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術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第一周(2.17~2.21)情感的抒發與理念的表達第二周(2.24~2.28)弘揚真善美第三周(3.3~3.7)了解紋樣(1)第四周(3.10~3.14)設計紋樣(1)第五周(3.17~3.21)第六周(3.24~3.28)第七周(3.31~4.4)第八周(4.7~4.11)第九周(4.14~4.18)第十周(4.21~4.25)第十一周(4.28~5.2)第十二周(5.4~5.9)第十三周(5.12~5.16)第十四周(5.19~5.23)第十五周(5.26~5.30)第十六周(6.2~6.6)第十七周(6.9~6.13)第十八周(6.16~6.20)第十九周(6.23~6.27)第二十周(6.30~7.4)
設計紋樣(2)插花(1)插花(2)擺件巧安排(1)漂亮的手工燈飾(1)漂亮的手工燈飾(2)裝飾畫(1)裝飾畫(2)
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1)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2)裝點居室(1)裝點居室(2)關注社區居住環境中國古典園林欣賞期末考試期末各項工作總結
第一單元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
第一課情感的抒發與理念的表達
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教材分析:
本課為“欣賞·評述”領域,教材通過對古今中外各類代表性美術作品的介紹和解析,力求使學生認識到優秀的美術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結構來塑造視覺藝術形象,它們大都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達內在的'深層意蘊和理念。美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表現手段創造的視覺形象,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還會蘊涵某種情感和精神。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美術作品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聊表達內在深層次意蘊。過程與方法:知道美術創作是某種理念和情感的表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教學重點:了解美術作品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聊表達內在深層次意蘊,學會從美術作品中感受到這個作品的理念表達教學難點:教學難點: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和欣賞這些美術作品.教學時數:1課時
第一單元美術作品的意蘊
第二課弘揚真善美
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教材分析:
藝術的功能主要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美術具有審美、實用、教育、認識和傳播交流等社會功能。美術作品通過藝術形象來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來感染和影響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與審美能力。真善美是人類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題,為此,美術作品應當堅持倡導和弘揚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美術作品的藝術功能。
過程與方法:知道美術作品在弘揚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方面的作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欣賞能力,增強弘揚真善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教學難點:理解作品說要表達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學時數:1課時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嘗試用簡單線條和夸張構圖表現快樂小人。
2.探究造型變化與畫紙中折線的關系。
3.感受“快樂小人”造型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快樂小人范畫、記號筆、粉紅、黃色、綠色紙各16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快樂小人,嘗試畫出“小人”。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畫人,而且是頂天立地的.人。你們知道“頂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嗎?
2.出示范例“快樂小人”并觀察。
師:就像他一樣頭頂天,畫到紙的最上邊,腳踩到地上,畫到紙的最下邊,這樣就叫頂天立地。
師:你覺得他心情怎么樣?從哪里能看出來?引導觀察小人的表情和動作。
3.第一次作畫。
4.交流,對照、比較自己所畫的小人是否是頂天立地,提醒后面畫時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樂小人”的快樂造型與紙的折線的關系。
1.師:這次我們用黃顏色的紙來畫,有兩個要求:第一小人要畫得頂天立地,第二畫時不要打開這張紙。
2.第二次作畫,教師觀察。
3.展開畫紙,通過比較不同作品斷的點,發現折線與斷點的關系。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春天是最美的季節,是萬物復蘇、萬樹萌綠、綠草如茵、百花爭艷的生機蓬勃的季節。它給大自然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美。美術課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接觸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感受、觀察、了解、欣賞春的氣息、春的風采,大膽表現春天的色彩。在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讓學生初步掌握觀察的方法,初步訓練觀察的能力和對色彩的感受、記憶和表現能力。
本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發現春天的色彩變化,有意地選擇色彩和搭配顏色,用鮮艷、豐富的色彩表現春天的美麗。
教材展示了幾種不同的表現春天的繪畫方式,如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油畫棒畫、水彩筆畫、彩紙剪貼等,以啟發學生采用更多的表現方式,盡情地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本節課可以與第2、第3、第4課組合成一個單元,從“造型表現”逐步演變到“設計應用”,從各個角度、用各種表現方式和手段來表現春天,各課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做好相互間的承接。
2.重點、難點。
重點:對春天色彩的觀察、記憶和多種表現。
難點:涂色的方法與畫面的整體色彩傾向。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2.激活學生的記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現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識別和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中國畫顏料、水粉顏料等繪畫材料可任選一種(教師)課件、各種春天的圖片資料、范畫、各種繪畫顏料和工具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檢查、了解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讓學生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
2.感受與想象。
(1)聽:樂曲《春天在哪里》。提問:聽懂了嗎?你知道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出示課題:《春天來啦》。
(2)憶: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么變化?談談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天——藍藍的;水——涼涼的;風——輕悄悄的;草——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花——粉粉的、粉黃的、粉白的、粉紅的……柳樹暴出了嫩綠的芽……
(3)看:MTV《春天在哪里》。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與你記憶中的是否一樣?
