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1
活動目標:
1、欣賞煙花的美麗,感受煙花的形態,了解煙花形狀、色彩的豐富。
2、嘗試用多種工具、材料并自選不同的表現手法設計創造煙花。
3、在美術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看過焰火晚會表演或焰火晚會視頻。
2、熟練掌握樓房、樹木、仰面人畫法。
3、分組創造焰火材料:油水分離組:油畫棒、白色素描紙、一得閣墨水一瓶、大調色盤,大排刷。刮畫紙組:刮畫紙張、竹簽筆支。毛根組:閃亮毛根、手工剪刀、黑色卡紙、雙面膠、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播放“煙花晚會”視頻,讓幼兒感受節日氣氛。
師:今天林老師給小朋友帶了一段好看的視頻,請你們認真觀看。
二、從顏色、形狀上讓幼兒感知煙花的美麗。
(一)觀察介紹不同顏色的煙花。
1、小朋友們視頻看完了,煙花有什么顏色
2、師:對了,有的煙花有一種顏色,有的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
(二)觀察介紹不同形狀的煙花。
林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特別的煙花,我們一起來看看,你覺得它美嗎?美在哪里?
三、分組介紹畫法及材料:
師:接下來我們就把我們設計的煙花畫下來吧,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不一樣的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介紹每組作畫工具及使用方法。(重點示范毛根組)
(1)油水分離組:先選用淺色系油畫棒勾畫煙花,在用排刷沾上黑色顏料從上往下刷。
(2)利用竹簽筆直接在刮畫紙作畫,注意可以用面巾紙擦拭刮下的屑。
(3)教師現場示范利用毛根制作煙花進行黏貼。將折、彎、擰、繞、卷的方法告訴幼兒,示范一兩個煙花造型。
2、提出繪畫要求:(用材料和小椅子隱性控制每組人數)
(1)請小朋友選擇合適的材料,我們可以畫出不同顏色和不同形狀的煙花。
(2)畫的時候我們畫好一簇煙花,再畫另一簇煙花。有些煙花大,有些煙花小,有些煙花高,有些煙花低一些,有些煙花可以重疊在一起,這樣就能變成一組美麗的圖案。
(3)先想好再下筆,安靜作畫保持整潔,在適當的位置添加樓房和仰面人
四、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感受節日的快樂。
1、教師將幼兒作品連接展示,從色彩、構圖方面重點講評。
2、小游戲:放煙花
你們真是小小設計師,現在大家和林老師玩一個好玩的小游戲叫“放煙花”。當我說:“就——”你們就做煙花升上天空,并做出各種煙花的造型。當我說“蹦叭——”你們就得定在那里,看看誰設計的煙花造型最特別!
3、教師發出口令,與幼兒共同游戲3——5遍。
4、小結,自然結束。
今天,林老師和小朋友們一同畫了美麗的煙花,還玩了好玩的“放煙花”,游戲,你們都非常的.棒,再見!
活動反思:
在新年或節慶日時幼兒對放煙花的情景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了解,五彩繽紛的煙火、熙熙攘攘的人群深深的留在幼兒的腦海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藝術是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的獨特方式,引導幼兒學會發現身邊的美、感受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和創造美。
這次美術活動利用不同材料共同設計煙花造型,特別是毛根材料能夠突破傳統的平面效果,呈現立體畫面。幼兒做畫時材料自選,符合幼兒不同能力層次的需求。活動由靜到動,以小游戲結束活動,將活動推向高潮。
我先請幼兒回憶放煙花的美好情景,幼兒自主選擇,體現他們的意愿,用自己喜歡的材料方式去創做。目標定位在:
1、欣賞煙花的美麗,感受煙花的形態,了解煙花形狀、色彩的豐富。
2、嘗試用多種工具、材料并自選不同的表現手法設計創造煙花。
3、在美術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在材料投放上采取多種材料畫同一主題,重點放在毛根組的指導。三種材料利用數量投放來控制人數,毛根組重點介紹材料投放,并示范講解,鼓勵幼兒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創作,從而突破重難點。
不足之處:
1、幼兒對煙花的外形線描設計比較弱,點線面的結合教師的引導不夠。這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可以多給幼兒一些圖片在感官和視覺豐富幼兒的認知,才能在畫面上有所體現。
2、在毛根制作煙花的時候,可以請幼兒相互合作:為幼兒提供一種大的黑色卡紙,請一組幼兒共享材料,將分別制作的煙花放在一起黏貼組合成一幅大的作品。不僅充分利用材料,同時也能培養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
3、在評價幼兒作品的時候,可以嘗試請幼兒分組相互評價,進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互評價學習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了解教師節的意義。
2、學習用不同的方式祝賀節日,能大膽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與班級幼兒的合照,卡紙、油畫棒、水彩筆、貼畫、剪刀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我們的回憶。
(1)播放教師與幼兒各種活動的合照。
(2)請幼兒觀察照片并對當時的情景進行回憶,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回憶與老師之間的美好瞬間。
2、引出教師節話題,了解教師節的由來,討論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謝意。
3、教師介紹教師節的由來。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問候和謝意。
4、小小賀卡。
(1)出示材料,引導幼兒制作謝師卡。
師:教師節是我們老師的`節日,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給老師,祝福老師節日快樂。
(2)教師出示卡紙、油畫棒、水彩筆、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制作謝師卡。
