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方向與位置,課本第65~66頁。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學會根據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向的方法,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2、經歷探究辨別方向與確定位置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合情感。
教學重點: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任意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教學難點: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時重點加強學生練習的活動性,讓學生面向給定的方向站好,再說出其他三個方向。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分別面向不同的反響,確定其他三個方向,鞏固辨認方法。
2、自主練習2.3。
這是實踐性的.題目。練習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與實踐開展必要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辨認方向。
3、自主練習4。
學生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4、自主練習5。
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全班交流,鞏固看路線圖的方法。
5、自主練習6。
先讓學生描述路線,然后再計算路程。
6、小資料。
學生自己了解。
二、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三、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撥一撥(書24頁)
教學目的:
1、在活動中激發讀、寫數的興趣。
2、在數學活動中對大數有具體感受,發展數感 。
3、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的活動“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準備: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數位順序表: 你知道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嗎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新課
引入:今天我們繼續來撥一撥、數一數生活中的大數。
㈠教學撥數
第(1)題,教師板書“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 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學,撥好的同學請舉手。
② 學生舉手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撥的,為什么是這樣撥?然后提問學生怎樣讀這個數。
③ 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數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數數到九百 接著整千的數數到二千
④說一說2392中有幾個千,幾個百 幾個十 幾個一
⑤要求學生先4人一組一起數,一起撥。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⑹ 教師讓學生打開書本第24頁自學撥數,(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習后,教師請學生到教壇前當小老師指導大家撥。
㈡。教學讀數、寫數
學生試著讀撥出的數。然后將這些數進行分類。
1、第一類:不帶0的數。
(1)學生再讀讀數,然后將數出示在計數器上。
(2)抽學生代表說說數的.讀法,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
(3)每人寫一個不帶0的數,請同桌讀一讀。然后抽幾桌匯報。
2、第二類:中間帶0的數
(1)老師將這兩個數先后出示在計數器上,要求學生先讀數,再說說這個數的組成,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結:讀中間帶0的數的方法;不管中間是幾個0,都只讀一個0。
(3)出示只有中間帶0的數,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讀。
3、第三類:只有末尾帶0的數
(1)派代表說說這類數的讀法,老師歸納。
(2)出示你所寫的數,讓其他學生讀。
4、第四類: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
(1)讀一讀、說說方法,老師小結。
(2)出示一個代表所寫的數,看誰讀得快,學生自己讀后,抽生讀。
(三)你撥我寫
⑴撥出書上 看一看上的數 并試著寫一寫
⑵寫數時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四)總結讀、寫數的方法。
三、強化訓練
1.書24頁認一認 撥一撥 簡單介紹算盤
2.書26頁 第3題
(1)指導學生觀察圖,讓學生發現這里有100塊糖一袋,有10塊糖一袋。
(2)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
(3)說說自己是怎樣算出來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檢測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書設計:
讀數時
(1)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2)中間有一個或兩個、三個零,只讀一個零
(3)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寫數時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認計數器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千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千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正方體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課件)
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比10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的大數(板書課題)請把你找到的大數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數。生自由發言。
二、認一認
1、師撥數,學生認。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撥,下面學生認。
3、同桌之間一人撥數,一人認讀。
4、請幾組同學到臺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計數器9)師: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師:也就是我們學過的10個一是10,或1個十是10(板書)。
師撥99,這個數是多少?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100。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說出100怎么表示嗎。
生:100個一是100,也可以是10個十是100(板書)
師指名展示。(學生邊講解邊展示)再添一個珠子個位就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十位上的9加進位的一又滿十了,再向百位進一。所以是100。
師:999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數是多少?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撥一撥,說一說。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撥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今天我們認識了“千”請同學們看一下計數器,千位數是一個四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書)相鄰數位之間的關系是十進制。
(二)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
1、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討論數的方法。(如果學具不夠,可以借助附頁二中的圖片擺一擺)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總結方法:一個一個地數,數10個是1條。一條一條地數,數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一片一片地數,數10片有10個100,10個100加起來是1000。也就是說10個百是一千。(板書)
四、數一數
(一)同桌互相數一數,從887數到1000。方法不限。
師:如果一百一百地數,下一數是什么?生:987。(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計數器)
(二)游戲開火車數數
1、師說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數每個同學數一個。一直數到一千。
2、從750開始,5個5個地數,數到一千。
3、從500開始,10個10個地數,數到一千。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體?多大是一千?我們下節課將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10個 一是十
10個 十是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個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完成相應的統計表。
2、感受分類的多樣性,體會分類統計的意義。
3、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
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在生活中感受分類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你最喜歡到大海邊做什么呢?
師:你們這么喜歡大海,現在讓我們一起到大海邊去游玩,好嗎?(放課件)
師:我們來到了大海邊,快來說說你在大海邊都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有順序的仔細觀察。)
師:小眼睛真明亮,觀察真仔細,能不能根據自己看到的提出數學問題?
