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生活與百分數》教案(四)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生活與百分數》教案(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內容
應用百分數解決生活中有關促銷的實際問題。(教材第12頁例5)
二、教學目標
1.能熟練解決與折扣有關的實際問題。
2.根據不同優惠,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3.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百分數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難點:將復雜的折扣問題轉化成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折扣、成數、稅率和利率,并能夠按折扣計算商品價格,應用成數進行農業收成等有關計算,求應納稅額以及計算利息等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必須明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下面就請同學們一一回顧一下折扣、成數、稅率、利率相關的計算公式。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集體匯報。師生共同總結:(課件出示)
現價=原價×折扣;
幾成表示十分之幾,即百分之幾十;
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師: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折扣、成數、稅率、利率問題都可以轉化為百分數問題來解決。而且,也只有轉化為百分數問題,才可以更好地確定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與折扣有關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12頁例5。
(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例5)
師:“每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點名學生回答)
明確:在總價中取整百部分,每個100元減去50元。不滿100元的零頭部分不優惠。
師:如果在A商場買,應付多少錢?(點名學生回答,說清楚解題思路)
已知A商場打五折銷售,媽媽要買的裙子標價是230元,這樣就能算出在A商場買這條裙子需要的錢數是原價的50%,列式為230×50%=115(元)。(板書)
師:如果在B商場買,應付多少錢?(點名學生回答,說清楚解題思路)
媽媽要買的這條裙子230元里面有2個100元,所以減去的是2個50元,即50×2=100(元),那么媽媽在B商場買這條裙子還需要230-100=130(元)。(板書)
115元<130元,顯然是A商場更便宜些,應該建議媽媽去A商場買更省錢。
師:想一想,在哪個商場買更省錢與商品的總價有關系嗎?如果總價正好是一個整百數,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在B商場,如果總價正好是一個整百數,那么實際付的錢數是總價的一半,相當于A商場的五折,即此時兩個商場的優惠力度相同。
師:如果總價不是一個整百數,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在B商場,如果總價不是一個整百數,那么最后實際的花費為整百部分的一半加上零頭部分。而A商場的五折既包括整百部分的五折,還有零頭部分的五折,此時選擇A商場更省錢。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你以后購物有什么啟發呢?
學生交流。
小結:通過計算比較一下幾種購買方案,才能知道哪種購買方式比較便宜。所以,購物時我們要根據促銷方式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惠策略,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鞏固反饋
1.完成教材第12頁“做一做”。(點名學生板演,教師點評)
(1)A商場:120-40=80(元)
B商場:120×60%=72(元)
(2)80>72,B商場更省錢。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3題。
甲品牌:260-100=160(元)
乙品牌:260×60%×95%=260×0.6×0.95=148.2(元)
148.2<160,乙品牌的更便宜。
3.某旅游團共有成人12人,學生7人,他們到一個風景名勝地觀光旅游,以下是導游了解到的門票報價:
A.成人票每張30元。
B.學生票半價。
C.滿20人可以購團體票,在成人票價上打七折。
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制定怎樣的購票方案。(學生交流討論,集體匯報不同方案)
方案一:30×12+30÷2×7=465(元)
方案二:30×20×70%=420(元)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將如何運用到生活中呢?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例5
(1)A商場:230×50%=115(元)
B商場:230-50×2=130(元)
答:在A商場買應付115元,在B商場買應付130元。
(2)115<130
答:選擇A商場更省錢。
教學反思
1.購物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是經常遇到的,這節課正是把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各種促銷策略融入教材,通過幾個情境的展示以及幾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不同情況下各個商店的優惠策略,從而擇優選擇。
2.對于教學內容為綜合應用的課時,一般是對前面一個或幾個課時知識點的總結、鞏固與提升。我們應該在復習舊知和提高學生分析、應用能力上分清主次,并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等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相應調整,切忌在這種類似練習課的課堂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只重視傳授不顧啟發學生。在每一個引導提問、學生討論的環節,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并且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后,再進行集中講解。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典型例題準備
【例題】一個商場打折銷售,規定購買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如購買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500元以內(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的打八折。李川買了兩次,分別用了189元、432元,那么如果他一次購買這些商品的話,可節省多少元?
分析:(1)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最多付款200元;(2)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最少付款200×90%=180(元),最多付款500×90%=450(元);(3)500元以上的就把500元以內(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最少付款450元。189元>180元,說明原價就是189元或屬于第(2)種情況;432元<450元,它屬于第(2)種情況;再把錢數相加后根據第(3)種情況計算可節省的錢數。
解答:200×90%=180(元)
189元>180元,說明沒有打折,原價就是189元;或者打九折,原價是189÷90%=210(元)。
500×90%=450(元)
432元<450元,說明原價就是432÷90%=480(元)。
當原價是189+480=669(元)時,450+(669-500)×80%=585.2(元)
189+432-585.2=35.8(元)
當原價是210+480=690(元)時,450+(690-500)×80%=602(元)
189+432-602=19(元)
答:可節省35.8元或19元。
解法歸納:分段折扣問題中,已知實際支付的錢數求原價時,應根據折扣計算方式分情況討論。
相關知識閱讀
關于百分數的成語
十拿九穩:90% 百里挑一:1%
事半功倍:200% 事倍功半:50%
半途而廢:50% 平分秋色:50%
百發百中:100% 一箭雙雕:200%
十室九空:10% 十全十美:100%
半壁江山:50% 一刀兩斷:50%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生活與百分數》教案四】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生活與百分數》(通用14篇)06-20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4-25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04-27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稅率》教案11-20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成數》教案04-08
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3-17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1-13
六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