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數學教案模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6的數學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6的數學教案模板1
教材分析:《觀察物體》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辨別前后左右的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并能辨認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要全面了解物體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觀察,并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教學重點: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具準備:課件、玩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仔細看大屏幕,根據照片來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出示幾張動物的部分照片,學生猜測。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動物正面照片。
從部分圖片我們的確很難確定,當同學們看到前面就認出來了,是這樣的嗎?
剛才同學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的看這就叫“觀察”。
二、授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瞧!就是這只玩具小驢。小朋友們,喜歡這只玩具小驢嗎?它可愛嗎?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小驢的哪一邊?
請大家頭不要偏,手不要動,仔細觀察玩具小驢,思考一個問題:仔細觀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見玩具小熊的什么?
請一位學生站起來向全班學生說說?
結合學生發言,課件分別出示在不同面拍攝的玩具小驢的照片,讓學生進行描述,同時教師進行板書:前面、后面、側面。
為什么觀察的是同樣的玩具小驢,大家剛才說的卻不一樣呢?
結合回答,教師歸納: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下面咱們換換位置再觀察觀察。
現在你又看到玩具小驢的哪個面呢?這回和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通過我們前面兩次的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話想和大家說說嗎?
教師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學生閉眼想:在正面、側面、背面能分別看到玩具小熊的什么?
活動一:照片找位置。
老師出示一張照片,學生想一想:這張照片具體的觀察位置在哪兒?是在玩具小熊的什么面拍攝的?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小驢的那個面吧!
活動二:跑動找位置
老師拿出很多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小驢照片,任選其中的一張,請學生根據照片想想拍攝的位置在哪兒,并快速的站過去。
剛才咱們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還是換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玩具小驢的一個面。如果能讓每個小朋友全面地看到小驢的前后左右四個面,那才好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看到玩具小驢的前后左右四個面嗎?請大家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想想吧!
四人換座位。
也可以把小驢轉一轉。
大家發現了:要全面的觀察物體可以圍著它轉,從四處看;也可以讓它給我們轉一圈來進行觀察。
如果是一些較大的物體,同學們想一想,那應該怎么辦呢?對于一些較大的、不能動的物體,我們就要站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觀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觀察方法!
三、拓展運用激勵創新
小亮他們也有一個玩具——恐龍,讓我們看看他們看到的是恐龍的那一面吧。
課件出示摞書的圖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們分別看到數學書的哪一面嗎?請小朋友拿出課本,自己動筆來連連線吧!
課件同步出示圖片,展示連線的正確答案,集體反饋。三位小朋友正在觀察一輛小卡車,他們所站的位置都不相同,在他們的位置上分別看到的是汽車的哪個面呢?
四、學生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五、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課后能夠處處留心觀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感受,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6的數學教案模板2
活動目標:
1、能用標記記錄圖形的顏色和大小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活動后能將材料收拾整齊。
活動準備:
教具:摸獎箱、各種圖形卡片、大的標記圖5張、標記卡片若干張(大小、形狀、顏色標記)
學具:幼兒人手1-2份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摸獎游戲
1、師:小朋友,今天有許多圖形寶寶來和小朋友們玩,它們在哪里呢?在老師的箱子里,等一會,請小朋友們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摸出來,摸到以后,請你說一說,你拿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寶寶。
2、幼兒摸圖形,并自己說說圖形。
3、摸獎游戲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現在我們要跟圖形寶寶們來玩一個“摸獎”的.游戲。怎么玩呢,小朋友手里的圖形寶寶是獎券,老師來摸獎,請中獎的小朋友到前面來領獎。
(1)教師摸獎
(2)請一名幼兒摸獎,依次下去。
4、結束摸獎游戲
師:好了,摸獎游戲就先玩到這里,我們下次再玩。
二、看圖形選標記
1、師:又有幾個圖形寶寶們來玩游戲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依次介紹。
2、師:這些圖形有什么不一樣呢?
3、我們用什么辦法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4、我們來給它們選一下它們自己的標記。怎么選呢?請你選一張有圖形寶寶的紙條,然后給它選好標記,粘到白紙上。做好的小朋友把它送到黑板上的圖形寶寶下面。
5、幼兒選標記。
三、看圖形做標記
1、師:剛才,我們給圖形寶寶選了標記,現在我們來給圖形做標記。
2、師:請你先想一想,你準備給它做什么標記。
3、幼兒做標記。
6的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了解復數的幾何意義,會用復平面內的點和向量來表示復數;了解復數代數形式的加、減運算的幾何意義.
