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時間:2025-06-17 08:41:15 曉映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精選21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精選21篇)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于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劃龍舟呢?

  教師小結:

  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里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2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撞蛋、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飲用雄黃酒等。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參與端午節的一些慶祝活動。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對傳統節日感興趣,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2.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賽龍舟活動的氛圍,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3.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二、活動方案設計

  (一)環境創設

  1.更新區角內容,創設與端午節有關的區域活動。

  2.增加有關端午節氣氛的環境布置。

  3.創設主題為《歡天喜地慶端午》的主題墻。

  (二)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陪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端午節活動。

  (三)活動涉及領域

  語言:兒歌《端午節》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科學:《好吃的粽子》

  美術:手工《端午香袋》

  健康:競賽游戲《賽龍舟》

  (四)具體活動安排

  1.6月14日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2.6月15日 兒歌《端午到》

  3.6月18日 手工《端午香袋》

  4.6月19日 科學《好吃的粽子》

  5.6月20日 競賽游戲《賽龍舟》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3

  一、活動目的:

  1、為做好家園共育工作,充分發揮家庭教育作用,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

  2、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呼啦圈、紙箱龍船、小桶等

  三、活動項目:

  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實驗幼兒園小班的小寶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一、首先請各班的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二、幼兒觀賞各班的奶奶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的粽子的技藝。

  三、親子游戲《袋鼠 》

  人數:8對(父母與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粽子二個,終點處擺椅子四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幼兒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幼兒,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四、《賽龍舟》

  人數:4對(父或母與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五、《快樂運粽子》

  人數: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六、“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作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今天你快樂嗎?讓我們一起把快樂唱出來,好嗎?(對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最后祝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祝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家庭幸福、永遠。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4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少先隊員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鎮安小學在端午來臨之際,開展“尋根溯源粽葉飄香”端午特別活動,旨在提高隊員們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隊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或xx日各班調換安排一節班隊課的時間。

  二、活動內容

  (各班可根據本班特色挑選兩——三個活動參加)。

  1、五月五品粽味。

  各班在教室開展“尋根溯源。

  粽葉飄香”——端午品粽會。同學們可以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許多種類:從外形上,粽子有枕頭粽、三角粽等;從內容上,粽子有紅棗粽、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老師講述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活動;大家一起品嘗了香噴噴的粽子,教室里充滿快樂端午的節日氣氛。

  2、五月五唱歌謠。

  中國的端午節有著xx多年的悠久歷史,期間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產生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民謠。例:“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等。

  3、五月五是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五月五是端午》知識搶答板塊,知識題:

  a、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除了端午節之外還有那些?(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

  b、你知道近xx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嗎?

  c、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d、端午節的由來?(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e、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于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如:吃粽子、喝雄黃、掛艾草、菖蒲、懸鐘馗像、賽龍舟競賽等。

  4、五月五憶屈原。

  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為流傳,老百姓把端午節吃粽子與屈原聯系在一起。隊員們講述屈原的故事。

  5、五月五佩香袋。

  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端午節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袋形狀不同,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隊員動手做一做香袋,看誰做的香袋最漂亮。

  尋根溯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端午節主題活動是我校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實踐體驗。請各班積極落實,每班形成一篇通訊報道,可投稿校園網、晚報、商報等。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

  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6

  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活動目標: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楚國亡了,屈原心里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汨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 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3)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4)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5)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活動延伸: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7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 請家長給孩子帶粽子、鴨蛋、香囊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們吃過粽子嗎?”“咱們一起來分享吧。”

  讓孩子學會分享,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5、五彩線分享活動。

  端午節給孩子們戴五彩線和香囊,感受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一起觀看端午節的來由的故事。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8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文化

  2、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習俗,以及在端午節時的活動

  3、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端午節的習俗,并且對中華傳統文

  化進行宣傳

  4、通過活動讓全園的老師以及幼兒重視中國傳統節日以及文化

  二、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

  與端午節的節日氛圍相適應,可以準備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圖片、故事以及傳說等。

  2、材料準備

  彩紙、彩筆、膠水、剪刀、絲帶、橡皮泥等。

  3、音樂準備

  憶端午 兒童歌曲——端午節

  三、活動形式

  由全園老師、幼兒共同參加,家長配合

  四、活動過程

  1、x月x日、x日全園老師搜集端午節活動資料(部分資料見附件),

  做端午節的相關環境創設。

  2、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傳說等,讓幼兒了解端午節 以及端午的文化。布置周末的家庭小任務:

