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的前后兩部分。
2.根據歌詞內容按樂句創編表演動作。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快樂,嘗試用表情、動作和眼神與同伴交流。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教師熟悉樂曲譜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討論與同伴發生矛盾及同伴友好相處時的不同心情,探討與同伴發生矛盾時應如何解決。
師:小朋友,我們與小伙伴發生了矛盾,我們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二、初步感知:。
1.老師范唱,請幼兒體驗歌曲中好朋友的情緒變化。
提問;你剛才聽到了什么
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讓幼兒再聽一遍。
2.幼兒學唱新歌,注意唱準切分音符和休止符。
(1)你聽到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學習歌詞。
(2)啟發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即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輕快活潑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小朋友,我們與同伴發生了矛盾,心里怎么樣
師:該怎樣來演唱歌曲的前面部分呢
師:該怎樣演唱歌曲的后面部分呢
3.嘗試用動作來表示師:小朋友,歌曲中的好朋友由生氣到和好,你們為他們感到高興嗎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同伴合作進行歌表演。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歌曲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按樂句創編相應的動作、表情
(2)請幼兒兩兩結伴有表情的邊唱歌,邊表演動作,幫助幼兒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進行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拉拉勾》這個音樂活動,是一個教幼兒之間發生矛盾后如何解決、和好的集體舞形式。其實應該分為兩個活動來進行,第一節課必須先教會幼兒唱會歌曲,第二節課才是集體舞活動。我按照我知道的想法一遍又一遍的教幼兒唱歌,可幼兒只學了兩三遍后便不再有愛好,無論我教唱的情緒有多飽滿,孩子們就是不愿意配合我!于是我突發其想,放任幼兒自由玩耍,但條件是不能離開教室。話音剛落,全班幼兒一哄而散,玩的'玩玩具,看的看書一下子變得活力四射,剛才那沒精打采的樣子頓時無影無蹤。這時,我意識到,孩子的學習模式應該是動靜結合的,老師不能顧慮課堂紀律等而束縛孩子的學習模式,打壓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2
1.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
2.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3.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情緒經驗,為歌曲學習做好準備。
1.教師: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嗎?事情發生后心情是怎樣的?
2.教師:當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鬧在一起玩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3.教師: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矛盾,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
1.教師:示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詞內容。
2.教師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教師:你們感覺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處,教師要有較明顯的動作暗示。
4.教師引導探索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輕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1.幼兒根據每一句歌詞內容,分樂句創編響應的動作和表情。
2.教師引導幼兒不僅注意動作還可以運用表情來表現歌曲內容,重點創編動作:生氣、不理睬、翹嘴巴。
熟悉歌曲后,啟發幼兒在歌曲的最后兩句做出各種友好的動作,如擁抱、觸摸、拉手等。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有表情地演唱。
2、唱準曲調,唱好休止符,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即興表演。
3、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2、歌曲錄音。
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進活動室,動作自選。
1、練聲,熟悉曲調。
采用拉拉勾的部分曲調,用“啊”和“啦”進行練聲。
1)教師生動地講述歌詞內容,幫助幼兒理解生氣時的表情動作與和好時的難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兒聽出老師是怎樣用聲音表現生氣和友好的。
3)教師彈琴并大聲演唱,幼兒輕聲跟唱兩遍。
4)分段字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準曲調,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第一段:
師: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回怎么樣?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點還是唱得慢一點?重點兒唱還是輕點兒唱?是連貫地唱還是斷頓地唱。
第二段:
師:你現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后來已經和好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這時應該怎樣唱?
5) 整首歌曲齊唱。
要求幼兒聽清前奏,并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唱,同時跟好教師的.琴聲。
幼兒可以離開座位兩個兩個找朋友,邊唱歌曲邊即興表演,讓幼兒在自由、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通過自編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加深情感的體驗。
隨歌聲,讓幼兒自由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表演區中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4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孩子的學習游戲生活中,而且經常會在孩子之間發生類似例子的歌曲,它表現了孩子之間爭吵生氣、和好快樂的兩種不同感覺,能讓孩子感受到有朋友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個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有: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 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3、初步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顒恿鞒淘O計以“欣賞——理解——學唱——表演”等教學環節。
在歌曲《拉拉勾》教學活動中,我以圖片“同伴爭吵生氣”導入,通過讓幼兒觀察圖片中兩個小朋友生氣的表情和動作,啟發幼兒大膽猜測、回答:“兩個小朋友怎么啦?”“你們猜猜,他們倆為什么會生氣了?”周周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打架了”;婧婧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玩游戲的時候搶東西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有的孩子還興奮的表演著生氣的模樣。于是我緊抓孩子們的學習熱點,拋出問題跟他們一起討論想象。“當你們生氣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是什么表情呢?”“老師,我會哭的。”我們可愛的銘銘小朋友還捂著臉假哭了起來,他的調皮引來了全班孩子們的.哈哈大笑。
歌曲的欣賞加上圖片的引導,馬上幫助孩子們快速理解了第一段歌詞,同時也為第二段歌詞的熟悉與理解設下了較好的鋪墊。當我組織孩子討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兩人和好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了許多可愛幼稚的方法。如:我會對他微笑的點點頭,抱抱他;我也可以向他說對不起,這樣他就不會生氣了;我把心愛的玩具讓他玩;我畫一幅畫送給他,他就笑了等等。無疑,這個音樂活動不僅使孩子們掌握了唱歌的技能技巧,更讓他們懂得了維持團結友愛的可貴!
