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課時:1課時
課型: 表現
教學目標: 通過圍繞在游樂園里的創作活動,使學生了解創作和學習的方法。體驗游樂園這一娛樂天地的快樂和享受美的藝術活動。培養主動創作和探究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畫面造型能力和對設施想象創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畫面組織能力,造型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和講授相結合
教學準備:
1、學具:
2、教具: DV攝像作品、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一、猜猜
1) 點擊課件。出現了什么?
2) 再點擊,哪位同學猜猜從門縫里看到什么?
3) 揭示課題,點擊大門打開出現“游樂園”
指導創作 1)、討論畫法:
A、寫生法:
B、想象:這樣的畫具有個性 領會藝術手法的多樣性,使學生有自由獨特個性的表現
2)哪位同學能畫出不一樣的游戲設施?
二、藝術貴在創新,而藝術的靈魂在于想象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藝術家的`非凡想象 欣賞名家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借鑒創作方法。
三、嘗試想象 構想:外形、功能局部構想:座位、乘客箱 嘗試構想,體會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四、欣賞學生作品 欣賞同齡作品,樹立表現的信心,開闊思路
五、課堂評價 1自愿展示,談自己的構思
2師選,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不喜歡的能說說嗎?
3小結:我們都有創作的獨特能力和設計能力。下節課我們表現小朋友活動的情景。
教學反思:學生能根據記憶和想象表現游樂場,游樂場的活動及人物。畫面活潑美觀。
大班美術活動——游樂園
活動準備:班上每人一份美術用品。游樂園的照片六張。
活動目標:用自己的畫法體現游樂園的場景。通過畫畫提升畫畫的技巧能力。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都去過游樂園吧!里面是不是很好玩啊!有好多小朋友都愿意去玩,老師用畫的畫給你們展示出來。
二、學畫畫導入
1、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動作。
2、人物的動作有那些不同?
3、說一說,自己去游樂園玩的`動態。
4、教師講解,并教幼兒畫她們所描述的動作。
三、畫一畫
1、老師已經畫完了,你們也來畫一畫吧!
2、提醒幼兒一定要把人物的動態畫出來。
3、幼兒畫畫時,教師要指導。
四、欣賞作品,并鼓勵幼兒
大班美術教案:雨天里的游樂場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下雨的時候周圍事物的變化。
2、利用各種工具表現出雨的聲音和形狀。
活動準備 蠟筆, 圖畫紙, 報紙. 豆子, 搓衣板, 染料, 酒精, 尖銳的東西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唱“下雨歌”這首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淅瀝淅瀝嘩啦嘩啦,雨下來了,
我的媽媽拿著傘來接我。
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啦啦啦啦。
[展開]
1、談一談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經歷
- 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經歷?
- 下雨的時候你干了什么事情?
- 下雨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
2、聽過下雨的聲音后用各種方法模仿出雨滴的聲音。
- 現在仔細地聽下雨的聲音。
- 下雨聲音聽起來怎么樣?
- 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直接模仿出下雨的聲音呢?
(用筷子劃搓衣板制造出雨聲, 往空瓶子里裝豆子然后搖晃制造出雨聲, 把報紙揉成一團然后撕碎制造出雨聲。)
3、用擦,刮的方式表現出雨中的景色。
① 用各種顏色的蠟筆涂完之后,用黑色的蠟筆再重新涂一遍。
②用尖銳的東西刮刮涂有黑色蠟筆的地方表現出下雨時的場景。
4. 用準備的'材料表現出下雨天里的游樂場
- 如果要表現出雨天里的游樂場需要哪些材料呢?
- 利用這些染料要用什么方法畫出雨天里的游樂場呢?
