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FDISK重建DOS硬盤主引導記錄
硬盤主引導記錄遭到破壞,使硬盤無法正常工作,這是硬盤最常見的故障之一。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人為的錯誤操作或系統突然掉電等意外情況引起的。
目前,硬盤已經成為微機系統最重要的硬件資源。如果硬盤主引導記錄遭到破壞,會給用戶帶來極其嚴重的損失。因此,研究一種為用戶所接受的,能迅速、安全、有效地重建硬盤主引導記錄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主引導記錄的結構和功能
1.主引導記錄的結構
MS-DOS操作系統,其硬盤主引導記錄是由FDISK.COM在給硬盤分區時創建的。一個完整的硬盤主引導記錄共有512個字節,在硬盤中占一個扇區,該扇區位于硬盤的0面0道1扇區。該記錄分為主引導程序區、硬盤分區表和硬盤賦權標識三個部分。前1BDH字節為主引導程序區。現在的主引導程序一般占用DAH左右字節,后面為零字節。這主要是兼顧到其它操作系統、多個操作系統共存以及為將來擴展留有余地。從1BEH~1FDH為硬盤分區表,可建四個分區表,每個表16個字節,記載每個分區的信息,最后兩個字節存放硬盤賦權標志-A
A55H。
2.分區表的結構
分區表的組成見分區表的內存布局及填寫示例。除相對扇區和實用扇區占4個字節外,其余均為1個字節。自舉標志和系統標志是記錄分區性質的參數。當某一分區被指定為激活分區時,該處標志為80H,而其它分區的該標志為00H。四個分區表內只能有一個80H標志。系統標志說明該分區操作系統的類型。不同系統有不同的代碼,DOS系統標志說明有四個,三個是分區代碼(01H,04H,06H代表不同DOS版本),一個是擴展分區代碼(05H)。
@@07A08300.GIF;附表 分區表的內存布局及填寫示例@@
3.主引導記錄的功能
主引導記錄主要提供硬盤賦權標識、硬盤分區信息、系統主引導程序三種功能。
用硬盤啟動系統時,主引導記錄的三種功能全部提供,而用軟盤啟動時,僅提供前兩種功能。
二、重建主引導記錄的原理和方法
1.目前重建主引導記錄的方法及其缺點
目前使用較廣泛的重建主引導記錄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預先備份主引導記錄,當主引導記錄被破壞后,直接重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對沒有預先備份的用戶是行不通的。
(2) 從相同型號及具有相同分區的硬盤上讀取主引導記錄,寫到被破壞的硬盤上,達到重建的目的。這種方法也比較簡單、方便,但相同型號的硬盤特別是具有相同分區的主引導記錄很不容易找,而且對有多個分區的硬盤來說,如果用戶忘記每個分區的大小,就不能重建。
(3) 用手工計算的方法重建主引導記錄。這種方法靈活性大,適應范圍廣,但非常麻煩,容易出錯,而且對于不太熟悉硬盤主引導記錄結構、對操作系統本身不是非常熟悉的用戶來說,使用起來也非常困難。
2.用FDISK.COM重建主引導記錄的原理和實現
當硬盤的主引導記錄被破壞以后,很多用戶采用FDISK.COM重建主引導區,但在重建的過程中,會徹底破壞硬盤的原有數據。這是因為在創建過程中,對DOS分區的DOS引導區、FAT表區以及文件目錄區進行了格式化和寫零操作,以確保FORMAT.COM能順利進行DOS系統格式化。因此,在FDISK.COM創建主引導區的過程中,如果能阻止其對DOS主引導區和FAT表以及文件目錄區進行格式化和寫零操作,就可以在不破壞原來硬盤數據的情況下,重建DOS主引導記錄。
根據上面的要求,可以用一段駐留程序實現。它的具體功能是攔截13H號中斷,取消所有對硬盤格式化操作和除對硬盤主引導區(0面0道1扇區)以外的所有寫操作。
CH13.ASM程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100H
START:JMP BEGIN
INT-13:DB 04H DUP(0)
RECEI:CMP AH,05H
JNZ CHK1
CHAN:MOV AH,00H
CHK1:CMP AH,03H
JNZ PASS
CMP AX,0301H
JNZ CHAN
CMP CX,0001H
JNZ CHAN
CMP DX,0080H
JNZ CHAN
PASS:PUSHF
CALL CS:
[1] [2]
【用FDISK重建DOS硬盤主引導記錄】相關文章:
如何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記錄04-29
DOS命令04-29
DOS的特點電腦資料11-01
SCSI及SAS硬盤·什么是SCSI硬盤04-26
防火墻·什么是DoS04-26
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幼兒探索04-29
設主(設主)04-29
譜主(譜主)04-29
責主(責主)04-29
主術(主術)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