雖然,這次音樂活動基本達到了預設目標。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我也明顯發現了活動中孩子們遇到的困難和教學組織環節的不足點:
1、這首歌曲中出現了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種修飾音的唱法,對于孩子們還有一定難度,尤其是倚音的演唱。由于倚音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并沒有思考到更好、更生動的教學方法。因此,幼兒在演唱時常常出現主音和倚音喧賓奪主的情況,顛倒修飾效果。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老師的引導還需要加強,不斷地指導孩子們試唱和練唱。
2、當教學環節中組織幼兒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時,孩子們的原有經驗還是不夠,他們都多于模仿老師的動作,富于創編的孩子個數寥寥無幾。同時當孩子們在進行歌表演活動時,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往往樂衷于表演,而忽視于歌唱,甚至于有的孩子出現了只表演不歌唱的現象。
音樂活動能提高幼兒的樂感,掌握正確的歌唱技能,豐富幼兒的表演空間,但是如何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在活動中輕松、無壓力的掌握歌唱技能,如何能有效的讓孩子們歌唱、表演兩不誤,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嘗試。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熞龑в變夯貞浺延械那榫w經驗,為歌曲學習做好準備。
1.教師: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嗎?事情發生后心情是怎樣的?
2.教師:當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鬧在一起玩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3.教師: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矛盾,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
1.教師:示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詞內容。
2.教師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教師:你們感覺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處,教師要有較明顯的動作暗示。
4.教師引導探索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輕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ㄈ┯變喊锤柙~內容創編動作,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
1.幼兒根據每一句歌詞內容,分樂句創編響應的動作和表情。
2.教師引導幼兒不僅注意動作還可以運用表情來表現歌曲內容,重點創編動作:生氣、不理睬、翹嘴巴。
活動延伸:
熟悉歌曲后,啟發幼兒在歌曲的最后兩句做出各種友好的動作,如擁抱、觸摸、拉手等。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的前后兩部分。
2.根據歌詞內容按樂句創編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教師熟悉樂曲譜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討論與同伴發生矛盾及同伴友好相處時的不同心情,探討與同伴發生矛盾時應如何解決。
師:"小朋友,我們與小伙伴發生了矛盾,我們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后來又是怎樣解決矛盾的?"(幼兒可以邊說邊做樣子)師:"有一首歌,里面講了一對好朋友發生了矛盾,后來又和好了。他們是怎么和好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師范唱)
二、初步感知:
1.老師范唱,請幼兒體驗歌曲中好朋友的情緒變化。
提問;你剛才聽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讓幼兒再聽一遍。
2.幼兒學唱新歌,注意唱準切分音符和休止符。
(1)你聽到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學習歌詞。
(2)啟發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即"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輕快活潑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小朋友,我們與同伴發生了矛盾,心里怎么樣?
師:該怎樣來演唱歌曲的前面部分呢?(快、重且斷頓)
★好朋友又和好了,我們開心嗎?
師:該怎樣演唱歌曲的后面部分呢?(慢、輕且連貫)
3.嘗試用動作來表示師:"小朋友,歌曲中的好朋友由生氣到和好,你們為他們感到高興嗎?老師想看看他們生氣的樣子,和好的樣子,請你們來表演出來,好嗎?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同伴合作進行歌表演。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歌曲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按樂句創編相應的動作、表情
(2)請幼兒兩兩結伴有表情的邊唱歌,邊表演動作,幫助幼兒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進行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拉拉勾》這個音樂活動,是一個教幼兒之間發生矛盾后如何解決、和好的集體舞形式。其實應該分為兩個活動來進行,第一節課必須先教會幼兒唱會歌曲,第二節課才是集體舞活動。我按照我知道的想法一遍又一遍的教幼兒唱歌,可幼兒只學了兩三遍后便不再有愛好,無論我教唱的情緒有多飽滿,孩子們就是不愿意配合我!于是我突發其想,放任幼兒自由玩耍,但條件是不能離開教室。話音剛落,全班幼兒一哄而散,玩的玩玩具,看的看書……一下子變得活力四射,剛才那沒精打采的樣子頓時無影無蹤。這時,我意識到,孩子的學習模式應該是動靜結合的,老師不能顧慮課堂紀律等而束縛孩子的學習模式,打壓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大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拉拉勾大班音樂教案10-17
大班音樂教案拉拉勾07-30
小班音樂拉拉勾教案及反思05-06
大班音樂活動《拉拉勾》教案模板04-28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拉拉勾》05-02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拉拉勾》(精選15篇)08-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拉拉勾》05-06
大班上學期音樂《拉拉勾》教案05-06
中班音樂教案拉拉勾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