的政治方向、敬業樂教、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為,其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體魄健康是指人在運動、勞動與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及靈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師特定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特點,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因為教師的勞動是一項既包含腦力勞動又包含體力消耗的艱苦工作,身體健康是承擔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前提。其次,教師的工作是通過聽、看、寫、講來完成的,所以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聽力、視力和聲音,耳聰目明以及聲音洪亮是教師必備的身體素質。 教師還應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心理承受力強。精神樂觀向上能造成一種和諧以及生機勃勃的氛圍,給學生情緒上的感染。教師需具備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以積極的情緒對待生活、工作和學生,要經常表現出風趣幽默的健康情緒。寬闊的胸懷和愉快的心境,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堅持不懈地了解學生及探索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這種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心理素質,也是教師為人師表以及教書育人所必需的。 總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一代高素質的跨世紀人才,是時代賦予廣大教師的神圣職責。每一位教師都應站在時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師素質】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呼喚教師素質的提高04-30
素質教育要從提高教師素質入手04-30
貫徹素質教育 提高綜合素質 展我西工風采04-26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素質論文05-01
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之我見04-30
素質教育下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04-29
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之淺談04-30
素質教育中教師素質的構架05-01
在化學教學中提高素質教育論文05-05
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提高歷史教學質量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