生: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板書) ) 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小組討論討論。其他小組也幫著想想辦法。
生:可以一個一個的數
師:你是一個很用心的孩子,會運用一年級學過的統計的方法,一個一個的數進行統計。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小組在討論討論。 引導學生可以先數出男的有幾人,女的有幾人,再加起來。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想出的是什么辦法? 你們把游泳的人分成男女兩類,先數出男的有幾人,女的有幾人,再加起來就知道海面上游泳的`有多少人了。 (可以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數。)
師: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人分類數一數,再把數的結果加起來,得出的就是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這也是一個好辦法。你們真的好棒!還有別 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方法。
例如:大人、小孩;帶游泳圈和不帶游泳圈的)
師:咱們班的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得好辦法,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
師:那讓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法進行統計,完成統計表。好嗎? (小組統計)板書
師:誰來說說你們統計的結果? 你們是按照什么來分類的?數的結果呢?(師填表) 你們小組數的真仔細,老師送你們一份禮物。其他小組也是和他們一樣嗎?誰來說說,你們是按什么標準分類的,數的結果如何?(課件)他們數的正確嗎?你們真棒!數的很仔細。送你們一份禮物。
師:剛才,我們按照兩種不同的標準將海里正在游泳的人進行了分類和統計,并一起完成了統計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分統計表,小眼睛仔細看,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師: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游泳的男的比女的少 1 人,結果一樣。)
師:哇!你們有這么重大的發現,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老師也送你們一份禮物。
師:(小結)我們在大海邊撿貝殼的過程中,知道要想求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板書)多少人?(板書)可以先把游泳的人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數一數再進完成統計表,在統計表中還能解決許多數學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在大海邊學的分類統計!(板書:分類統計)
二、鞏固學習
師: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撿到了一個美麗的貝克。想不想再撿?(想)
師:你們還想撿哪個?看看貝殼里有什么問題? 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你們能用我們剛才學的分類統計的方法來算出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嗎?可以怎樣進行分類統計?告訴我好嗎?
這樣吧,你們先小組商量商量,選擇你們最喜歡的分類統計的方法把你們統計的結果填在統計表中,作為禮物送給我好嗎?
三、課后總結
師:看來,這分類統計不僅在大海邊可以用到,在我們聽課的現場也能用到。 老師想知道現場聽課的老師一共有多少人?誰能用到今天學到的知識,統計一下?
師:同學們想的方法可真多,相信你們的收獲也很多,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恭喜你們有這么多的收獲,回家后把你的收獲展示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和你一起分享,好嗎?
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廣泛的應用越來越顯示出其獨有的魅力。
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尊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小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2、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數萬以內的數。
3、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
計數器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大的數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大數——萬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舊知識引入新課,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讀數和寫數的規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計數器
這個數表示的是多少?說一說你的想法。(出示計數器:撥數9999)。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添上1個珠子是多少?
教師總結: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個珠子就是一萬。
2、數一數
(1)出示問題: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學生討論并匯報。
3、認識“一萬”
課件出示:出示正方體圖。出示10個正方體,指名回答,一個正方體是多少?(一千)。 十個呢?
小組數一數,并匯報: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萬。
總結:10個一千是一萬。(師板書)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既引導了學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
4、課件出示問題:你能從九千八百八十七數到一萬嗎?大家一起數一數。
還可以怎么數?學生討論并匯報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小組里數一數,看誰數的又對又快。學生小組內數數,師巡視了解情況。
5、課件出示問題: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數?
學生討論并匯報。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從計數器上撥數,從“八千九百”到“一萬”
2、第23頁練一練第二、三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
(設計意圖:最后的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
練一練第四題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各種情景中認識和理解幾個幾相加的意義,能夠表示和表達幾個幾相加。
2、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一定的數學文化和樂趣。
3、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自然的將問題帶入生活,能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蹤影。
教學重點:
能從算式或圖畫中知道是幾個幾相加。
教學難點:
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自然的將問題帶入生活,能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蹤影。
教學準備:
課件、紙條、剪刀。
教學過程:
一、變魔術,激興趣
同學們,喜歡看變魔術的節目嗎?今天老師給大家來表演一個魔術的.節目
1、拿一紙條,首位粘起來,用剪刀從中間剪開,看看最后是什么樣的?
2、三位同學當助手再一次剪開粘好的紙圈,適當調動氛圍。
二、提問題,學新知
1、誰能提個數學問題?
一共變出了多少個紙圈?
2、怎么解答?
2+2+2=6 (板書)
3、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它的加數相同。
你真會學習數學,數學就是要從數量關系或者算式中發現相同或不同,然后從相同或不同中來研究學習數學,今天我們就從相同的加數入手來學習。
4、那么在這個算式中,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呢?
