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主體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币虼私虒W過程的最根本就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反映素質教育主體性原則的具體表現之一。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一些自己的做法和體會。一、創設教學情境,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尋找調動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最佳途徑,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課堂上要重視直觀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學具操作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學生不僅眼看、手動、口講、腦想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在活動中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我在課堂教學盡可能地開展“說一說”、“擺一擺”、“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折一折”、“疊一疊”……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如,教“環形面積的計算” 時,我讓每個學生在課前準備好的硬紙板上畫一個半徑為10厘米的圓,剪下并計算其面積,再讓學生在剪下的圓上畫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同心圓,剪下并計算其面積,通過直觀感知,使學生知道剩下的就是環形,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很快算出環形面積,并悟出環形面積公式:S(環)=S(大圓)-S(小圓)的道理,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激發學習興趣,誘導主動學習的欲望
“興趣是思維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件事物發生興趣時,注意力就十分集中,求知欲就空前旺盛,思維就非常敏捷、靈活。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是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所以在教學中,我經常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巧提問題,促進思維發展;操作訓練,提供實踐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把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作為深化課堂教學的突破口,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如,教學比例尺這個內容時,我先設問:“在一張紙上能繪出中國行政區劃圖嗎?大家想知道怎么繪嗎?”在這種情境下,全班學生馬上就產生了躍躍欲試的心態,有了這種欲望,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探究、研討。
三、教給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識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會如何學習”、“學會生存”已是21世紀人們所必備的基本素質。目前學生所面對的未來,是科技、人才競爭的時代,不會學習的人就要被現代信息社會所淘汰、從學生的未來著眼,我們今天的“教”要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會的同時,必須讓學生“會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應當重視學法的研究、學法的指導、學會思考、學會實驗、學會自學、學會質疑問難、學會提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問題是學生主動參與的表現,是積極思維的結果。為此,在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設提問的機會,讓學生總結學法。
&nb
[1] [2] [3]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主體】相關文章:
淺談地理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04-29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04-30
高職英語教學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04-28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04-29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04-29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04-29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閱讀技巧04-25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培養04-30
淺談數學教學中讀書的思考04-30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銜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