5、我們的悄悄話。
教師根據幼兒所說,幫助幼兒寫上一句表達感謝的話和祝福語。
活動延延伸
幼兒分別向全園老師贈送謝師卡。
課后反思
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孩子們的愛心。愛心是一種情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她需要家庭、幼兒園,乃至整個社會的向上的、俱有情感的教育。
因而,在這個特定的節日里,充分利用小朋友一次表達情感的行動,發揮這個主題的內涵,給孩子們一個集創造和語言于一體的活動,表達孩子們的心聲,激發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的靈感。
這次活動,采用發生在孩子們身邊的真人真事為典型,具有真實感,更能讓孩子們體會:表達自己的心聲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是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做好的,最終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提高孩子們的愛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3
活動目標
1、知道杯子的共同特點,感知不同材料杯子的主要特點及應用。
2、激發幼兒觀察、發現、探索、創造的欲望和興趣。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及動手活動能力。
(1)活動重點:知道杯子的共同特點,不同材料杯子的特點及應用。
(2)活動難點:培養觀察、發現、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杯子與少量瓶子混放在活動室內。
2、同樣大小的塑料杯、紙杯、搪瓷杯、不銹鋼杯、瓷杯、玻璃杯若干組。
3、較淡的顏色水及熱水。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給杯子和瓶子分類,通過觀察比較,找出杯子與瓶子的不同點:(杯子口較大,有無蓋都行,般用來盛裝液體;瓶子口較瓶身小,有蓋密封,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盛裝)。
2、請幼兒自由選取杯子,向同伴介紹“我喜歡的杯子”,并相互討論總結杯子的共同特征及用途。
3、請幼兒隨意擺弄各種各樣的杯子,比較發現杯子的不同點,并請幼兒根據杯子制作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活動。
4、操作比較不同材料杯子的特點。
(1)請幼兒捏捏、壓壓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反復感知歸納出:(塑料杯、紙杯較軟;玻璃杯、不銹鋼杯、瓷杯很硬)。
(2)請幼兒掂掂、比比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感知歸納出:(瓷杯、玻璃杯重;紙杯、塑料杯輕;搪瓷杯、不銹鋼杯比較輕)。
(3)請幼兒看看倒上顏色水的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歸納出:(玻璃杯很透明;塑料杯比較透明;紙杯、搪瓷杯、不銹鋼杯不透明)。
(4)請幼兒摸摸、試試倒上熱水的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感知歸納出:(瓷杯熱、瓷杯傳熱最快;玻璃杯、不銹鋼杯、紙杯、塑料杯比較熱,他們傳熱比較快)。
(5)請幼兒想想、說說:哪種材料的杯子易摔壞?讓幼兒知道玻璃杯、瓷杯易摔壞;搪瓷杯易摔壞外瓷,鐵身易銹蝕變壞,不如不銹鋼杯結實光滑;紙杯、塑料杯不易摔壞,但紙杯不如塑料杯結實耐用。
5、請幼兒盡可能多地說出自己見過的杯子。
6、請幼兒聯想、實驗,比較幾種特殊杯子的不同。
(1)次性紙杯與塑料杯:紙杯易腐爛,無污染;塑料杯不易腐爛,易造成白色污染。
(2)燒杯和般的玻璃杯:燒杯可以加熱,不易破裂;玻璃杯加熱易破裂。
7、請幼兒討論在下列情況時應選擇什么樣的杯子:
(1)外出旅游。(結實輕便有提手不易摔壞的杯子)
(2)給病人送熱奶。(保溫帶蓋有提系的杯子)
(3)給客人沖茶水。(保溫帶蓋有把的杯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4
設計意圖
帶幼兒參觀熱帶植物園之后,他們對那里的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不僅給幼兒帶來視覺上的新奇,也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刺激和探險的愿望。依據幼兒的興趣,我嘗試讓他們欣賞盧梭的《叢林組畫》,深入感受自然中蘊含的生命力,從而激發幼兒通過大膽的想像表現自己眼中的熱帶雨林。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叢林組畫》,感受叢林的奇異景象,體驗其神秘、安詳、充滿生機的夢幻般的感覺。
2、學習用明快的色彩,大膽想像,表現出自己對熱帶雨林的印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參觀熱帶植物園,并進行了參觀后的主題繪畫;了解有關熱帶雨林的故事。
2、材料準備:盧梭的《叢林組畫》,參觀植物園照片及繪畫作品,投影儀,8開畫紙,彩筆,蠟筆。
活動重點
1、讓幼兒在神秘的情景中感受盧梭《叢林組畫》的奇異,并大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覺。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創意自己的.熱帶雨林。
活動難點
1、通過欣賞活動,真正理解熱帶雨林中人與動物的關系。
2、畫面布局均衡,植物富有熱帶雨林特點,人和動物富有情節化。
活動過程
1、引入環節。
以故事為引子,欣賞《叢林組畫》。
今天我要為小朋友講一個熱帶雨林的故事。在法國有一位偉大的畫家叫盧梭,他和我們一樣聽過許多關于熱帶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熱愛熱帶雨林,但是因為許多原因他一直沒有機會去熱帶雨林探險,但他每天都在想像著熱帶雨林的情景。一天,盧梭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發生了許多在熱帶雨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興奮。他馬上拿起畫筆將自己的夢記錄下來,并給那些畫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叢林組畫》。你們是否想聽聽盧梭夢里的故事呢?