于是,對于算式2+2+2=6我們就可以說是()個()相加得()。
誰會說?誰來說說?找幾人來重復說后齊說。
三、做練習,化新知
1、幻燈片2,讓學生說一說是幾個幾相加。
5+5+5+5+5=20 7+7+7=21 ()個()相加得20 ()個()相加得21
2、你能說一個這樣的算式嗎?
一個學生說算式,另一個學生說是幾個幾相加。
3、大家能從算式中看出是幾個幾相加,那么你能不能從圖中看出呢?幻燈片3-8,說一說是幾個幾相加,然后寫一寫算式。
4、小結: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幾個幾相加的內容,(板書課題),我們學習的加法算式中有一類很特殊,它們的加數都相同,我們就可以說這個算式是幾個幾相加。
5、動手擺一擺。
(幻燈片9)每次擺3根,擺4次。
說一說題意、學生動手擺一擺、填空后說一說。
(幻燈片10)擺一擺5個2和2個5 對比后讓學生初步體驗兩個數之間是有奧妙的。
6、畫一畫(幻燈片11)每行畫3個,畫4行。
學生畫完后列式、說說是幾個幾相加。
還可以怎么觀察?怎么列算式?那又幾個幾相加呢?
同學們看問題,尤其是數學問題要從多個角度來研究,變換一下角度來思考,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幻燈片12)可以怎樣觀察,分別是幾個幾相加。
四、到生活,學數學
1、最后老師再給大家變一樣東西,看是什么?在上面有沒有我們藏著我們今天學習的幾個幾相加的知識呢?
其實,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藏著數學的知識,只要帶著數學的眼睛,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那么下課后分小組自己去找找,小組長負責整理,我們比比哪個小組找的最多。
2、其實老師一開始給大家變出的魔圈是有名字的,它叫莫比烏斯圈,介紹莫比烏斯和莫比烏斯圈。
板書設計:
幾個幾相加
2+2+2=6 相同
()個()相加得6 不同
不同角度觀察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2.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體會乘法的意義,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魔術表演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術表演吧。
(出示主題圖)
二、新授,解決問題。
1、初步感知畫面。
師:多神奇的魔術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學們這里會也藏著很多奇妙的數學知識,不信大家仔細的觀察一下。
2、提問題。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請你們接著看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學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條魚?一共有多少個燈籠?
3、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很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生:2+2+2=6(朵)
第二題:4+4+4+4=16(條)
第三題:3+3+3+3+3+3=15(個)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算式,你發現有什么特點?生:都是連加
生1:加數相同。
師:對每一題的加數都相同。2+2+2是幾個2相加?
生:3個2相加,(依次說出后幾個算式。)
師:請同學說一說20串燈籠的.個數,怎么寫算式?
生動手寫:3+3+3+3??
師:你覺得寫起來怎么樣?
生:很麻煩。
師:怎么就不麻煩了?
生:用乘法。
師:你真愛學習。這個內容我們在下節課里學。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圖:生說,師判斷
2、出示圖:師說題意,生填寫,集體訂正。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引出多種不用的解決方法,然后著重認識幾個幾連加。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樣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2課題體驗相同加數連加
課型:練習課。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學生發現老師的錯誤后幫助找出寫錯的原因。
師:那我們能不能想一種新寫法,既能讓人看懂是8個5相加,寫起來又不易出錯比較簡便呢?
4、小組合作交流,創造數學符號。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學生講述自己創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來比較每種寫法的優點。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回顧本學期所學的內容。
2、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情境圖中的信息。
3、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情境圖中發現與所學內容有關系的信息。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信息、并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
電教設備或掛圖、課件、大熊貓簡筆畫。
學具準備:
學具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總體回憶。
帶領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說一說本學期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
師生交流:表內乘法、表內除法、角的初步認識、方向與位置、統計與可能性、混合運算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觀察情境圖。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讓學生觀察,感受過年的歡樂,全班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按順序匯報圖中的信息
分析信息
師:你能從這些信息中發現我們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嗎?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指名多為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1)“今天刮的是西風”:復習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汽車前后左右都有孩子圍著看:與方向與位置有關,我們可以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
生:河里有鴨子和鵝,河邊的樹上有小鳥:與倍數、混合運算的知識相關肯定學生的表現并引導學生對照本學期學過的內容,結合這些信息試著提出問題,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提出問題。
1、一共有多少串辣椒?
2、小女孩花炮的響數是小男孩的多少倍?
3、有多少個玉米?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同學們,你們覺得數學有意思嗎?這節課你們學得都很棒,學會了回顧知識。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認真觀察你周圍的事物,你就會發現生活與數學是1。
2、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問題,課后就思考一下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下節課我們再來解決。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4-27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25
二年級上冊數學幾倍教案03-13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8
數學二年級上冊優秀教案11-05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05
二年級上冊數學厘米教案05-1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5-06
二年級上冊數學《統計》教案11-10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