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時間:2025-03-22 07:11:4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2、復習年月日相關的知識,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會計算經過的時間。

  3、明確時間的重要性,增強時間觀念。

  導學案

  自主預習整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1、我們認識了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學了24時計時法,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歸納:

  年12個月 平年365天 閏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閏年( )天

  日1日=( )時

  時1時=(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頁第6題,說說怎樣想的?

  (1)、3年=( )個月 24個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時是下午( )時

  (3)、 展覽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從8:30到16:30,一天共開放( )小時。

  交流合作

  1、說一說時間單位的知識。

  2、議一議有關時間知識的'要點。

  3、你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介紹一下你的學習經驗。

  4、你會計算起止時間和經過的時間嗎?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組搶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會用什么方法記憶?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什么是普通計時法?什么是24時計時法?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說。

  反饋測評1、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五第6 題:

  小華每天早上7時30分到校,11時50分放學回家。下午2時到校,16時放學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長時間?

  (1)先求上午在校時間:

  (2)再求下午在校時間: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時間:

  2、出示鐘面:

  (1)現在是幾時幾分?

  (2)17:00開往長沙的火車現在開始檢票了,還有多少分鐘開車?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誤了時間,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握時間,時時處處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系列“春游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學會解決旅游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選擇較合理的策略。感悟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活動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出春游的課題

  1、詩歌欣賞:《春天來了》,這是一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自己創作的詩。這么優美的詩,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這美好的春天里,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課題。 2、你喜歡旅游嗎?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樂,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要同學們一起解決。讓我們出發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數學問題

  1、選擇合適的租車方案

  (1)出示租車信息:一共有40人參加春游活動,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供選擇,大車租金每輛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車租金每輛120元,限坐乘客12人。請你算算怎樣租車最省錢?

  (2)先讓學生估估、猜猜。與小組同學討論后把租車方案填在課本上。

  (3)租車方案怎樣租車最省錢?

  大車

  小車

  可坐人數

  租金(元)

  方案一

  3輛

  方案二

  2輛

  方案三

  1輛

  方案四

  0輛

  (4)匯報結果后總結方法:最省錢的策略是,車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輛大車和2輛小車的方案最合適。

  2、快餐店用餐

  師:到達目的地,同學們玩得真開心,轉眼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快餐店用餐,這里的食品真豐富,有涼菜、熱菜、主食、飲料等。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食品。

  (1)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再把自己的選擇填在課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錢?(提醒學生別浪費。) (2)匯報結果,看看大家都選了哪些營養又美味的食品。

  3、買紀念品回家

  師:在快樂的游玩中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返回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紀念品商店,讓同學們買些紀念品帶回家。

  (1)與小組同學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淘氣遇到的問題怎么解決?為什么先給爺爺買拐杖?

  (2)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并提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再解答出來。

  (3)如果你有20元錢,你準備帶什么紀念品回家?說說理由。

  三、寫數學日記

  師:同學們,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吧?而且用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請你把它記下來吧。你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游玩的過程中解決了哪些數學問題?有什么感受?請按下面的格式寫一篇數學日記。

  _____年___月____日星期( )天氣: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延伸:清明節到了,如果學校要帶六年級的同學們去茅家嶺烈士陵園掃墓,你能不能設計一個旅游計劃?(填在課本第38頁),下節課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請你試試吧。

  板書設計:

  旅游中的數學——春游

  1、租車2、用餐3、買紀念品4、寫數學日記 5、設計掃墓計劃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課我

  們繼續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說說怎樣脫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復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然后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量關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說一說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畫出線段圖加以說明.

  然后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后,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一)(p12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比較熟地進行

  計算。

  2、進一步掌握連除、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教學重點:復習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比較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今天我們要復習這部分內容。通過復習,要使同學們更好地熟練地進行解答。

  二、復習運算順序

  1、提問:有哪幾種計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請學生歸納:(運算順序及小括號)

  3、練習復習(一)第2、3、4題。

  (1)各自獨立完成。

  (2)校對,講評2、3題,校對后講評第4題。

  三、復習應用題。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題。

  2、完成后,說說分析思路解題步驟。

  3、引導歸納: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四、小結:(混合運算順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五、作業《作業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二)(p126)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會用分析法或綜合法分析所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正確分析各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熟練地解答。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練習第8、9題題組練習。(觀察比較得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調解題時認真審題)。

  2、練習10、11、12題,獨立完成,逐題講出思考過程,講評。

  3、練習第13題,明確題意,用移多補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題是移多補少的逆向應用題。

  師生共同探討完成。

  5、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應注意什么?

