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復習方法談
高考復習方法談歷史高考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向上看,已日漸突破以往從基本知識、技能方面考察的臼窠,試題的設計角度 、命題水平和對思維能力的考察力度都不斷增強,
就整個試題分布上看, 對思維能力考察的分值達到3/4以上 ,而且在史實間的聯系和遷移,
題目的重新設計(指內容常見但設問變化)和轉移,試題的分析審題、思維的
提高和創新及基本概念和史學理論的考察上也引人注目。從而真正體現了學科能力在教學中的反映,證明了“
考試說明”的指導性作用和意義,因此,能否適應高考,通過對考試中涉及的諸多問題的分析解決,培養學生
在教學中的能力思維,把握歷史事物的發展規律和方面,揭示歷史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日漸重要。只有針對性地
在教學復習中注意聯系實際內容予以引導、啟發和講解,著重他們實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較好地培養學 生的應變性,真正實現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遷移聯系各種史實培養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歷史史實有個重要特點就是時效性,將已學過的史實運用到相同情境或知識學習過程中,揭示同類事物的
內在的本質聯系,這就具有同性作用,反之,將已學知識運用到不同的環境或學習過程中,已有知識和新知識
的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無疑也會形成這類事物的更高層次和能力,即異化性作用,這兩種遷移,聯系方式的
運用,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使思維呈現跳躍性,這就有利于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
系,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疏導和暗示、適時引導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可以引導學
生思考當時的國際條件,國內形勢,洋務運動的客觀促進和產生的歷史影響、意義和作用,還可以聯系它與明
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區別和聯系,分析它與歐風美雨的關系。再如當西方資產階級完成時而東方卻遠未發展
成熟問題,這本身就隱含著比較分析的含義,這里引導學生注意時間為六七十年代,西方國家涉及歐美地區,
他們的革命或改革完成后的影響,同期中國社會為什么沒有“成熟”?即使成熟是否會完成這一使命,有共性
是否存在個性,等等。這種方式的不斷運用,學生就會自覺地進行新舊知識的遷移,從而使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
另外,知識的遷移和聯系使用不當
[1] [2] [3] [4] [5]
【高考復習方法談】相關文章:
高考生高考復習方法05-25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05-25
高三英語總復習方法談04-29
高考狀元談高考(轉)04-30
過來人談考研英語復習方法04-28
過來人談考研英語的復習方法04-27
名師談考研政治命題特點及復習方法05-01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總結03-18
高考沖刺階段英語復習方法05-04
暢談09高考語文復習方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