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性學習注重四要論文
探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動手實踐、調查訪問題、資料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方法和技能,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一、精心選擇,探究主題要“準”
開展探究性學習首先要精心選擇探究主題。選準探究主題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探究的主題選準確,才能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有所收獲,如果探究主題不準確,探究活動就起不到開發學生的智力、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在開展探究性學習時,選擇探究主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教師切忌隨意選題,信口發問。教師選擇探究主題應放在學習的重點、難點處,放在學生易混淆處,放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探究難度要適宜,使學生經過探究后都能有所創造、有所發現、有所發展。
二、因需而論,探究內容要“精”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探究內容要少而精,如果探究點太多,需不需要的都要探究,這樣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也浪費了學生寶貴時間。教師在處理探究內容時,首先應精心安排,合理取舍,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簡單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測,令人望而生畏、無從下手的不安排。其次,所探究的內容必須具有探究的價值性,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緒,開發學生的智力。
三、正確點撥,探究過程要“導”
在開展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老師應對學生探究活動的整個過程全方位的把握,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如果學生出現理解不深、探究內容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等情況,教師放任自流,只等預先設定此環節時間一到,便迫不及待地喊停,那么,學生沒有正確的引導和點撥,理解停留在表面,達不到探究的預期效果。
好的課堂在于精心預設,更在于精彩生成,尤其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隨時都會有新思想和新問題生成。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引導和解決,就會阻礙探究性學習的順利進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筆者曾聽過一位教師上《影響價格的因素》這節課,教師請學生說一說自己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一位學生問:“最近大蒜價格從2元漲到7元左右,有人說是投機者故意炒作,囤積大蒜,影響了市場上的供求關系,那么,故意炒作價格的行為是影響價格的因素嗎?如何避免出現這種價格不合理上漲的問題?”這時班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教師身上,等待教師的回答,可是等來了教師這樣一句話:“故意炒作價格的行為是影響價格的因素,至于如何避免出現這種價格不合理上漲的問題不是我們這課的重點,以后再說。”與此同時,傳來了許多同學因失望而嘆息的聲音。 應該說,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因為它來自于學生,許多學生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這一問題又直接瞄準了生活,很有實際意義。如果教師抓住這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引導學生去探究,同學們一定會興致勃勃,踴躍發言,最終找到合理的答案。因此,在讓學生探究預設問題的同時,應當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生成的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探究這些問題,這才是探究性學習的生命活力所在。
探究性學習承載著科學知識的掌握、探究能力的發展、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多重任務,這直接決定了探究性教學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更多考慮在探究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解決探究的問題。在學生探究問題的同時,重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生成有價值的問題,為學生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對學生出現的疑難問題及時指點迷津,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獨到見解及時給予鼓勵,以激發其探討的興趣和熱情。
四、激勵學生,評價方式要“活”
評價是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只有正確把握評價方式,才不會冷淡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的學習熱情。要摒棄傳統的只注重結果的評價方法,使用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方式,注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生成有價值的問題,鼓勵學生動腦,更好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探究性學習的評價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不能把探究出的結論正確與否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充分關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探究過程與方法的理解,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探究體驗,關注學生在合作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力求做到對學生的評價能體現評價主體和方法的多元化。二是適當地將“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與“教師評價”三種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學生自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三維主體評價反饋矯正網絡,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
【探究性學習注重四要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論文05-02
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論文04-27
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效率學科論文05-02
注重體驗學習培養自主發展論文05-02
班級管理要注重藝術方法-小學語文論文04-30
探究性學習在數學中的應用論文05-02
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指導論文05-02
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習方法04-26
要注重對失敗問題的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