  6、作業《作業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三)(p127)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地進行解答。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滲透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訓練,投影儀顯示下列題目

  1、根據下面問題聯想條件,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①兩個雞場一共養雞多少只?②兩個雞場養雞的只數相差多少?

  ③平均每個雞棚里養成雞多少只?

  ①第二養雞場要給第一養雞場多少只雞,兩個雞場的雞同樣多?

  2、根據下列條件提出問題,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蘋果是桔子的3倍。

  ②有蘋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點訓練:圍繞上面第1題聯系第15題訓練。

  四、獨立完成其余幾題。

  五、引導完成思考題

  六、作業《作業本》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46~125頁乘法與除法、分數的初步認識,并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回顧、梳理的過程,初步學會和復習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進一步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正確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養成估算習慣。

  3.進一步鞏固分數的意義,熟練地讀寫分數,會用分數表示實際操作結果,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

  4.體會到小組合作在復習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教學重難點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過程

  一、回憶梳理本學期學習的內容

  (1)出示教科書第126頁主題圖,學生看圖,說說他們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們一樣,回顧一下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3)小組討論:四人小組議一議本冊書包含哪些知識?在討論的基礎上,將小組的共同意見寫在卡片上。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梳理知識。

  (4)小組匯報

  出示小組匯報要求:

  ①請全體同學認真傾聽每一位小組代表的發言。

  ②請各小組記錄員邊聽邊用筆將其他小組與你們小組相同的地方勾畫出來。

  ③勾畫完之后,請各小組發言的代表對前面同學的發言只作補充,不作重復匯報。

  二、復習乘法與除法

  1.復習口算

  先以口算比賽的形式完成教科書第126頁第1題,補充以下口算題。

  80÷8=×5=4×25=65÷8=

  指名匯報,并分別說說是怎樣算的。

  2.復習筆算

  (1)問: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教科書第126頁第2題,教師巡視,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結合題目說一說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重點讓學生說一說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如:304×5=

  3.復習估算

  (1)學生先談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應用過估算,是怎樣用的?

  (2)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乘法與除法的第3題,同桌再相互說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說出估算方法,如果學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進行估算。

  三、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1.認識分數

  (1)學生先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的初步認識第1題。

  (2)指名口答填寫結果,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通過交流進一步強調平均分。

  2.簡單的同分母加減法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的初步認識第2題。

  (2)全班交流,匯報結果時,結合分數的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全課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是怎樣進行和復習的?你有什么收獲?

  五、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2,3,4題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7

  復習內容:

  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小數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計觀念的培養。

  2、使學生能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根據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4、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1994~20xx年沙塵天氣情況統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計表數據制作統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1994~20xx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

  (3)指導畫圖。

  ①縱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學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xx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的初步認識

  1、小數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嗎?是什么數?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讓學生比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學身高統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小數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小的,這個小數就小。

  3、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外作業: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6頁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9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鞏固已認識的8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7個方向,進一步認識簡單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并從中體會到物體間位置的相對性。

  2.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旋轉和平移的現象和特征,并能利用旋轉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描述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3.在復習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創新和意識,樹立進一步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東、南、西、北中,參照物變化時方向的確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復習有關空間和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

  二、復習

  1.東、南、西、北

  (1)同桌相互說一說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2)教師:給定一個方向,你們能畫出其余7個方向嗎?同伴合作畫出一個方向板,教師巡視。方向板如圖:

  指名說一說:當你面向西北面時,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3)出示第128頁東、南、西、北第1題中的動物圖。

  全班交流,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參照物發生變化后,方向仍然不變。

  (4)小玲家在學校的()面。從小玲家到學校要向()面走()米;從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轉和平移現象

  (1)出示第128頁情景圖,學生觀察后,讓學生說出情景圖中的運動現象,很快判斷哪些是旋轉,哪些是平移。

  (2)小組內先議一議旋轉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間相互做動作

  (3)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31頁第8題,列舉生活中的旋轉和平移現象。

  三、全課

  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提高?

