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教育目標的制定如何體現素質教育思想
教學目標要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 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制定。筆者認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處理好“兩個關系”,注 意體現“四性”。
一、處理好三類目標之間的關系以及顯性目標與隱性目標之間的關系
根據素質教育的思想,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大類,即教養目標、發展目標與教育目標。教師在結合數學自 身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具體要求,處理好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三類目標的關系時,應遵循“將智 能發展目標放在首位,以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教養目標為主線,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 教育目標”的原則。前蘇聯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經指出:“在列舉數學教學目標時,我們把學生的發展(思維 的、智力活動的)放在首位。”“一定的發展只能是特別設計的有目的的教學的結果,所以我們把用‘數學思 維’這個名稱統一起來的思維活動結構的發展作為數學教學的特殊的首要目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將學生培 養成為“會認識、會做事、會做人”的合格公民。這無疑也要求我們將發展目標放諸首位。小學數學教材是根 據數學知識自身的發展規律,同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來編排的。這些知識是小學生將來作為勞 動者所必須掌握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應以教養目標為主線,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智 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并使學生在認識、理解、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數學的美,體驗 到成功的樂趣,同時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各種非智力因素得到培養,以形成健康的個 性。
教學目標有顯性與隱性之分。顯性目標是指《大綱》明確提出來了的教學要求。一般地說,教養性目標是 顯性的。隱性目標是指那些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認真思考才能確定的教學目標。一般來講,智能發展目標和 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養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目標是隱性的。處理好這兩種目標之間的關系,一是教師要 認真鉆研《大綱》,領會《大綱》精神,制訂好顯性目標;二是教師要在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的基礎 上,結合教學過程的設計,將隱性目標顯性化,形成具體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師施教的三類素質教學目標就 會清晰地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明確指揮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有位教師是這樣組織《奇妙的幻方》(活動課)的教學的——
(1)老師講解洛書神話,并給出彩圖(圖1)。
(2)學生就圖1進行觀察、發現,揭示出圖2。
(3)學生觀察圖2,說出自己所發現的秘密,老師有選擇地板書:
①這個圖中有9個方格,每個小格中有一個數字, 這些數字分別是1、2、3、4、5、6、7、8、9;
附圖{圖}
②每行、每列、對角線上三個數字之和都是15;
③5在正中央;
④每行、每列、對角線上,5兩端的兩個數之和都是10,……
&nb
[1] [2] [3]
【數學教育目標的制定如何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相關文章:
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04-29
素質教育下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04-29
淺談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05-01
試論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04-30
思想素質教育心得范文03-28
如何促進語文素質教育04-28
高考首日考生輕松應對 考題體現素質教育04-26
基于行為目標的試題要求-關于思想品德考試評價如何體現課標要求的思考04-29
素質教育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體現05-01
加強思想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育質量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