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28 09:34:5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經典】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科學教案10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第1課。

  教學要點:

  感受風的存在,初步練習假設性解釋。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生對于風的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2、會制作各種各樣的紙風車。

  3、能初步對事物或現象做出假設性解釋。

  4、意識到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問題接龍

  同學們,這節老師想讓同學們做一個游戲——問題接龍,大家愿意嗎?(愿意)不過如果接不上來的同學老師可是要懲罰的哦!你要為大家學個動物叫或拌個動物的形象。(好)

  二、猜想與假設

  大家能對這些問題做出猜想和解釋嗎?

  學生猜想。

  想一想,我們看不見風,怎樣才能證明風的存在呢?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到室外,去尋找風的蹤跡。

  三、設計與制作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有沒有尋找到風的存在?說一說你找到的風。

  學生匯報交流。

  我們還有一位好伙伴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的'了解風,知道它是誰嗎?對,是紙風車。紙風車能幫助我們找到風,它的形狀有好多種,盡情發揮我們的創造力,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

  學生制作。

  你們的紙風車轉得快嗎?解釋一下原因。

  我們的紙風車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四、課外拓展

  氣象臺的天氣預報中是怎樣描述風的?留心電視或報紙等媒體,連續記錄一星期風的預報,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下節課我們再一起進行交流。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風》的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認識空氣流動就是風,從而體會到風的大小、冷熱,認識到大自然的風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好處和壞處。

  學情分析

  科學教學要實現教學的任務就必須對學生這一教學活動的.主體有充分的了解與分析。其中包括他們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影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各種因素;以學習動機為核心的非認知因素以及學生集體對教學的影響。這樣才能有效地調整教師的教學,調整課堂設計,調整教學方法,協調教學環境等等,實現真正意義上讓學生發展的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借助媒體的實驗方法,推斷空氣流動可以形成風。

 。2) 通過對教室里的空氣流動的探究活動,知道教室里的空氣也在流動。

  (3)認識流動空氣就是風,體驗到空氣流動得越快,風越大;空氣流動得越慢,風越小。

  (4)能說出大自然中不同的風,并認識它們的好壞處。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教室里空氣流動的探究活動過程,體驗空氣流動就是風的探究過程。

 。2)能根據假想的答案,自行設計觀察空氣流動的方法,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認識科學存在與周圍世界,培養學生樂于研究周圍世界的科學精神。

 。2)養成保持室內空氣流動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空氣流動與風之間的聯系,即“空氣流動就是風”的真正理解。

  教學難點

  借助觀察受風影響的可見物運動情況來觀察教室里風的運動情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幾種動物爸爸媽媽愛寶寶的方式。

  2.愿意積極參與活動,初步學習看圖表述自己對圖意的理解。

  3.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9。

  活動過程:

  1用游戲與談話結合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 游戲——找朋友。幼兒隨著《找朋友》的音樂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教師:小朋友們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喜歡他嗎?那你用什么方法告訴他你喜歡他?(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達自己對朋友的喜愛。)

  2) 教師:爸爸媽媽都是怎么喜歡我們的呢?

  (3)教師:無論好朋友還是爸爸媽媽都很喜歡我們,對我們喜歡的方法也不一樣。其實小動物們也有表達自己喜歡的的方法。

  2逐一出示圖片并引導幼兒看圖,了解幾種動物爸爸媽媽愛寶寶的不同方式。

 。1)教師:這是誰?小企鵝在哪里?為什么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里呢?

  2)教師:這是誰?你找到小袋鼠了嗎?它在哪里?小袋鼠在媽媽的袋袋里會怎么樣?

  3)教師:螞蟻寶寶住在哪里?它們的洞穴是誰挖的呢?

  4)教師:這只狗媽媽在做什么?只有一只狗寶寶嗎?狗寶寶在吃奶時,表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在做這個表情時心里怎樣?