- 畫出雨天里的游樂場。
① 在游樂場里涂上厚厚的染料。
② 在染料晾干之前,用棉布蘸上酒精涂在畫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作品向朋友們介紹。
2、總結活動。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作。
3.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觀察力、創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準備:
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引導階段:
讓學生帶著記錄他們快樂回憶的相片,用展示臺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并回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二、發展階段:
欣賞版畫作品。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
紙版畫的表現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么不同的視覺效果。
技法學習:
⑴出示制作簡易紙版畫的材料——吹塑紙,
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⑵作業設置:
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布置下節課工具材料。
課后反思:吹塑紙這種材料現在已很少見,不如讓他們選擇比較易尋找的紙殼來制作,雖然比吹塑紙硬,但學生更好掌握。
施教時間:9月26日——9月28日
第二節
一、情感升華階段: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二、動手操作階段:
作業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作。
作業步驟:
啟發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1.設計。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貼。
三、學生作業:放輕音樂。
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業:
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五、教師總結: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現、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課后反思:有些學生選擇的是繪畫的方法,其實只要知道這種方法就可以了。作業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學生更多的開動腦筋,尋找運用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施教時間:10月8日——10月10日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1、帶幼兒觀看“唐裝”服飾展演,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一起去觀看一場精彩的服裝表演,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這些服裝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2、交流、討論,了解唐裝,喜歡唐裝。
你們知道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裝嗎?
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你們都喜歡唐裝的什么?
3、引導幼兒欣賞唐裝
(1)從色彩上欣賞: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裝,小朋友們說說唐裝都有些什么顏色?哪種顏色最多?(鮮艷的顏色,以紅色、暖色調為主),我們穿上顏色那么鮮艷的衣服心情會怎么樣?為什么唐裝都是以暖色調為主呢?(喜慶、熱鬧……)教師:紅色是中國的顏色,是喜慶的顏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義,過年過節、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紅色,因為只有熱烈的紅色才最能表達人們心中快樂的心情。
黃色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顏色,也我們中國人皮膚的顏色,黃色還是中國皇帝們專用的.顏色。所以,黃色既代表神圣,又代表吉祥。綠色是植物的顏色,有樹的地方就有生命,象征著青春和生命。
(2)從圖案上欣賞:
播放唐裝圖案多媒體課件。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些唐裝上的圖案都是一樣的嗎?它們都是些什么樣的圖案?
教師:中國的唐裝圖案以團花為主,花紋呈四周放射或旋轉式紋樣。有牡丹、梅、蘭、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祿、壽、雙喜等文字圖案,還有“萬”字花、蝙蝠、石榴等圖案。(教師邊講邊出示相應的圖片,便于幼兒欣賞不同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中國傳統裝飾,用來象征吉祥、喜慶的符號。
(3)從盤花扣上欣賞:
播放盤花扣圖案多媒體課件。
教師提問:這些扣子像什么呀?和我們平時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師:這些是盤花扣,也叫盤扣,是專門為唐裝設計的扣子,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分組成,花狀的造型象征著吉祥的祝愿。
4、讓幼兒展示自己的唐裝,從顏色、圖案、扣子上說說自己的唐裝的特點。
教師:今天有的小朋友也把自己漂亮的唐裝穿來了,我們請她上來說說她的唐裝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圖案,紐扣又是什么樣的?
教師:過年過節喜慶的日子我們最喜歡穿上漂亮的唐裝,因為它代表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吉祥如意、幸福美滿、團團圓圓……小朋友們,我們相互說說祝福的話吧?
5、在“服裝展示”中結束課程。
設計意圖:
唐裝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服飾,它款式獨特,顏色艷麗,蘊涵著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唐裝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大班幼兒對成人的衣著打扮有著具有濃厚的關注點與模仿性。所以我們選擇了“唐裝”設計成為大班美術欣賞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欣賞、感受中國“唐裝”獨特之美和美好寓意,引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從色彩、圖案、盤花扣三個方面欣賞唐裝,感受唐裝的美。
2、知道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服飾,初步了解唐裝所包含的象征意義。
