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玉米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種植模式論文
為了適應機械化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通過多年實驗研究總結出玉米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通過三年生產上大面積的推廣應用證明,該模式,適應玉米規;、集約化、產業化生產發展的需要,是發展現代農業、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與核心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明顯.現將該模式技術內容簡要介紹如下:
1.整墑期
1.1秋季深松整地起壟
要求秋季進行深松整地起壟達到待播狀態.秋整地應在適耕期內進行作業.即:土壤水份達到田間持水量的40—60%,此時,土壤表現為干濕相間,腳踢地面土塊易碎.抓一把耕層5—10cm處的土用手緊握成團,不出水,手無濕印,落地散碎.實行松、旋、翻、耙、起相結合,交替使用,創造虛實并存的耕層構造,達到蓄水保摘抗旱澇的目的.首先將農田中的秸稈、葉片清理干凈,使用210馬力紐荷蘭拖拉機牽引格蘭LZ360型復式聯合整地機和東方紅1804拖拉機牽引SQTN—420聯合整地機深松、淺耙或淺旋、起壟、施肥作業,深松深度30—40cm,深度誤差為±lcm,淺耙淺旋深度不超過5cm,過深的翻攪,尤其是深旋,破壞土壤的自然恢復能力,不利于保持土層的穩定.壟距66.7cm,壟面平整無坷垃,各壟距誤差為±lcm.起壟之后及時鎮壓,達到待播狀態.
1.2秋季配方施肥
畝施優質雞糞顆粒100kg,在整地前均勻拋灑.64%磷酸二銨20kg、46%尿素10kg、60%氯化鉀15kg做底肥,底肥在起壟時一同施入,深度20—25cm.據試驗表明,10月末至11月上中旬期間,在土壤5cm深度處,溫度等于或小于4℃時,進行秋施肥最適宜,因為施肥后不久,土壤可立即結凍.過早施肥會使地溫過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動旺盛,尿素分解快,易損失;過晚施肥表層土上凍起塊,與尿素接觸不緊密.尿素秋施的關鍵是深施,施淺了不能和根系密集層相遇,易揮發損失.
2.播種期
2.1品種選擇
選用良種,需有效積溫2750—2800℃,生育期在128—130天,豐產性好、抗逆性強,適宜密植.首先做發芽試驗,保證種子芽率在95%以上,于播前7—10天將種子于平鋪陽光充足的地方,厚度5cm,經常翻動,晾曬2—3天,促進種子后熟,提高芽率和芽勢.
2.2種子催芽
播前5天,將種子在缸、桶或盆中用井水浸泡24小時,撈出后裝在麻袋中,于暖屋地面上,下鋪塑料布,上蓋麻袋或棉被,室溫下催芽60—72小時,所有種子剛擰嘴即可.
2.3包衣處理
將種芽平鋪于屋內地面上晾芽,待水膜完全消失后,用63%烏米斃干粉種衣劑按藥干種比1:200均勻包衣,陰干后待播.提高玉米田間出苗率、促進壯苗,有效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玉米頂腐病及苗期害蟲.
2.4機械播種
要根據氣溫、土壤水份、作物品種確定播期,適時播種.一般在土壤5cm深處,溫度穩定在8℃—10℃,含水量(0—10cm)在13—18%時可進行播種.播種選用大型氣吸式播種機作業其優點是不嗑籽,播種質量好,播種鎮壓一次完成.氣吸式播種機與機械式播種機相比,技術性能具有較強的優勢.最主要的有三點:一是播種適應性強,對長、圓、扁、大、中、小等各種形狀的種子都能滿足播種要求;二是對種子幾乎不造成傷害;三是可實現高速作業.要求穴距20cm,播種密度5000株/畝,用種量3kg/畝.
3.植保期
3.1化學除草
玉米播種后拱土前,畝用990克/升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38%莠去津懸浮劑300克,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噴嘴型號11003,間距67cm,距壟臺高度45—50cm,作業壓力0.3兆帕,單噴嘴流量1.18L/min,作業速度4公里/小時,噴液量15—20kg.施藥時干旱應及時噴灌,以保證除草效果.
3.2深松定苗
苗后深松25—30cm,放寒增溫、抗旱保墑;玉米3—4葉期,及時間定苗,留大苗、正苗,株距均勻,定苗后葉面噴施硫酸鋅和細胞酶(100克加50克).
3.3化控調節
玉米8—10葉期,畝用30%胺鮮酯·乙烯利25—30毫升,對水15kg玉米葉片均勻噴霧,控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降低株高、促進根系發達,防止倒伏.
3.4追肥封壟
玉米拔節期,結合封壟畝追施尿素20kg,距玉米植株10cm,深度15cm,為充分發揮肥效,封壟后及時噴灌.
3.5防螟促熟
玉米大喇叭口期,田間玉米螟卵塊孵化率達30%,幼蟲群居于玉米心葉內危害時,使用3WX—280G型自走式高桿作物噴桿噴霧機噴灑BT可濕性粉劑防治玉米螟,畝用50000IU/毫克BT可濕性粉劑30克.共10個噴頭,噴嘴型號TP11003VP,間距67cm,作業噴幅6.7m,距玉米頂端高度為40—45cm,工作壓力0.3MPa,單噴嘴流量1.18L/min,作業速度3.5km/h,畝噴液量20L.施藥時畝用磷算二氫鉀100克,促長、促早熟.
3.6及時噴灌
玉米穗分化期(5月末6月初,玉米5—6葉期)、抽雄期(7月20日—30日)、灌漿期(8月10日—30日),遇旱及時噴灌.
3.7 扒皮晾曬
9月15日—20日,玉米蠟熟中期,進行站桿扒皮晾曬,促進玉米脫水.
3.8適時晚收
10月10日后,使用玉米聯合收獲機適時晚收,降低籽粒含水量,促進后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玉米種植是一門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達到高產高效不下番功夫還真是不行的.種植模式對玉米高產高效盡管起到較大的作用,但在實際生產中,也不排除氣溫、降水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搞好玉米增產增收確實是一門農業生產的重要學科.
【玉米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種植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玉米高產種植栽培管理技術論文04-30
兩種高產高效立體種植模式04-28
玉米高產高效施肥技術04-29
玉米高產優質種植技術初探05-02
夏玉米高產栽培模式圖05-01
油菜全程機械化配套種植技術05-02
富陽推行高效種植模式04-27
介紹幾種高產高效間作套種模式04-28
法庫縣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