2.通過建立復平面上的點與復數的一一對應關系,自主探索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
教學重點:
復數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
教學難點:
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我們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實數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那么,復數是否也能用點來表示呢?
二、學生活動
問題1任何一個復數a+bi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a,b)惟一確定,而有序實數對(a,b)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點是一一對應的.,那么我們怎樣用平面上的點來表示復數呢?
問題2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點a與以原點o為起點,a為終點的向量是一一對應的,那么復數能用平面向量表示嗎?
問題3任何一個實數都有絕對值,它表示數軸上與這個實數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任何一個向量都有模,它表示向量的長度,那么相應的,我們可以給出復數的模(絕對值)的概念嗎?它又有什么幾何意義呢?
問題4復數可以用復平面的向量來表示,那么,復數的加減法有什么幾何意義呢?它能像向量加減法一樣,用作圖的方法得到嗎?兩個復數差的模有什么幾何意義?
三、建構數學
1.復數的幾何意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復數a+bi的實部a為橫坐標,虛部b為縱坐標就確定了點z(a,b),我們可以用點z(a,b)來表示復數a+bi,這就是復數的幾何意義.
2.復平面:建立了直角坐標系來表示復數的平面.其中x軸為實軸,y軸為虛軸.實軸上的點都表示實數,除原點外,虛軸上的點都表示純虛數.
3.因為復平面上的點z(a,b)與以原點o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一一對應,所以我們也可以用向量來表示復數z=a+bi,這也是復數的幾何意義.
6.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可由向量加減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得到,兩個復數差的模就是復平面內與這兩個復數對應的兩點間的距離.同時,復數加減法的法則與平面向量加減法的坐標形式也是完全一致的.
四、數學應用
例1在復平面內,分別用點和向量表示下列復數4,2+i,-i,-1+3i,3-2i.
練習課本p123練習第3,4題(口答).
思考
1.復平面內,表示一對共軛虛數的兩個點具有怎樣的位置關系?
2.如果復平面內表示兩個虛數的點關于原點對稱,那么它們的實部和虛部分別滿足什么關系?
3.“a=0”是“復數a+bi(a,b∈r)是純虛數”的__________條件.
4.“a=0”是“復數a+bi(a,b∈r)所對應的點在虛軸上”的_____條件.
例2已知復數z=(m2+m-6)+(m2+m-2)i在復平面內所對應的點位于第二象限,求實數m允許的取值范圍.
例3已知復數z1=3+4i,z2=-1+5i,試比較它們模的大小.
思考任意兩個復數都可以比較大小嗎?
例4設z∈c,滿足下列條件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1)│z│=2;(2)2<│z│<3.
變式:課本p124習題3.3第6題.
五、要點歸納與方法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復數的幾何意義.
2.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
3.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6的數學教案模板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改變,準確計數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現象。
3、逐步樹立自信心和創造意識。
活動準備: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兒操作卡、記號筆、小筐。
活動過程:
一、(彈琴律動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動出示米老鼠圖片引入活動:“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師:|“進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語呢?”(幼兒念咒語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師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戲-“猜影子”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妙妙屋里有兩種小動物,是誰呢?這些是它們的背影,小朋友們來猜一猜。
三、通過和妙妙屋里的動物表做游戲,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現象。
(一)先來看小兔子們做游戲(復習6的.守恒)
1、師出示ppt,兩排兔子,紅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別有6只。
提問:
①“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
②“這些只兔子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原來它們的大小、顏色不一樣,但是數字寶寶是一樣的,數字寶寶一樣,說明它們的數量一樣。
2、提問:
①小灰兔子很調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戲,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數到10,看一看,看它們發生什么變化?
②小朋友數數現在有幾只兔子,跟原來一樣多嗎?我覺得灰兔子少了兩只,還剩4只,因為它的隊伍變短了。
師:原來它們的隊形發生了變化,但是數字沒有變,6只還是6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來了,快看(感知新知識點數量:10的守恒)
1、師出示ppt:10只性別、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問:
①“一共有幾只米老鼠?”
②“這么多米老鼠,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米老鼠們開始做游戲了,當變換一種隊形后提問:
①“你們看米老鼠發生了什么變化?”
②“我們來數數變了隊形后,和原來一樣多嗎?”
師:雖然這些米老鼠的大小、顏色、造型都不一樣,隊形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它的數量始終都沒有變。
四、操作活動:圖形操作卡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為了獎勵小朋友,米老鼠帶我們去圖形城堡玩一玩(開汽車律動)
1、出示ppt,圖形城堡到了,提問:看一看有哪些圖形?這些圖形一樣嗎?
