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通過對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兩位數除法法則的認識.
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義,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并比較熟練地計算這類除法題.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2013= 90018= 24048= 75025=
720036= 910013= 64016= 96024=
在口算過程中說一說 52013 24048 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訂正板演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特別要強調,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那一位商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說明同學們對除數是一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出示例 14 782023=
師:除數由一位變成了兩位數,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們還會做嗎?
2.教學例14
(1)學生試算例14 782023=
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教師在下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嘗試做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2)教師提問:這道題的商是多少?為什么?被除數十位上的商是4,已經沒有余數,為什么還要在個位上商0?(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3)小組討論,充分發表各種見解.
因為根據除法的計算法則,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要對著那一位寫商;如果不夠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個位上就寫0.被除數十位上的商雖然是4已經除盡,但個位上的0除以23仍然得0,所以商的個位應寫0.
因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數的百位上,商應該是三位數,所以應該是340.
因為除到被除數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數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個十,也就是340,所以個位要寫0.
如果商的個位不寫0,商是兩位數34,不表示三位數340,經驗算3423不等于7820,所以商不是34.
教師對學生的各種見解充分給予肯定.然后指導商寫得不完整的同學把商寫完整,從而使學生再次體會到,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是0,只要在被除數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注意:教師要強調這個0不能丟,并用紅色粉筆描一描這個末尾0.
(4)對比練習
把倒排的被除數改成7830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試做.想一想這道題與剛才例14有什么不同?做題過程中有疑問同桌可以議一議.
結合板演豎式提問:當十位上商4后,出現了余數1,為什么還要把被除數個位上的0移下來?
引導學生明確因為十位上的余數1表示一個十,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余數則表示是10.
提問:商的末尾不添0行嗎?為什么?
教師強調: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數,也就不能表示3個百4個十,而只是34;若商末尾不添0,根據被除數=除數x商+余數驗算結果也不等于被除數.
教師提問:比較兩道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口述:相同點都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除法.
不同點前一道沒余數,而后一道有余數.
3.反饋練習.
918054= 577854= 374931=
全課小結
商末尾有0的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余數,商末尾的0必須寫上.一種是有余數但不夠商1時,也要用0占位.為了防止商末尾的0丟掉,可在計算前判斷商的位數.計算后進行驗算.
隨堂練習
1.筆算.
2.判斷.
(1)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也就有幾個0.( )
(2)被除數的末尾有0時,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錯在哪兒,講清理由.)
布置作業
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2
課程目標
1. 加深學生對兩位數除法規矩的了解,尤其是解決余數為零的現象,在學習中商末尾為零的除法,鞏固兩位數除法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商末尾添加零的含義,掌握相應的計算方式,并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準確計算。
3. 培養學生分析與較為能力,引導他們產生用心觀察、思索及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末尾添加零的除法計算方式。
教學難點
了解計算原理并靈活運用這種除法題的計算。
教具和學具準備
ppt、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引進
1. 口算練習
= = = =
= = = =
激勵學生分享他們的思考過程。
2. 學生分組在小黑板上演習,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中進行計算。
在改正演習時,規定學生詳細描述計算過程,特別注意,在獲得商的最高位后,碰到被除數某一位不足以產生商1情況時,需在該位上寫0。
二、探究新知識
1. 課題引進
教師:剛才那備考說明,同學們對一位數除法商末尾為0的內容掌握得很好。
展現例題 14 =
教師:見到除數從一位數變成二位數,仍然是在解決商末尾為0的現象,大家能做到嗎?
2. 教學例題
(1)學生試著解答例題 14 =
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展現計算,教師巡查并立即指導可能發生的誤區。
(2)教師提問:這題的商是什么?為何?十位上的商為4且無余數,但個別商為何為0?(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3)分組討論,激勵學生積極發表看法。
從除法計算標準來說,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得在相對應位置上寫上商;若不足以產生商1,則需在該位上填好0,因此商的個位必須寫為0。雖然十位上的商為4已能除掉,個位的0除于23并未產生其他結果,因此位于個位上應填寫0。
商的首位位于被除數的百位,因此商應為三位數340。
除到被除數的百位產生商3,十位產生商4,說明商是34個十,即340,因此個位應填寫0。
若未填寫0,商被誤解為二位數34,而非表明340。通過驗證,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的結果則不等于被除數,因此商不是34。
教師高度肯定學生的差異看法,并協助商未寫全的同學完成商的撰寫,使學生再次感受到在計算除法時,十位可被除掉但個位上補0是必要的。
注意:教師要強調這個0不可忽視,并用紅色鉛筆進行標記。
(4)比照訓練
將被除數改成7830,請學生開展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試算,并思考例題14與題中的不同之處,環節中如有疑問可探討。
融合板演,提出:為何十位商為4后依舊把被除數個位的0移下來?
引導學生了解,十位的余數1表明一個十,因此將個位的0移下后,余數產生10。
提問:商的末尾不含有0行嗎?為何?
教師重申:若商末尾不添0,則商不再是三位數,也無法表示3個百加4個十,而只是34;若不按此算,根據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的檢算結果也將不一致。
教師詢問:兩條例題有哪些相同與不同?
學生口頭回答:相同點都為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除法。不同點在于前者無余數,后者有余數。
3. 反饋訓練
= = =
全課總結:
商末尾為0的現象可分為兩種:一是無余數,商末尾的0務必寫上;二是有余數但不足以產生商1時,仍要用0占位。為防止遺漏商末尾的0,計算前可判斷商的個數,計算后進行驗證。
隨堂練習:
1. 筆算。
2. 判斷:
(1)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就有幾個0( )。
(2)被除數末尾有0時,得出的商的末尾也可能有0( )。
(3)下列計算正確與否?請糾正錯誤并說明理由。
留作業:
【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04-30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筆算除法04-30
小學三年級數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案10-23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10-13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設計04-30
商中間有零的除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