  四、練習

  (1)第131頁第7題。

  (2)觀察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向家長說一說。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9

  教學內容:新課程人教版數學第五冊教材122頁(總復習)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夠比較熟練的比較分數的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3、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重點: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難點:分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嗎?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于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說:“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說:”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同學們想一想,到底誰吃的多或少

  呢?它與哪一部分知識有關呢?

  生:悟空吃得多,八戒吃得少;與分數的知識有關。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回顧分數的有關知識。同學們,樂不樂意?板書:分數的初步知識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喜歡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對分數的探究欲望。)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師在黑板上畫出如下方格:

  師:誰能看著這幅圖說出一個分數?

  生:師:你能自己到講臺上用陰影部分標出這個分數嗎?

  ……

  師:為什么這些陰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為它們都是從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兩分,所以都用表示。

  師:你還能在這個圖中找到別的分數嗎?又怎么用陰影部分來表示你找到的分數呢?

  生:……

  師:同學們真不錯。寫出了這么多的分數,結合下圖,誰還能說出涂紅色(藍色)的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一個同學說分數,另一個同學說出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0

  一、數與計算:

  1、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

  2、有余數的除法

  3、多位數乘一位(口算、筆算)

  4、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量與計量:

  1、測量(毫米、分米、千米、噸)

  2、時、分、秒

  三、空間與圖形:

  1、四邊形

  2、周長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六部分:萬以內的加、減法,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時、分、秒及千米和噸,分數的初步認識。本冊第八單元“可能性”和第九單元“排列、組合”是為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復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重點是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分數的初步認識,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等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各部分內容的復習作一簡要說明。

  1.“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是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法,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難點是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根據《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第一學段只學習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而第二學段沒有安排筆算加減法的內容;也就是說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因此,本單元的內容要讓學生切實學好,并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有余數的除法”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為后面繼續學習除法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要讓學生會解決有余數除法的問題。

  3.“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和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估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并能夠解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實際問題。多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要讓學生切實掌握。

  4.“四邊形”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至于四邊形的概念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初步認識就可以了。

  5.“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時、分、秒”是在一年級初步認識時間的基礎上,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并進行簡單的計算和估計。“千米和噸”主要是讓學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建立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時間和質量的簡單計算和估計。這兩部分內容與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比,加強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探索性,并注重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6.“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初步體會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都是分數。至于簡單的分數大小比較和計算,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目標】:

  系統梳理本冊所學知識,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兩、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4課時進行復習。復習時,對于本單元的主要內容要重點復習,了解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還有什么困難,切實加以解決;其他內容的復習,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對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內容要重點復習,使學生都能夠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2.復習萬以內的加、減法時,結合教科書第120頁的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黑板上這道題的計算錯在哪里,應該注意什么;然后再讓大家做第1題,做完后再進行全班交流,結合學生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說一說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再讓學生做第120頁第2題,筆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最后集體訂正。

  3.復習有余數的除法時,讓學生通過做第120頁的第3題,了解學生計算有余數除法時還存在什么問題,及時糾正;再通過一定的練習達到計算熟練。結合第121頁的第4題,要了解學生列式及單位名稱寫得對不對,讓學生結合題意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4.復習多位數乘一位數時,結合第121頁第5題,先讓學生估算,再筆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針對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訂正,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5.復習四邊形時,要注意歸納整理,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結合第121頁第7題,學生畫完幾種四邊形后,讓學生進行全班交流,說一說每種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結合第122頁的第8題,讓學生說一說周長的概念,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復習“時、分、秒”和“千米和噸”時,要注意全面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結合實例讓學生體會這些單位的大小和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7.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除了結合第123頁的第11、12題外,還要結合一些實例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含義,體會到“整體”既可以是各種實物,也可以是各種圖形。

  8.關于練習二十六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計算方法,使大家知道解決這類問題可以用簡單的推理的思考方法。如第1小題,先想個位上幾加4等于7,3加4等于7,所以上邊空格填3;十位上6加幾等于10,4加6等于10,所以下邊空格填4;得數的百位上雖然是9,但是十位上向百位進了1,所以要想幾加3等于8,5加3等于8,所以上邊空格填5。

  第7題,可先找幾名學生說一說題意,如果大家理解題意了,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如果大部分學生沒有理解題意,可以分小組討論(不要討論解答方法),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大家知道只要分別求出正面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結果。