  3游戲:愛的密碼

  教師彈奏《找朋友》的音樂,并改編歌詞。幼兒根據歌詞里說的動物名稱,找到朋友,表達出喜愛的動作。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種形態——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即水在自然界同時以液態、固態和氣態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的循環變化,促進水的三態變化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回憶或觀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種形態——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討論它們之間變化的原因和條件。

  2、尋求水的氣態和固態之間變化的證據,嘗試自主設計水的氣態和固態之間變化的觀察實驗活動。

  3、分析水的各種狀態之間變化的過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態變化規律。

  4、思考有關自然界水的.相關問題,并嘗試用“水的三態循環”對這一現象做出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觀測數據(證據)對科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2、初步認同物質是不斷變化的。

  3、初步建立物質不滅的觀點。

  【教學重點】認識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種狀態可以互相轉變。

  【教學難點】對水的三態之間的相互轉化做出解釋。

  【教學準備】

  小組:水形態變化的過程及發生變化的條件討論記錄表,玻璃杯1只,冰塊1杯,食鹽

  全班: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象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水的各種形態

  1、師:在將近一個星期的學習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水,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

  師生交流

  師:剛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種狀態,大家一起先來看幾張圖片和一些視頻。(展示)

  2、師:剛才的圖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幾種形式。你能根據生活經驗說說你所知道的云、霧、雨、露、霜、雪、冰嗎,可以小組討論一下,試著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學生討論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態變化的過程及發生變化的條件

  水的形態變化的過程變化的條件

  霜水蒸氣(氣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氣(氣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冰水(液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云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霧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ㄟ@些條件也許很多學生想不到,特別是霜和雪,答不出來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學了下一個環節之后再回過來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態循環

  1、小結:我們剛才通過的討論和前面幾課的實驗和觀察,發現了液態的水能凝固成固態的冰,固態的冰會融化成液態的水,液態的水會蒸發成氣態的水蒸氣,氣態的水蒸氣又會凝結成液態的水。

  師:你能用圖來表示上面三者之間的轉化嗎?(學生畫)

 。A設:(1)如果前面學生沒有討論出霜和雪的變化過程,這里可以再問一句:師:那么固態的冰和氣態的水蒸氣之間能互相轉化嗎?霜和雪是從水的什么狀態變化而來的?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如果學生還是不理解可以教師演示一個實驗: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燒杯里裝滿小冰塊,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鹽,過幾分鐘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態的冰晶出現。然后請學生解釋現象: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從而凝華成了冰晶。)

 。2)如果剛才討論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總結中直接總結完整。)

  熱量的變化引起了水的三態變化。

  2、師:我們學了這么多之后,現在你能解釋為什么海洋中的總不會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嗎?請同學們結合P58的圖,討論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師:學了這章,你有什么收獲呢?

  2、閱讀資料庫,增長知識。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樹木的橫截面上有年輪,觀察年輪可以知道樹木的年齡。

  2、知道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我們樹木生長情況,年輪的變化可以反應樹木生長的環境、氣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3、 能對觀察對象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4、 能通過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進行學習。

  5、具有參與科學探究的積極性,愿意與人合作。

  教學準備

  一塊有明顯紋路的木版,每組三種不同的樹的橫截面,觀察記錄表,有關年輪的圖文或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帶紋路的木版,提問:你們從木板上看到了什么?這些紋路從哪兒來?你還在哪兒看到過樹木中的紋路?我們把樹木中的這種紋路叫什么?(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交流學生已知經驗的過程,通過交流導入新的探究過程。)

  二、觀察樹干橫截面,激發學生發現問題。

  (1)教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一塊用樹干鋸成的橫截面,學生分組觀察。要求小組在觀察中記錄自己的`觀察發現和疑問。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記錄表發給小組,也可以讓學生直接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

 。2)交流發現,提出問題。

  三、觀察其他樹的橫截面。

  (1)給每個小組再提供兩塊樹的橫截面,小組觀察:有什么新發現?你還有什么疑問?

