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起點、小坡度、分層次、嚴要求教學初探
“低起點、小坡度、分層次、嚴要求”教學初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學生素質不同,個性差異懸殊,成績出現兩極分化,高分低能、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差,給教師出了一道難題;如何改變學生厭學,激發學生樂學?設計“低起點、小坡度、分層次、嚴要求”的教學模式,我認為這也是我的教學特色。作為執教者,必須做到目標明,手段新,方法活,興趣濃、負擔輕、效率高,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理解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打破只注重基礎知識傳授,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自信心的培養,重視知識的運用,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差生學得會,樹立自信心,愿學、樂學,使優生吃得飽,有創新。這也就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一、低起點,注重基礎,遵循記憶規律每一節課教學都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有導向的作用,一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學過程必須要圍教學目標開展。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很緊密,任何新知識或者因為需要產生,或者因為某種需要,要將原知識進行延伸和發展。所經任何新知識都有它的發生、形成和發展過程。舊知識是新知識的最低起點,學生沒有認知基礎,很難接受新知識。教學中,如果壓縮掉這種過程,就知識教知識,那么學生得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知識的積累,機械地記憶,而不能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得到擴充和改造,而遷移到新知識。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知識的這種發生、形成和遷移過程的教學,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學習主體作用,使知識很好地內化,使認知結構發生質的變化。下面就公式的推導,談談我實施低起點教學,重視知識基礎及其形成過程的一些具體做法。1、剪剪拼拼,滲透思想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四邊形,如圖: 讓學生求出其面積。學生思考后答不出來。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讓學生沿虛線剪開,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再通過拼一拼,看能否求出其面積。學生驚喜地發現:拼成長方形時,如圖: 就能很快求出它的面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說明如下兩個問題:一是一個圖形,通過剪拼,可以轉化為其他形狀的圖形。轉化后形狀變了,但面積大小不變;二是通過剪拼,可以把原來無法直接計算面積的圖形,變成我們學過的,并且會用公式計算出它面積的圖形。2、運用類推的思想方法,推導公式出示平行四邊形。啟發學生運用以上方法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由于有了前面轉化思想方法的鋪墊,學生很快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從而求出它的面積。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剪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等,所以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的乘積就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樣使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學得輕松,學得愉快,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小坡度,高頻率,分散難點,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小學數學的內容雖然簡單,可是它也是抽象性、邏輯性強、結構嚴謹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認識能力,由于受到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限制,看問題往往不全面,分不清事物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而有些知識由于學習階段的限制,在接受新知識時,有一定的難度。為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認真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分散難點,抓住重點,把所學新知識,按學[1] [2] [3]
【低起點、小坡度、分層次、嚴要求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人生價值層次初探04-27
坡度04-29
淺談詞匯教學在低起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5-02
分層次教學的探究04-29
音樂教學初探04-30
試析反思性教學的層次04-29
淺談英語分層次教學04-27
學生-教學的起點05-01
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次教學04-28
層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