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Nakamura技術評估天津地區場地效應
用傳統的經驗轉換函數方法評估場地效應需要有一個小孔徑臺陣,布設若干地震計,其中須有離軟土臺不遠的基巖臺.這種方法在天津市這樣的大面積平原多震地區無法實現.天津市轄區面積11000km2,只有北部的薊縣是山區,市區是平原,南部的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是濱海第四紀巨厚沉積區.天津南部濱海區在1976年唐山 Ms7.8地震時受災最重,死亡人員超過20000.天津是1949年以來我國唯一遭遇麥卡利地震烈度達到Ⅷ震災的直轄市,也是此間我國遭遇地震最大(1976年寧河Ms6.9)的城市.十五期間投巨資建立了數字地震觀測臺網,位于不同場地上的地震觀測點清晰、完整地記錄了若干有感地震.本文利用近場地面自由場地震三分向記錄和Nakamura技術研究了天津地區的場地效應.并與唐山地震時天津地區實際遭受的宏觀地震烈度相對比,結合天津地區的地下結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Nakamura技術所獲得的反映震害的指標(Nakamura技術的放大倍數)與實際震害基本一致.說明Nakamura技術在與天津地區地質構造類似的城市(平原、第四紀沉積層巨厚)如北京、上海、成都具有推廣應用價值.我國正在建設大量自由場、數字化、寬頻帶、大動態地震觀測點,該方法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作 者: 馬淑芹 栗連弟 卞真付 王建國 邱虎 楊緒連 Ma Shuqin Li Liandi Bian Zhenfu Wang Jianguo Qiu Hu yang Xulian 作者單位: 天津市地震局,300201 刊 名: 中國地震 ISTIC PKU 英文刊名: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年,卷(期): 2007 23(1) 分類號: P315 關鍵詞: Nakamura技術 場地效應 經驗轉換函數 臺陣 自由場地震三分向記錄 沉積層【用Nakamura技術評估天津地區場地效應】相關文章:
天津地區人群對六六六的暴露分析04-30
天津地區的垂直形變與構造活動研究04-30
天津地區首次發現騷擾阿蚊04-26
草原地區旅游價值的評估04-26
外商直接投資地區集聚效應的實證研究04-28
技術期刊廣告的互動效應04-26
沙特沙漠地區現場地震資料處理技術研究04-29
天津地區致癌風險的預期壽命損失分析04-28
華南地區龍眼種植的溫度風險評估04-28
河西地區沙棗育苗技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