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認知發展影響論文
摘要 家庭作為兒童教育的啟蒙地,家長作為兒童教育的啟蒙老師,承擔著奠定兒童健康成長基礎的重要責任。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兒童認知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影響,如何選擇正確的教養方式,如何根據兒童不同成長階段調整教養方式,是當代兒童心理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就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類型分析其對兒童認知產生的不同影響,并從促進兒童認知發展出發,對父母提出些許建議,以期為兒童認知研究添磚加瓦。
關鍵詞:教養方式 兒童 認知影響
AThe Influence of Parents’Teaching M ethods to Children’s CognitiveLI Jiaya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Abstract A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the family and parents play 8,13.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Di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parents make a diference in the afec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ve,it has become a gen—erally—discussed question tllat how to choose a proper teaching method and how to adjust it according to diferent growing stagesand characteristics ofchildren.This essay classifies the types ofteaching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parents in howto promote children’S cognitive.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children’S cognitive;afection
1 父母的不同教養方式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
父母對兒童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的類型。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埃里克森·麥考比(E.E.Maccoby)和馬丁(J.A.Martin)提出了劃分教養方式的兩個主要維度:父母的接納/反應和命令/控制,前者是指父母對孩子接納(或愛)的程度及對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反應程度;后者是指父母對孩子提出要求或建立適當的標準,并命令、督促其完成。0麥考比和馬丁在最早研究兒童教養方式的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 ·Baumrind)的研究基礎上,根據上述兩種維度,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四種:權威型、專制型、縱容型和未參與型四種。這四種教養方式對兒童認知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1.1權威型
權威型父母,即對孩子需求的反應較靈敏、對孩子的命令或要求較高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標,并督促和幫助孩子努力實現這些目標,同時向孩子解釋為何要遵守一些規則、達到某些標準的原因。權威型父母并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的父母,他們在教育過程中同樣也表現出溫情、耐心、愛的一面,能夠傾聽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回應。這是一種尊重孩子、關愛孩子的民主的教養方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認知習慣,具備獨立、積極的認知個性。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曾進行過長達十年的研究,通過實驗發現,權威型父母的子女在認知能力方面超過其他教養類型父母的孩子,在權威型教養方式下,孩子更易形成樂觀、自信、有責任感、自制能力強等優點。
1.2專制型
專制型父母,即對孩子要求很高,對孩子需求的反應靈敏度卻很低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并期望孩子能夠無條件地、嚴格地遵從,卻并不向孩子解釋原因,這種強加標準和要求的方式,嚴重扼殺了孩子的個性。另外,專制型父母對孩子的反饋也大多不予關注,對孩子缺乏熱情和關愛,時常懲罰和強迫孩子,而不經常鼓勵和表揚孩子。專制型的家長猶如一個“暴君”,在這種過分強調父母權威的“暴政”之 ,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和獨立意識逐漸萎縮,在認知過程中也易形成焦慮、自卑、畏縮等特點。
1_3縱容型
縱容型父母,也叫溺愛型父母,這一類父母對孩子的接納程度即愛的程度以及對孩子需求的反應程度都很高,對孩予的要求及控制卻很少,甚至沒有。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給予孩子關愛,卻時常讓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沖動和感受,對孩子的行為缺乏控制和監督。縱容型教養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經常表現出任性、依賴、沖動,缺乏自制力等特點。
1.4未參與型
未參與型,也叫忽略型,就是一種對兒童發展/1 關心、不管是反應還是控制都較為缺乏的教養方式。這類父母僅僅滿足孩子基本的溫飽需求,在情感上或其他方面很少給予孩子關愛,既不對孩子提出要求,也不傾聽孩子的其他需求,表現出冷漠和隨意的教養態度。研究發現,在忽略型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差,具有攻擊性、自私、責任感差、日標不明確等特點。
綜上可以看出,專制型教養方式使兒童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做事優柔寡斷、缺乏靈活性;縱容型使兒童任性沖動、缺乏自制力和創新能力;未參與型讓兒童在認知他人和社會時產生不信任感,從而對外界懷有敵意,甚至懼怕、逃避。權威型教養方式相較其他類型來說對兒童發展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權威型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表現出較高的自尊自強、獨立自主、責任擔當等意識,在走上社會后,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2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促進兒童認知發展
2.1做一個權威型父母選擇有利于孩子認知發展的教養方式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做一個權威型父母,首先要明確的是“權威”并非一味強調父母的權力和對孩子的要求與控制,也強調對孩子的關懷和對孩子需求與內心的傾聽,是一種雙向的、民主的教養方式。
了解了“權威型”的雙重含義,就要在實際行動中去積極實踐。
首先,要對孩子提出適當合理的要求,為其設定一定的行為目標,并堅持要求孩子實現這些目標,在鞏固父母“權威”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忍耐力、創造力等等。
其次,在對孩子進行控制的同時,要學會與孩子平等對話,在權威中不乏民主,在嚴厲中不乏溫情,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不要厲聲呵斥,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是要需要遵從一定的準則和道理的。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為榜樣來直接影響孩子。
2.2根據兒童不同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要根據孩子成長階段的不同及性格智力等的變化適當地調整和選取不同的教養方式,這樣才能減少因教養方式的不當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在幼兒階段,兒童對外界的認知能力較低,父母要多對孩子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控制偏多,讓他們對外界有整體的、良好的感知,并保持探索未知的興趣和勇氣,養成其積極、主動地認知能力。
在上學之后,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逐漸變少,這一階段的兒童需要獨立面對更多陌生的環境和人,自行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這就需要他們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能力,這時父母要慢慢學會“放手”,減少一些強制性管教,讓孩子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和自尊自強自制的意識和能力。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性格及各種行為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其自主性更強,而此一階段的認知發展為自主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同于孩童時期更多地依賴父母,青少年的抽象思維更加成熟,能以更為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并為自己的行為后果承擔一定的責任。青少年的自主性增強也使得他們更為“叛逆”,不再對父母言昕計從,甚至容易與父母產生沖突。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逐漸放松控制,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不再像以前一樣凡事都過問,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總之,隨著兒童認知發展的不同階段,父母要及時靈活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
參考文獻
① 齊建芳.兒童發展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05
【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認知發展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論文04-27
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因素分析04-30
暴力與教養方式影響有關04-30
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學業成就影響的研究04-26
兒童暴力與教養方式有關04-30
兒童社會化與家庭教養方式04-29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發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