3、弘揚民族文化,引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唐裝服飾若干、音樂磁帶、唐裝圖案、盤花扣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要點:
從色彩、圖案、盤扣上欣賞、感受唐裝的美,初步了解唐裝所包含的意義。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故事《秋娃娃的禮物》啟發幼兒的想象。
1、教師講故事:秋娃娃帶著七彩畫筆來給樹媽媽送禮物。它飛呀飛呀,看見楓樹媽媽,它拿出了紅畫筆,圍著楓樹媽媽轉呀轉呀,楓葉變紅了,楓樹媽媽換上了紅衣裳(出示紅楓葉);它看見了銀杏樹媽媽,就拿出黃畫筆,圍著銀杏樹媽媽轉呀轉,銀杏樹葉變黃了,銀杏樹媽媽換上了黃衣裳(出示銀杏葉)。綠衣服送給松樹媽媽,桔黃色的衣服送給梧桐樹媽媽(出示桔黃色梧桐樹葉)……。秋娃娃飛呀飛呀,大樹媽媽都換上了新衣裳。
2、 教師提問: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是什么?你們愿意幫助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穿上彩色的衣裳嗎?幼兒回答。
(二) 引導幼兒通過添畫彩色的樹葉,給大樹媽媽穿衣裳。
教師:我們怎 樣給大樹媽媽穿上新衣服昵?你想讓樹葉娃娃變成哪些
顏色?(啟發 幼兒給大樹媽媽畫上各種顏色的樹葉);給樹葉娃娃涂顏色時要先畫好樹葉輪廓再均勻地涂色,不要涂到線外面,涂好一片再換顏色。樹葉要靠近緊大樹媽媽。比比看,誰給大樹媽媽穿的衣服最漂亮。
(三) 幼兒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1、 鼓勵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大膽使用顏色及均勻涂色。
2、 提醒能力強、速度快的幼兒多畫些樹葉娃娃,靠緊大樹媽媽。
(四) 展覽幼兒作業,供幼兒欣賞。
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哪棵大樹的衣裳顏色最漂亮,涂色最均勻。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大膽地選用多種顏色在樹干上添畫樹葉,繼續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 人手一張圖畫紙,油畫棒一盒。
2、 帶領幼兒欣賞秋季多彩的樹葉,觀察樹葉的變化。
美術教案 篇5
目標:
1、能夠畫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及其簡單的生活環境。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準備: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背景音樂、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
重點:尋找螃蟹的主要特征
難點:探索螃蟹的表現方法
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螃蟹)師拿出螃蟹模型念兒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兩個大鉗,八條腿,眼一瞇呀,腳一伸,爬呀爬呀,爬回家!
嘿嘿,我是大螃蟹,瞧我長得多神氣。請你們仔細看看我長得什么樣。
二、幼兒觀察、尋找特征師: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著爬。
1、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
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出示圖片:
今天大螃蟹帶來了許多他們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
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各種不同的螃蟹的特征,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三、幼兒操作師:你們會給大螃蟹拍照片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照相的時候是不是有背景的?我們畫得時候啊也要有背景,你們喜歡螃蟹在哪里就畫哪里。
幼兒自己繪畫,教師進行指導,要求幼兒盡量表現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結束活動師:你們給螃蟹寶寶拍的照片真好看,現在請小朋友講講你們畫得是怎么樣的螃蟹,他在干什么?
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和大家分享自己創意。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的題材來自幼兒的生活,小朋友對螃蟹也沒有陌生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節美術活動通過兒歌的形式使幼兒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對螃蟹的認識,這樣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為下面的畫螃蟹奠定了基礎。但是對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孩子們缺乏觀察,需要老師及時引導,給他們觀察的目的,指導他們觀察的正確方法,從而準確的'遷移到觀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這一環節中,我如果能及時肯定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有關螃蟹的知識經驗,那效果就更好了。在第二環節中,幼兒用動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勢,并出示大螃蟹實物,讓幼兒觀察橫著爬是什么樣的?和幼兒一起學一學大螃蟹走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就非常高。在活動的第三環節,經過觀察講述和學一學螃蟹走路的樣子,幼兒的表現的興致越來越強烈。但對于把握大螃蟹的形還有一定的難度。
這時,通過一首兒歌來解決這個大螃蟹形的難題。請了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及時發現幼兒在繪畫大螃蟹的大鉗子時有一定的困難。加強語言的力度來描述大螃蟹的大鉗子,加深幼兒對大鉗子的印象,并添加了水草、小魚、泡泡……使得畫面一下子豐富起來。從幼兒反饋的作品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有些幼兒繪畫的大螃蟹還有了情節。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的作品上動態的螃蟹不多,說明我在引導時不夠,這是我下次活動應該注意的地方。第三環節是引導和評價。
活動給了我較大的啟示:開展每一個活動都需要從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出發,教師必須真正了解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及能力,同時,事先應該嘗試、試教幾次,這樣許多錯誤就可以避免了。活動中,我還發現孩子在創造性方面有很大的潛力,接著裝飾畫“打扮螃蟹”成了延伸活動,在區域活動時來滿足孩子的創造欲望,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活動
