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孝順、仁德的漢文帝
漢文帝是漢高祖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就非常懂事。在他當皇帝之前,是代州的領主,所以也有人稱他為代王。文帝對母親薄妃非常孝順,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必定先去跟母親問安。晚上臨睡前也會再請安一次。文帝對母親說的話,從不敢違背。
有一次,薄妃生病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文帝急得不得了,每天除了處理政事外,一步也不敢離開母親的身邊。薄妃吃的藥,文帝一定要自己先嘗過。確定藥不會太燙、太苦、藥性不會太強后,才親自喂母親喝。
三年后,薄妃的病終于漸漸好了,大家都說這全是因為文帝的細心照顧。從此后,文武百官更加尊敬文帝,百姓也更加愛戴他。人人紛紛效仿文帝,一時全國上下都以孝順父母為榮。
文帝做代王時,與百姓接觸頻繁,深知民間疾苦。所以當上皇帝后,非常體恤百姓的辛苦,決不隨便增加百姓的負擔。
有一次,他想建造一座露臺,經(jīng)工匠估價后,需要一百斤黃金。文帝知道了,就打消了建露臺的計劃。因為一百斤黃金在當時就等于十家百姓的總財產(chǎn)。可見,文帝不僅擁有一顆孝心,更是寬厚愛民。
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情況,文帝經(jīng)常出巡。有一次,一個小女孩跪在馬路中間,要見皇上。原來,這個小女孩是漢朝名醫(yī)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淳于意有個怪癖,凡是碰上無法醫(yī)治的病人,他就會拒絕下藥。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遭人陷害,被判了肉刑。緹縈是來替父伸冤求情的。
緹縈說:“父親已經(jīng)上了年紀,禁不起肉刑的痛苦。民女愿意入宮為婢,為父親贖罪,希望皇上開恩!
文帝看緹縈小小年紀,這么有孝心,非常感動,當時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回宮后昭告天下--廢除“肉刑”。
在政治上,文帝設進善旌、誹謗木、諫鼓,鼓勵百姓檢舉貪官污吏;言論上崇尚自由,人人都可上諫政府;還設有書經(jīng)和詩經(jīng)博士,以推展學術,整個國家在文帝的治理下一派欣欣向榮,國家富足強盛,民間更是豐衣足食。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兒子景帝繼位后,一切皆承襲文帝的制度。漢朝歷經(jīng)兩位皇帝的仁政、充份的休養(yǎng)生息后,成為當時最富強的國家,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孝順、仁德的漢文帝】相關文章:
仁德先進事跡01-20
孝順作文800字-孝順04-25
孝順的媽媽(經(jīng)典)02-27
孝順的作文09-08
孝順的媽媽02-27
孝順的作文02-22
孝順的日記11-17
小學生仁德事跡材料(通用11篇)10-28
中學生仁德之星事跡材料(精選15篇)12-09
中學生仁德事跡材料(通用5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