  【課時安排】:共4課時

  第1課時:萬以內的加、減法有余數的除

  第2課時: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

  第3課時:時、分、秒、千米和噸

  第4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2.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

  3.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養成驗算習慣。

  (二)教學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過程,

  復習。

  (1)出示課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復習”。

  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2)回顧: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回憶。(教師帶領學生翻閱本單元知礫-點明各知識點)

  (3)復習。“

  ①歸納分類。

  a.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把下面的算式分類:

  270÷95030÷5800÷53640÷7

  9122÷3576÷80÷6

  b.學生在各自的草稿本上分類,教師巡視指導。

  c.指名說說,你是按照什么方法來分的?

  d·:想的方法不同,分出的結果也不同。

  ②復習口算。

  a.課件顯示。

  口算:270÷9800÷50÷6

  筆算:3640÷7.5030÷59122+3576÷8

  b.指名做口算題,教師分類板書算式。

  c.說說270÷9你是怎樣算的?

  d.說說0÷6的結果為什么等于零?(課件顯示0除以任何不是0都得0)

  :在今后的計算中,能用口算的一般不用筆算。而上述所列算題口算比較困難,我們就用筆算。

  ③復習筆算。

  復習筆算。

  ④學生獨立計算576÷8,教師巡視指導,及時了解訓練情況。

  ⑤指名請同學說說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課件顯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是:

  第一步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就試除前兩位數;第二步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第三步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⑥學生獨立計算:5030÷59122÷3,教師巡視重點提醒: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寫0。

  b.復習驗算。

  ④教師提問,誰知道5030÷5的得數1006,是正確的,說說你的驗算方法?

  ⑤集體練習,指名板演,集體校對,強化除法驗算方法。

  2.和質疑。

  今天我們了哪部分知識?同學們還有問題嗎?

  3.練習鞏固。

  (1)填空。

  ①624÷3的商是()位數,商的()位上是0。

  ②3540÷5的商是()位數,最高位是(),寫在()位上。

  ③要使66口7口商的中間末尾都有0,左邊的口可以填

  (),右邊的口可以填()。

  (2)在O里填上>或<。

  1918X5095006120÷90600

  2469X3074009051÷701300

  學生練習后,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口算,列豎式算,估算,做除想乘時)

  (3)病題門診。

  4.課堂作業。

  (1)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864÷45580÷96054÷67÷3

  3015÷61464÷87503÷57084÷7

  (2)列式計算。

  ①8的4倍是多少?乙,

  ②比3620少567的數是多少?

  ③一個數的7倍是3675,這個數是多少?

  ④8除6090,商是多少,余數是多少?

  ⑤5個1306是多少?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2

  教學內容:P28頁例題和“試一試”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理念:在自我探索和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體會合作交流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電腦課件。

  學生準備: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并預習課前知識。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

  16×11 12×14 32×21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出示主題圖:觀察圖,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是最后一個座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告訴我們什么?

  列出算式:

  板書:21×26或26×21

  A、先估算結果

  解決:這個電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夠500人坐嗎?

  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B、探索筆算: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在上節課內

  容基礎上,只是多加了進位,在全班匯報,教師把計算過

  程展示于黑板。

  引導學生將所有的計算過程進行比較,特別是書上

  出現的三種,比較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書寫豎式:

  強調:A、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比較書上3種算法哪一種簡單、方便。

  三、習題鞏固

  1、課本28頁“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算法多樣,但至少有一題要用豎式。

  2、課本29頁練一練1獨立計算,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學生做練一練第4題,后提問,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啊?

  生:用完水龍頭,馬上關好水龍頭。

  4、組織學生做“練一練”第6題,小組討論,看能不能發現什么規律?

  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3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4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說出答案。 (回答語句要說完整)(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

  3、筆算練習。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1)要注意進位問題;(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2)除數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位對齊);(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 2309÷3 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積累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美景視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么?(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么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么?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越,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美景,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匯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成節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節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

  設計旅游計劃

  這次旅游,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游玩?

  布置學生設計旅游計劃,填寫旅游計劃書。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05-06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熱】06-29

數學總復習的要點09-30

總復習教案04-25

《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04-30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06-27

小學數學總復習的反思08-10

小學數學第九單元總復習教案精選04-30

三下數學總復習教案(二)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