1、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產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會里,帝王、貴族為了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而盛行厚葬。在他們的陵墓區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成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最重要的部分。
欣賞:中國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賞任務: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師提出問題:①說一說:霍去病墓石雕的藝術特點
②學生討論,回顧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作回答。
形體單純、古樸,構思獨特,氣魄雄偉,力量沉厚。作者通過巖石的自然形態,產生聯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鑿一錘,極富藝術創造力。
教學活動2、中國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產生的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長期分裂割據的時期,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然地會向往有一個能解放他們的救星出現統治者也需要一種法寶來證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當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這樣出現了。因此當時的統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開鑿石窟雕造佛像。
欣賞任務:我國四大石窟簡介
在我國,自魏晉、十六國和南北朝開始鑿的石窟有15處,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個石窟群:
A甘肅敦煌石窟B甘肅天水城東麥積山石窟
C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岡石窟D河南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
(四)教師總結
1、陵墓雕刻產生的社會原因:是帝王貴族為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盛行厚葬而產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產生的原因:在戰亂的年代,人民要尋求得到解脫的精神支柱,統治者要尋求鞏固政治的理論根據。佛教恰恰提供了這樣包治百病的精神藥方。隨著佛教的傳播,石窟雕刻得以產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發展歷程和藝術特點
時代特點:在什么樣的特定社會環境里,就有什么樣與之相適應的作品的出現。沒有游離于時代背景之外的藝術。如陵墓雕刻與佛教造像。
民族風格:古樸莊重、深沉雄大、氣魄宏偉、想象神氣、富于審美理想,是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點。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過程:
一、引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本很好看的繪本,題目叫《海底的秘密》。什么是秘密?你們覺得海底會有哪些秘密呢?
二、理解故事內容,啟發想象
1、師:格里斯哥哥到海邊玩,無意中撿到一個神秘的盒子,你們猜這是個什么樣的盒子?
2、海底的秘密肯定藏在這些照片中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觀察海底世界有趣的照片,啟發思維
(一)觀察第一張海螺城堡的照片
提問:
1、照片中有誰?你覺得這張照片中哪個地方最奇特?
2、海龜的背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海螺呢?這些海螺對海底里的小動物們有什么作用呢?小結:原來是海底的小動物跟我們小朋友一樣,喜歡玩游樂園,所以海龜就爬啊爬,爬到陸地上背了一個游樂園到海底給海底里的小動物們玩,真有趣,格里斯繼續看照片。
(二)觀察海星背上大山圖片
提問:
1、圖上有誰?海星在背什么?
2、為什么海星要把高山樹林都背到海底?小結:原來海底里的小動物們也喜歡大樹小花,也想去森里里游玩,海星聽了以后,就把森林背到自己的背上讓海底的小生物們玩呢!
(三)拓展、提升經驗、拓展幼兒思維
1、你想成為哪種海底動物,想把什么背到海底世界里呢?
2、你們說了那么多的想法,陳老師也有一個想法。(教師范畫)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交代作畫要求,提醒幼兒把海底動物畫大,盡量畫的跟別人不一樣。
五、展示畫面,交流分享
1、請個別幼兒介紹畫面內容
2、同伴欣賞評價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欣賞面具藝術,認識面具的來歷與演變,了解面具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從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的文化內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質特征,了解面具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現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
2、能力目標:*通過面具藝術的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各小組合作,選用恰當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多種技法,設計出平面或立體的面具,鍛煉協作能力與培養互助精神;舉辦面具表演活動,增進表演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分小組制作,讓學生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通過表演感受面具獨特藝術魅力,認識面具藝術對環境、氣氛的烘托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從歷史、民族、宗教、文化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的文化內涵。
2、對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質特點)和材料的'綜合利用。
難點:
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
教學材料準備:
教師:各種面具圖片、實物;
材料與工具:鉛畫紙、彩色卡紙、皺紋紙、瓦楞紙;及時貼、麻繩、毛線、羽毛等;顏料及著色工具(毛筆、水、調色盤);彩色筆、蠟筆;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元旦馬上就要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知道什么嗎?(出示面具成品).