(4)想:你還看到過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導學生討論補充,使學生認識到桃花、綠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5)看:教師課前收集的各種春天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與表現。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看書上的色彩組合,或以課件展示色彩,讓學生自由選擇。)
先讓學生大膽說出春天的色彩,接著小組進行分析討論。
(2)課件展示不同季節的畫面,通過對比說出它們之間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嘗試表現:按自己的意愿畫出春天的色彩。
(4)欣賞大師及同齡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現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運用。
如:用哪些主要顏色來表現春天?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創造新的方法嗎?
4.作業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表現獨一無二的春天。
5.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輔導要點:(1)色彩整體傾向;(2)表現方法。
6.作業展示,互評小結。
(1)展示學生作業,把學生的作業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請學生選出最美的部分,談談自己的感受,并請小作者談談創作思路,再讓學生互評,教師小結。
7.課后延伸。
(1)提問:你還能用其他方法表現春天嗎?
(2)請學生到大自然里欣賞美麗的春天。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 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畫。`
3、 通過繪畫,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新同學的外貌特征,并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同學繪制肖像。
教學難點:
同學外貌特征的把握,背景的添加。
教具準備:
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
學具準備:
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引導學生互相觀察,并對同學的外貌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二、 引導
教師出示其中一位同學的照片,請同學們猜猜“這是誰?”“為什么是他?”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畫肖像畫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三、 觀察討論
“假如讓你畫一幅肖像畫,你會選擇畫誰?你在繪畫過程中會注意到哪些?”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本班同學,選擇好繪畫對象后,對同學的外貌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通過描述讓學生懂得畫肖像畫要抓住寫生對象的臉型、五官、發型等與別人不同的特征。
四、 欣賞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畫家肖像,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懂得畫肖像畫既要找抓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象力,又要體現自己的風格。鼓勵學生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繪制肖像。
五、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學生根據自己所選擇的材料進行創作,教師熱情的投入指導、創作。
美術教案 篇5
我們以前接受的是傳統的理論教育模式,注重的是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采取這種模式曾經讓我的教學陷入僵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倡導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及探究問題的學習方式,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有重要作用。
一、 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創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為教學過程創設了最佳的開端和背景。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生活中的趣事》這個課題,主要是鍛煉學生能夠把生活中發生的奇聞趣事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關鍵是學生先說出來,而后才能表現出來。在上課的一開始,遵照教參的要求和學生交流。例如:你們生活中發生過什么有的事呀?當時的情景是怎樣的.呀?學生沒反應,并且交頭接耳,課堂紀律比較亂。我想這樣可不行,就靈機一動,編了一個小故事。你再看,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的,也沒有說話的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自制力差,玩的心態還是挺重的。所以,在玩中教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導入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音樂導入,也可以游戲導入 …… 這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
二、 創設愉悅環境,自主合作學習
美術教學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作品,學生們立刻露出了驚奇的贊美的神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作品中表現的是什么故事和情境?作品的優點和缺點在哪?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得第一?從而自然地把學生帶進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以這種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意識到他們之間是一種“榮辱與共”的關系。以比賽的形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全心投入到研究問題的環境中去,活躍課堂氣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1-27
美術教案[精選]11-08
(經典)美術教案09-11
美術教案(精選)09-13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美術教案04-25
(經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