 。2)交流與質疑。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隨堂板書,引導學生整理問題:看一看,這些問題中,哪些我們可以在剛才的觀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學們互相解答?把已經解決的問題做上標記。然后給剩下的問題進行分類。

  四、了解年輪的形成。

 。1)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思考:年輪是怎樣形成的?年輪跟樹木的生長情況有什么關系?你從這段資料中又解決了哪些疑問?

 。2)交流。

 。3)為學生補充一些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五、了解更多的來自年輪的信息。

 。1)觀察年輪圖,估算樹的年齡。(五年級的學生一般都知道通過數年輪的圈數可以知道樹的年齡,如果只是簡單地去數數意義就不大了,因此教師要啟發學生思考:怎么數、為什么數出圈數就是樹的年齡。)

 。2)觀察:同一個年輪的寬窄都是一致的嗎?不同年輪的寬窄、顏色一樣嗎?

 。3)討論:同一個年輪的寬窄不同,不同年輪的寬窄、顏色不一致可能與什么有關?

  (4)記錄討論結果并交流。

  (5)你還知道年輪可以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六、課外拓展。

  (1)繼續觀察伐木留下的樹樁或者鋸下的樹干截面上的年輪。

 。2)收集有關樹木年輪的資料,讀一讀,把學到的知識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 篇6

  第1課時 探索自然

  1.引入活動:盲人火車

  3.觀云

  介紹:

  觀云是一種既輕松又令人著迷的消遣。休息期間何不拿出幾分鐘去觀云呢!

  目標:

  了解云(天氣)。

  增強觀察力。

  增強想象力。

  學會放松。

  準備:

  活動之前先檢查需要“研究”的場地。當心蛇、蜈蚣、動物的糞便、碎玻璃等。

  怎樣進行:

  導入語:最近一次你花時間觀云是什么時候(在草地上)?

  (2)如果孩子們愿意的話請他們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觀云并把他們的所見或感覺到的描述一下。給每人一次發言的機會,若有必要的話可以給他們提示一下。

  今天有許多云嗎?

  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呢?它們都是同一形狀或同一大小的嗎?

  云朵使你想起了什么?一只柔軟的枕頭?棉絮?請運用自己的想象力,看是否有的云朵與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很相似?云朵的`形狀在變化嗎?

  你們會看見云在動嗎?云是通過什么而動的?

  云是由什么形成的?

  它們總是白的嗎?

  當云遮擋住太陽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什么使云下雨呢?

  你們以前曾經置身于云中或穿行于云中嗎?(如:坐飛機時飛機穿行于云層之中,或者置身于高高的山上,此時云霧升騰逐風而過。)

  (3)大家都有機會發言之后,進行詢問。

  4.拓展活動:我發現了……鳥

  介紹:

  這是一項不尋常的“我發現了……”活動。這種活動打開了孩子們對常見鳥類的視野。

  目標:

  了解本地區的常見鳥。

  鼓勵孩子們觀鳥。

  增強他們的觀察能力。

  了解怎樣統計數據。

  做數學運算。

  教他們學會安靜,而且反應敏捷(但愿如此!);要有耐心。

  準備:

  鉛筆、一塊板(黑板、白板、有麻將底的畫架)

  參考書:常見鳥圖譜。如有可能,每人一份。

  怎樣進行:

  (1)開場白:班里誰喜歡鳥?鳥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觀察生活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的花園、公園、路邊樹上等的鳥嗎?

  (2)分發指導手冊并指出下列鳥:

  八哥 麻雀 黃鸝 烏鴉 和平鴿

 。3)給每個學生分發統計表并瀏覽一下。指導說:要在5分鐘(或更長一點)的時間內將所有見到的鳥做一記錄。小一點兒的孩子們可以只是將在此時間范圍內所見到的所有的鳥記數。

  讓大孩子們區別不同類型的鳥。對于見到的每一只鳥,若不是同一種類的鳥的話,他們便新起一行?梢哉埓蠛⒆訉λ姷降拿恳环N鳥做簡短的記錄(大小、顏色、標記、該鳥在干啥)。

 。4)下一步,將孩子們帶到“鳥觀察區”(如:一片田野,附近有樹的小山),并且請每個學生自己選擇他們自己的位置,彼此要離得足夠遠以便盡量減少交流和精神分散。

 。5)強調該活動不是競爭,而是一項微型調查項目。給孩子發出記錄鳥的開始信號。觀察期間不許談話。

  (6)到了限定時間之后,召集所有孩子。將記錄的鳥的種類列在一塊黑板上?梢哉埓蠛⒆觽冇嬎忝糠昼娨姷降镍B的數目(鳥的總數以5分鐘的時間進行劃分)。班級平均數是多少?