見過嗎?----在哪見得?-----了解嗎?-------做過嗎?幾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面具世界。
二、知識探討
1、面具的功能
面具是一種古老的原始藝術,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一些原始部落頭戴面具,揮動兵器驅鬼降魔。當時的人們認為面具可以賦予他們一種神的魔力。面積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與原始的樂舞、儀式、巫術、圖騰及民間的歌舞、社戲、戲曲、臉譜、面具舞會相互融洽、依存、滲透,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內涵和造型特點,特別是藏戲面具更具特色,因此面具作為民間藝術廣泛流傳。
2、面具的現在
如今,古老的面具藝術正向現代文明走來,從“神”的文化圈里跳出,步入一個多元、文明的“人”的精神世界。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旅游,從民間藝人、旅游商品店那里購買面具,作為自己家里的裝飾品,欣賞面具的雕刻技藝。
如課文24頁藏戲面具——它的制作非常講究。在皮革上裱藍底花緞,藍色是勇敢和正義的象征;輪廓嵌貝殼、瑪瑙和綠松石,面具大額頭正中是太陽和月亮,兩耳垂有流蘇,整個面具光彩奪目。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制作充滿現代感的面具,揭開面具神秘的面紗,體驗面具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喜悅。如課文25頁就有我們同齡人設計的面具:彩紙、皺紋紙等做成的蘿卜娃娃,有各種五彩顏料彩繪制成的五彩面具。
好!通過我們欣賞了這么多優美的面具文化,下面我們來總結下面具設計思路有哪幾種、造型與色彩的特點。
3、面具設計思路的種類、造型與色彩的特點。
種類:人物、也可以選擇動物或者植物的形象。
造型:
師:面具通過對五官的變化和裝飾來完成人物的性格和塑造。如表現人物的兇猛、威武、滑稽、忠誠等。
師:通過對五官的哪些地方進行刻畫的?
生:眉毛、鼻子、眼睛、牙齒進行刻畫,呈現出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形象,產生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的美感。與我們實際看到不一樣。而是非常的?神態夸張!
色彩:色彩強烈、艷麗、裝飾感強。
4、最后我們看一下面具制作要求:
技法:剪刻折、彩繪、粘貼、穿編綜合運用
(1)根據構思剪刻眼睛,
(2)剪刻粘,成半立體面具
(3)彩繪圖案,剪粘彩色紙片、毛線、玻璃繩等,
(4)貼鼻子、嘴巴。
三、課堂作業--面具的設計制作
教師:在過兩個月左右,就是新年了啊,我們可以舉辦一個新年假面舞會祝賀我們的新年,祝賀我們的成長,怎么樣?
題目一:以小組為單位為新年假面舞會制作一個生動的面具。
題目二: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部影視片或語文(哈利波特、西游記等)、英語、歷史課文設計制作一組面具。并佩戴面具表演一段對白。
以上題目每小組任選一題。
要求:
1、充分利用所帶材料的質地、色彩和肌理,大膽設計,使面具造型新穎別致,色彩艷麗,神態夸張。技法:剪刻折、彩繪、粘貼、穿編綜合運用.
2、各小組合作完成,各小組相互看看準備的材料,參考面具圖片及實物,確定自己要制作的面具造型;討論制作步驟;分工合作制作面具。
五、作品展示
形式一:新年假面舞會。
歡快音樂;新年好
教師:請同學們戴上自己的面具,站在自己的位置邊,唱起歌、跳起歡快的舞蹈,讓我們盡情享受面具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形式二:選擇一部影視片或語文(哈利波特、西游記等)、英語、歷史課文的一段故事情節。并佩戴面具表演一段對白。
六、課堂小結,師生共勉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的面具演出很精彩!今后讓我們繼續展開想象的翅膀,用靈動的雙手使色彩飛翔,制作出最美、最有個性的面具,使面具這一古老藝術品得以發揚光大,使我們的生活更快樂。
(五)板書設計:面具設計制作
1、面具文化:
2、面具的類型、造型、色彩特點。
3、面具的技法步驟。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11-08
美術教案[經典]11-11
(經典)美術教案09-11
美術教案(經典)09-24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經典】美術教案08-24
美術教案(精選)09-13
美術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