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論文

時間:2023-05-02 12:23:56 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論文

  中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中職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中兩個不同層次的教育.中職教育(原稱中專、技校)歷史悠久,高職教育出現較晚.近年來,隨著高職生源逐漸減少,原以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以下簡稱:普高)為主,轉向招收普高和中職并重.因此,中高職教育的銜接成為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論文

  1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必然性和緊迫性

  教育部頒布的2011年工作要點中提到,要加快推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中職和高職協調發展和銜接試點,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近期教育部發布通知,2011年將進一步擴大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自主招生試點單位和招生人數,除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外,允許中職畢業生(含應屆)、具有高中學歷的復轉軍人報考.上述表明,高職教育在不斷改革招生入學形式,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規律的招生機制.高職院校將不局限于通過普通高考、高職單招考試、自主招生考試等形式選擇生源,多個省份著手研究中職生注冊進入高職院校的招生方案.由此可見,在不久的將來,中職生必將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生源.中高職教育如何銜接,必將成為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針對普高生源進行制定,面對生源素質和學習特點有較大區別的中職生源,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本文將以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體系、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及技能考核、評價體系等銜接方面展開探討.

  2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

  2.1中高職教育銜接現狀

  筆者通過對2所中高職教育學校進行調查,將中職建筑工程專業和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進行對比后發現:建筑力學、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結構、測量、計量與計價等專業核心課程,內容重復率達50%以上.若是針對零起點中學生源,課程可以重復,教學內容層次上應有遞進擴展.但實際情況是,中高職教育不僅有大量的專業課程重復,其教學內容也是相差無幾.實踐教學內容、職業資格考證等方面也有許多重復之處,對于招收中職畢業生,勢必造成教學資源和時間的浪費.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針對中職生源制定教學計劃,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2.2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

  2.2.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銜接中高職教育銜接首先要做好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引導課程設置,確定課程內容.因此,制定方向一致、梯度合理的中職和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重要基礎.

  中職和高職教育都是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中職與高職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崗位工作和職業能力有范圍和層次上的差異.因此,中職與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既要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又有層次上的差別.中職教育培養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中職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可表述為:面向建筑施工、建設監理、建設工程技術咨詢等企事業單位,培養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協助進行施工技術和生產管理、工程造價編制、建設工程監理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養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中等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表述為:培養具備建筑工程技術與管理,經濟與法律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崗位工作能力,以及建設工程投標策劃、報價、合同管理、項目管理能力的高級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

  從上述中高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可見,高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更加突出人才的層次性,即以培養應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高職教育應比中職教育具備更深更廣的專業理論基礎,擁有更高更新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具備廣泛的建設行業適應性,強調高級技能型人才所必備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

  2.2.2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銜接在明確中高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中高職教育銜接應落實到具體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安排上.中高職教育課程設置銜接,應堅持方向性、層次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原則.

  中職教育課程設置應兼顧升學和就業,強調夯實專業基礎.高職教育課程設置應在中職教育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深化.對于高職教育課程而言,必定會有與中職教育重復設置的課程.對于此類課程,高職教育所涉及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要高于中職教育.只要把握中高職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中高職教育各自的教育目標,就能在看似重復的課程學習中,使職業素養和技能教育得到進一步提升和擴展.

  中高職教育應積極倡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專業課程內容按崗位能力要求實現模塊化教學.中高職學校應共同開發、協商一致、整體規劃專業課程設置,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統一規劃,明確哪部分課程內容由中職教學完成,哪部分課程內容由高職教學完成.做到中高職教育課程及教學內容既不重復,也無缺漏.同時,高職教育要以中職教育為基礎,在專業能力上既有層次上的提升,也有項目上的拓展.

  以“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為例,中職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基本空間想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基本構造,初步學會識讀建筑施工圖;高職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較強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掌握房屋結構組成,選擇材料及做法,具備較強的建筑施工圖識讀能力.鑒于以上不同要求,中高職教學重復的部分為投影知識和制圖基本規范,高職教育階段只需花少量課時進行復習整理,重點應放在房屋的結構組成上,添加中職教育階段未作要求的構造知識.高職教育階段采取綜合實訓、實習實踐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的投影基礎、制圖規范、構造知識等內容進行融匯貫通、綜合運用,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及管理能力,體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色.通過一系列難度遞進的專業實訓實踐活動,以項目任務為導向,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變所需為所學,將所學變所用,實現對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引導和培養.由此可見,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重點不在于避免出現科目及教學內容的重復,而在于知識層次的提升和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體現對高職學生實踐及管理水平的培養上。

  2.2.3實踐教學及技能考核銜接在實踐教學方面,中職教育是培養學生的中等職業能力,一般要求學生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高等職業能力,一般要求學生取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因此,在實踐技能訓練方面,高職教育應按高層次技能性人才規格要求設定培訓內容,以中職教育技能要求為基礎,擴展提高.中職教育階段的實踐教學主要以單項專業實踐訓練為主,如材料實驗實訓、測量技能實訓、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建筑構造課程設計等.高職教育階段除了以上的單項專業實踐訓練外,重視綜合運用能力的實訓,主要表現為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訓練.

  中職教育階段的技能訓練以工種為主,如鋼筋工、模板工、砌筑工、測量工等高職教育階段的技能訓練以管理員為主,如施工員、預算員、安全員、資料員等.對比中職教育,高職教育的職業資格證書在等級層次上體現較強的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較高職業素質要求

  2.2.4教學評價體系銜接中高職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的銜接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系統性、有效性的必要體現.中高職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的銜接關鍵在于學分制的貫徹執行.采用學分制通道,溝通中職與高職教育.

  中職和高職教育之間應建立學分互認制度,學生在中職教育階段所取得的職業資格和技能等級證書,在高職教育階段應得到認可,并折算成有效學分,相應課程可以免修,這樣中職生源的學生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針對自己的薄弱課程加強學習,均衡提高各科的知識水平.實現學分、課程互認,對學分進行有效折算,能更好地避免中職與高職教育在銜接過程中出現課程內容重復學習現象[5],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在學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專業課程包括技能訓練項目的學分比重應大于中職生源,而文化課程的學分比重應該小于中職生源.在學分管理方面,對于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不理想的生源要延長學程.若其文化基礎達到標準,專業知識又很扎實,其學程可以相對短一些.

  3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建議

  鑒于中職和普高生源文化及專業課程起點不同,在知識結構和學習特點上有較大差異,建議針對中職生源應適當減少專業基礎課程,增加人文課程的學習.普高生源應適當減少文化基礎課程,加強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對兩類不同性質的學生應當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實施分別教學,彌補各自缺陷,縮小文化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學習差距,達到各方面知識能力的平衡,以提高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效率.

  中高職教育都屬于職業教育,很多專業課教師從“學校到學校”,從“理論到理論”,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和專業實踐,不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當然就無法進行切實高效的人才培養.為此,學校應采取定期輪崗,將專業課教師送到對口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也可通過人才引進和外聘兼職教師等途徑,打造一支有實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實現職業教育技能化的要求

  4結語

  要做好中高職教育的銜接工作,必須認真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并據此精心設計專業課程及教學內容,同時做好實踐教學及技能考核工作,建立教學評價體系.做好中高職教育銜接工作,不僅能促進中職和高職教育的共同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建立并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探討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論文04-27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探討的論文05-02

教育管理專業的論文07-04

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探討的論文04-27

(薦)教育管理專業的論文07-04

非專業藝術教育美育進展探討論文04-30

探討地基防水建筑工程的論文05-02

大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探討的論文05-02

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探討論文05-0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創新探討優秀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