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淺說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淺說株洲縣第三中學 彭春芳
1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的涵義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學好高中語文在不斷進行的漢語言文字、詞匯、句子、文段、文學、文法及文化常識的知識和素材積累的同時,進行語文學習方法和生活的積累的學習。這種“積累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學習,它包含語文知識和語文學習習慣兩個積累層次,尤其強調(diào)學生有意識培養(yǎng)學習習慣,增強自己學習語文的條件的學習。語文學習離不開語文基礎知識的獲取,如何評判一個人語文素質(zhì)的高低,人們常常會以詩書滿腹、能說會道,下筆千言 、一揮而就來衡量。詩書滿腹、下筆千言就是語言積累豐富,能說會道、一揮而就是語文能力強。那么說什么,寫什么?其實說的寫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積累。離開了積累,說、寫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學好語文必須強調(diào)“積累學習”。一提到積累學習,有人就想到了死記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書袋子和書呆子,好像強調(diào)了積累,就一定會阻礙學生的靈性和創(chuàng)造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一種機械認識論。“積累學習 ”,它是一種能力取向,具有多層次性。尤其是高中階段,“積累學習”的能力取向性主要強調(diào)積累習慣的培養(yǎng)。“積累學習”的多層次性主要就積累的內(nèi)容而言,既包括字詞句篇等語言素材,又包括聽說讀寫等言語經(jīng)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這是對積累學習的強調(diào)。認為“識”是積累的重要手段,而且要“不厭”,即對知識的積累不產(chǎn)生滿足感,不能停止。現(xiàn)在高中多數(shù)學生認為語文知識已經(jīng)在初中學完了,漢字也基本認識,語匯也有了相當?shù)幕A,覺得語文的積累學習已經(jīng)到了放一邊的時候。再加以高考的壓力,語文的功利效果很不明顯,不如多花點精力在數(shù)理化上。因而,現(xiàn)在的高中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的對象往往不是語文,語文學習之風“式微”而“式微”了。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自然與考試評價機制、選拔制度有著直接關系,但要改變它,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本身并非沒事可做。正如于漪老師在談及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面臨的尷尬局面時所說:“語文教學要多一點腳踏實地,少一點形式主義。”[1]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工作者引導學生加強語文積累,樹立“積累學習”之風就是腳踏實地的一項工作。高中學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必須的:字的積累、詞的積累、名言名篇的積累、言語方法的積累、生活言語的積累和語文學習習慣的積累等。
2“積累學習”的理論依據(jù)
(1)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
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fā)生的過程:習得新信息——這種新信息常常是與一個人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替代,或是已有信息的提煉。轉換——這是一種處理知識以便使其適應新任務的過程。人們可以通過外推、內(nèi)插或變換等方法,把知識整理成另一種形式,以便超越所給予的信息。評價——檢查自己處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適合于這項任務,如概括是否恰當?外推是否合適?運演是否正確?如此等等。布魯納認為,學生在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方法,其中發(fā)現(xiàn)得當方法和發(fā)現(xiàn)的態(tài)度是最為重要的。[2]布魯納的理論受到格式塔心理學和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極大影響。他強調(diào)“頓悟”學習,但把它說成是“直覺”,格式塔學派關于知覺組織性的概念也是布魯納的基本概念。他也接受了皮亞杰的認知結構的觀點,認為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lián)系起來,積極的構成自身知識框架。布魯納認為,所謂知識的學習就是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它可以通過一個人所發(fā)展的編碼體系從3種表象模式(動作性模式、映象性模式和表征性模式)的每一種模式中表現(xiàn)出來。學習過程就是使編碼系統(tǒng)的概念不斷概括和深化,使之成為更完整、更概括的系統(tǒng)。
高中生學習語文應具有關于字、詞、句、篇、方法、生活等較為理
[1] [2] [3]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淺說】相關文章:
淺說太極05-03
成語淺說04-27
淺說陀螺史04-28
淺說虛詞的互文04-28
商業(yè)倫理的缺失與建設淺說04-30
教學語言藝術淺說04-27
修辭與仿句試題淺說05-01
高中語文學習計劃01-23
湖南汝城方言咁字淺說04-28
口語交際中的程序教學淺說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