哪里不一樣?有一樣的地方嗎?哪里一樣?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2、驗證:小朋友們都做完了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原來這些圖形寶寶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排列順序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字寶寶都是一樣的,說明它們的數量一樣多,這就叫數的守恒。
五、活動延伸:
家長游戲請10位家長到前面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隨著音樂轉圈,音樂停止時各做出一個不同的造型或變換一個不同的隊形,讓幼兒說一說哪變了,哪沒變。
六、結束部分站隊,帶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游戲。
6的數學教案模板5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并能說出總數。
2.準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學習按量歸類。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并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三個籮筐(上面分別有1只、2只、3只兔子)、蘿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蘿卜,感知3以內的數量。
1.出示小白兔。
看看,誰也來到我們教室啦,和小白兔打個招呼。
小朋友們好,我叫小白兔,我們家的蘿卜吃完了,想請大家幫忙拔蘿卜,你們愿意幫我嗎?讓我們開著小汽車出發吧。
2.目測蘿卜數量。
二、拔蘿卜,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
1.自由挑選蘿卜,并說出蘿卜數量。
蘿卜地到了,請你拔一張蘿卜卡片,準備好了嗎?拔蘿卜,拔蘿卜,嘿呦嘿呦拔蘿卜,拔出來啦!
請你數一數你拔了幾個蘿卜,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誰來告訴大家你拔了幾個蘿卜?
2.聽指令取蘿卜,并說出蘿卜數量。
請你把你拔的蘿卜放到椅子底下,看小白兔拔了幾個蘿卜?
這一次要和小白兔拔一樣多的.蘿卜,要拔數量是3的蘿卜。
三、裝蘿卜,學習3以內數的按量歸類。
1.出示籮筐子。
蘿卜多得都拿不了了,讓我們把它裝進筐里。這里有3只籮筐,請看看籮筐上有什么?
它們都一樣嗎?這個籮筐里應該裝幾個蘿卜呢?
2.裝蘿卜。
請你看看你的蘿卜應該送到那個筐里,邊裝邊說:"三只兔子我送你三個蘿卜"。
四、運蘿卜,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今天小白兔特別高興,大家幫我拔了這么多的蘿卜,謝謝大家,讓我們一起抬著蘿卜回家吧,我大家吃紅燒大蘿卜。
6的數學教案模板6
一、教學內容
教材2-4頁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思想,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四、教具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向學生呈現一組圖畫,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數。
故宮占地720000平方米;20xx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
”環繞北京城;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可容納100000人;國家大劇院“蛋殼”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
提問:這些都是老師找到的圖片資料,看完之后同學們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發現都可以說一說。
教師提問: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在這些資料中出現的數據都比較大,是我們學過過的,你們認識它們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來認識這些比較大的數。
(二)探索新課
1、復習
(1)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
(2)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4)讀出下面各數
4958、 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2、認識“十萬”
出示一張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
提問:10張100元是多少元?20張呢?50張呢?100張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
提問: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是一百張,那么這一捆人民幣是多少元?
收銀元員一共收了9捆人民幣,共是多少元?
提問: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計數器)
教師質疑:萬位滿十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3、認識“百萬、千萬、億”
出示汽車圖并提問:
1輛轎車如果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說出想法后用計數器驗證。
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
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同時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然后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才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3頁第1題。
在進行練習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撥珠時只在一個數位上撥,最好是我們今天學過的計數單位。
2.教材第4頁第2題。
教師要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注意指導學生手口要一致,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遇到進位問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如:千位滿十,要向萬位進一。
3.教材第4頁第3題和第4題。
教師可以補充數數的題目。例如: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五萬數到一百零四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六千萬數到一億。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從四千六百萬數到五千三百萬。
4.教材第4題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訂正答案。如果有的學生完成有困難,可以先讓他們撥一撥計數器,明確前后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四)思維訓練
如果給你足夠多的小木塊,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這個數?與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又正確又簡便。
(五)課堂小結
老師提問: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一共有幾個?
在這些計數單位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第二課時人口普查(三個課時)
分課時一讀多位數
一.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頁。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重點難點
1.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6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604-25
《6的組成》數學教案04-29
數學教案-6的認識05-0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6篇09-2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6篇08-13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6篇)07-2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6篇】09-11
小學數學教案6篇【精選】09-10
6的分解數學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