  參考詢問要點:

  對學生的良好的觀察力進行講評。

  詢問學生們他們觀察的鳥正在干什么(飛行、吃東西、覓食、打架等)。

  與學生一起瀏覽常見的標本,給他們提供一些有關鳥類的信息。

  后續(活動):

  組織一次到自然公園游覽,以觀察當地的和遷徙的鳥類。

  為了擴展對該活動的范圍影響,教師應讓不同組的孩子們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進行觀鳥,并且比較結果。(如早上、下午和晚上)。這樣對每一個人提供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有關鳥的活動信息。鳥在黎明和傍晚最為活躍。你的調查說明了什么?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

  重、難點:

  1、 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律。

  2、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

  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指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

  2、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定的: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 ;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

  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果

  結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

  方向有關,這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

  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Ρ葪l形磁體)

  結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 磁體的'磁場相似。指出N極、S極

  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

 。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

  結果:

  結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律?(參考55頁提示)

  (3)安培定則: 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

  2、 多試驗。

科學教案 篇8

  第一課 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現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

  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教學準備】

  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鑷子、 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的木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漂亮的窗花剪紙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出示窗花剪紙)。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什么事?(剪繩、剪指甲……) 那么錘子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事?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稱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書本P2表格內。比一比,哪些同學想地更多。

  4、小組匯報:

  請一個小組上臺來介紹,并且可以使用老師講臺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工具的使用已經比較熟悉,并且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請大家來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啟后)

  三、選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師這里有釘有一些釘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釘子沖木板中取出來,請問我該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比較合適? 2)請小組內的同學先觀察一下釘在木板上的釘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說說你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組長領材料,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實驗

  3、全班交流:說說你們剛才選擇的工具是最合適的嗎?

  分組發言共同評論。

  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

  1、請大家觀察P3的三幅圖,請你在右邊選擇最恰當的工具來完成這3項工作。 并且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2、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

  3、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4、 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深入理解。

  五、全課總結:

  對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地點:

  科學實驗室

  活動內容:

  帶電的報紙

  活動目標:

  使學生明白天氣干燥,一些物體容易帶電。

  活動過程:

  材料:

  1支鉛筆; 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墻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后,報紙就像粘在墻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會被墻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墻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墻。

  3. 當屋子里的空氣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墻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

  請試一試,還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墻上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利用統計表記錄并比較塑料與其他材料在性質上的區別。

  2、對于有關塑料性質的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3、能從實驗結果中發現新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舉例說出人們為了滿足城樓而不斷地研究開發新材料。

  2、能分別舉出兩個實例說明塑料制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引起的環境問題。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塑料的多種性質,并能用三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塑料的用途。

  2、能舉出兩種以上新材料的性質和用途。3、能舉例說出物品的特點與組成該物品材料的性質有關。

  教學準備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熱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動一: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在書中的表中記錄兩種尺子的特性。

  討論用塑料代替木頭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

  同組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同學記錄

  全班交流

  三、活動二:塑料杯遇到熱水會怎樣?

  提示:分別向塑料杯或礦泉水瓶內裝入冷水和熱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學生自己預測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學生交流

  四、活動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兩只手的感覺一樣嗎?

  學生實驗

  學生交流

  五、學習科學在線——活動四:認識新材料。

  1、認識書中介紹的新材料

  2、談談對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學期我們曾經做過埋垃圾的實驗,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沒有腐爛?

  板書設計:

  2、塑 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質

  新材料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