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總復習“高原現象”的成因及對策
在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現進步暫時停頓甚至倒退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高原期”。小學生在數學總復習 期間常會出現“高原現象”。其主要表現是:上課無精打彩,思想常開小差;作業馬虎,?村e數字或抄錯符 號;對一些典型的題目屢做屢錯,不思改正。究其原因,從客觀上看,數學本身是一種抽象的邏輯思維活動, 當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后,易出現暫時的停頓現象。我國清代學者王筠在《教童子法 》中曾把這一時期稱為“脫換期”。這種現象的產生從主觀上說,是因為教師對教材還鉆得不“深”,對學生 還研得不“透”,總復習時過分強調練習量,致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畏難、厭倦的心理。據此,可采取以下對 策。
一、走出認識誤區,強化目標意識
目前,有些教師對班級學生實際水平估計不足,總復習期間,常常用優生的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一味強 調多練,盲目加大作業量,學生疲于應付,使得一部分中、差生提早進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長。因 此,要克服“高原現象”,教師在總復習時要有目標意識,在認真學習大綱、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學 生實際,在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結合點上花力氣、下功夫。復習時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有“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個別輔導,從而真正使所有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使知識得到鞏固,數學能力得到提高 。
二、加強情感交流,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發 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于最活躍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提 供最佳的心理準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辦法很多,這里只想強調一點,即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學生 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數 學總復習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情感,把全班學生吸引到教師的周圍,并及時給予他們直接的、有效的幫助,使 他們順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現象”。具體地說,總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
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教師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從不懂到教懂, 從不會到教會。學生沒有學會,教師首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有普遍性的 錯誤,先要作自我檢討,這樣做會使學生倍受感動,從而促使學生自覺地糾正錯誤。倘若學生作業上出現錯誤 ,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責怪,很容易造成師生對立。
2.理解學生。
學生對復習課不感興趣,教師應當冷靜地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召開一個“我喜歡怎樣的復習課”主題班會 。比如,一個學生在班會上說:“老師,您課上講得太多、太清楚了,我們只是不停地聽,不住地記,能否給 我們一點想和練的時間?”而另一位學生則說:“老師,您的心太好,布置作業還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 訴我們,這樣做能培養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嗎?……”經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師生之間的心貼得 更緊了,同時也為改革復習課的教學提供了依據。
3.相信學生。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 促進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來建造大廈。”復習課若能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對知識進行歸納、整 理、分類,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我依據教材,把畢
[1] [2]
【數學總復習“高原現象”的成因及對策】相關文章:
走出高考復習的“高原現象”04-28
考試作弊現象的成因及防范對策04-29
數學總復習教案11-16
怎樣克服“高原”現象04-30
《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04-30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05-06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06-27
渝西片區高校圖書館職業高原現象分析及對策04-29
瀝青路面不平整現象的綜合分析及成因和對策04-26
厭學癥成因與對策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