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威遠縣地質災害生成特點與防治措施
威遠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紅層丘陵區,近年來,地質災害頻繁,直接經濟損失90.65萬元.截至2006年5月,縣域內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189處,災害類型有滑坡、崩塌(危巖)、潛在不穩定斜坡、采空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在高陡且節理較發育的邊坡、有軟弱層分布的地層、海拔高程在320~700 m的低山、深中丘區、威遠背斜南東翼,及人類工程活動如礦山開采、公路建設較頻繁的地段.災害規模小,險情小,危害程度為輕到中等,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的暴雨期.針對縣域內地質災害的分布特點及形成特征,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避險搬遷、工程治理、監測預警等,共確定62處受災害威脅需避險搬遷的農戶183戶計710人,災害點治理13處、監測預警114處.
作 者: 黃顯彬 雷文明 羅永忠 HUANG Xian-bin LEI Wen-ming LUO Yong-zhong 作者單位: 黃顯彬,HUANG Xian-bin(四川農業大學,工程技術系,四川,都江堰,611830)雷文明,羅永忠,LEI Wen-ming,LUO Yong-zhong(四川省建筑設計院,四川,成都,610017)
刊 名: 自然災害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年,卷(期): 2007 16(2) 分類號: P694 關鍵詞: 地質災害 地質環境 誘發因素 形成機理 防治措施【威遠縣地質災害生成特點與防治措施】相關文章:
廣西環境地質災害現狀與防治措施04-27
煤電建設用地引發的地質災害預測及防治措施04-26
蘇錫常地區主要地質災害及防治措施04-27
氯堿生產中三氯化氮的生成及防治措施04-27
地質災害防治淺談04-26
淺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04-27
龍眼梢果三種蛀蟲為害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04-26
蔬菜的污染及防治措施04-26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簡報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