分析
欣賞《叢林組畫》的目的是讓幼兒產生奇異的感受和體驗,而故事情境的設計,能讓組畫在神秘的氣氛中出現,深深地吸引幼兒。
2、感知環節。
(1)出示《夢》和《小瀑布》,引導幼兒觀察森林、人和動物的樣子,體驗人和動物的關系以及畫面的顏色。
分析
將《夢》和《小瀑布》作為第一順序出現,因為這兩幅作品表達的都是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安詳、平和的狀態。
(2)出示《奇異的景色》,引導幼兒觀察猴子在怎樣工作,叢林中花、葉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別之處,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叢林的感覺。
分析
將《奇異的景色》作為單獨的畫面出現,是為了讓幼兒感知動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樂和美滿。
(3)出示《餓獅》、《被花豹襲擊的馬》和《被花豹襲擊的黑人》,引導幼兒觀察野獸在做什么,并表達自己的感覺。
分析
《餓獅》、《被花豹襲擊的馬》和《被花豹襲擊的黑人》表現的均是人與動物抗爭及動物之間弱肉強食的現象,將這三幅作品作為第三順序出現,是為了讓幼兒看到人與自然中最殘酷、最現實的一面。
(4)將《叢林組畫》全部展示,請幼兒說出自己對盧梭的夢有什么感覺,想到什么,喜歡什么。
分析
啟發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叢林世界,既發現大師表達的自然色彩之明快、物體形象之豐富,又讓幼兒感知到大自然環境中的危險,從而使幼兒的想像帶有真實世界的成分。
3、創作環節。
(1)教師提議幼兒閉上眼睛,嘗試做一個神秘的夢。
(2)請部分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夢”,鼓勵幼兒大膽創意“夢”的情節。
(3)提示幼兒繪畫的植物要有熱帶雨林的特點。
(4)提示幼兒畫面布局既均衡、豐富,又不雜亂。
(5)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對比色,使畫面色彩亮麗、明快。
分析
讓幼兒以模仿大師做夢的形式去構思自己的熱帶雨林故事,使幼兒的創造同樣也帶有了盧梭一樣的夢的情調。這樣既激發幼兒積極創作的興趣,又促進他們大膽想像。同時,操作中的指導也很重要,它可提醒幼兒以大師的作品為參照,有效地選用色彩來模仿大師的風格,在繪畫中有意突出熱帶雨林的植物特點,鼓勵幼兒大膽描繪自己的熱帶雨林之夢。
活動點評
把握最恰當的時機,依據幼兒的興趣需求選擇教學內容是本次活動尤為突出的地方。熱帶植物園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孩子,用筆描繪自己眼中的熱帶雨林成為孩子的期望。活動中,教師借助盧梭的《叢林組畫》帶孩子走進富有魔力、夢幻般的熱帶叢林,在圓夢的過程中將視覺藝術欣賞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孩子學會用心靈作畫,學會用自己的想像在頭腦中重新構建、描繪自己的夢想。
值得欣賞的是,教師不僅抓住了好的教育契機,而且進行了縝密的思考,故事的引入和作品出現的順序都體現了教師對細節的關注,便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內在的生命力,調動幼兒創作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園優秀教案01-03
優秀大班幼兒園教案01-09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07-12
大班優秀教案幼兒園07-12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01-11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08-24
優秀幼兒園教案大班01-22
幼兒園優秀教案大班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