  1)、讓孩子了解屈原

  2)、讓家長配合,給小朋友們帶五彩線,以及準備荷包

  3、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習俗——賽龍舟(見附件),讓幼兒理解龍的中華民族的圖騰,老師向幼兒介紹龍的組成,以及富有的意義。

  組織小朋友們畫龍:

  (1)小班——給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老師事先準備好畫好龍框架的圖畫,不帶有顏色,發給小朋友,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想法涂上顏色

  (2)中班——畫出自己想象的龍(一定要讓小朋友先畫在講解,讓小朋友充分想象)

  在老師講解之后讓小朋友在圖畫紙上畫出自己想象中龍的造型。

  (3)大班——制作龍的環創

  老師帶領孩子利用準備好的材料(例如:生日蛋糕盤、紙殼等)制作一條龍的環創(見參考圖片)。

  4、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見附件),讓幼兒了解在端午節食用的.特殊的食品粽子以及粽子的組成。

  組織小朋友自己做粽子(見視頻):

  1)、小班——用橡皮泥或是果泥做粽子

  2)、中班——用彩紙疊種子,并做以裝飾

  3)、大班——用彩紙疊粽子,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把做好的粽子做成風鈴,懸掛在班級

  五、活動延伸

  1、讓小朋友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以及習俗,將在幼兒園學習到的關于端午節的文化講給爸爸媽媽聽。

  2、可以把自己畫的畫和做好的粽子送給自己的親人,并祝福他端午節快樂。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9

  一、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0。

  二、地點:

  五樓多功能廳。

  三、活動目標: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四、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天里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

  小結:在這一天里,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

  2、人們裹粽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0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蘊涵著豐富的民俗,吃粽子,吃咸蛋、吃“五黃”,戴五色線,佩戴香囊,賽龍舟等。為了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感受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使其對傳統文化越來越單薄的現代兒童重新認識、接受、喜愛過傳統節日,并希望從小為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奠基,扎下傳統文化的根。我們小班年級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各班開展了實踐動手操作活動《打扮蛋寶寶》。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吃

  學習用“滾貼”的方式,大膽進行裝飾活動。

  2、感受參與創造性活動的樂趣,在活動中教育幼兒學習整理物品,注意個人整潔。

  三、活動準備:

  1、空蛋殼、記號筆、油畫棒、即使貼、剪刀

  2、裝飾好的三個彩蛋。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馬上要什么節日到來了?(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一天很特別,大家都會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像吃粽子、咸鴨蛋等……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有三個打扮一新的鴨蛋寶寶也來到了我們教室,小朋友,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二)欣賞彩蛋,了解裝飾彩蛋的方法。

  1、出示三個彩蛋,幼兒欣賞

  提問:你喜歡這些彩蛋嗎?它們分別是怎么打扮的?

  2、嘗試用“滾貼”的方式裝飾蛋

  a:交代要求:

  (1)第一步,在蛋寶寶的身上滾上膠水,要求每個地方都要沾上膠水,但不能太多。

  (2)讓蛋寶寶躺在裝滿彩色紙頭的盤子里,翻個身,滾一滾跳個舞,讓彩紙均勻地貼在蛋寶寶的身上。

  b: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彩蛋展覽,相互評價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1

  端午是夏季唯一大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喜慶的日子里,人們全家團聚,掛菖蒲、吃粽子、飲艾酒、劃龍舟,其樂融融。

  活動一: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說明:選自《快樂成長資源包》第四冊的《社會交往》中《端午節到了》

  活動二:端午節的故事

  紀念屈原

  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我們今天來聽個故事,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點擊視頻右下角,可放大觀看

  活動步驟

  1、播放課件中的動畫部分,引導幼兒認真聽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教師: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事情?里面提到了誰?他和端午節有什么關系?

  幼兒自由表達:主要講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提到了屈原。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2、播放課件中的教學大書,講解故事內容。

  教師:屈原為什么要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后當地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來發展成了現在端午節的什么活動?

  幼兒自由表達:楚國被攻破之后,屈原不忍心看著祖國滅亡,于是投汨羅江自盡。百姓為了避免蛟龍食屈原尸身,將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以祭屈原。發展成端午節吃粽子。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故事講給父母聽,鼓勵幼兒積極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節日。

  說明:選自《幼兒多元智能發展課程》下冊大班寶寶《語言》中的《端午節的故事》

  活動三:親子體驗包粽子

  活動目標

  1、學習包粽子,讓幼兒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邀請一些家長參與,親子一起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調好料的糯米、粽葉、線繩

  活動步驟

  一、教師介紹包粽子材料和步驟。

  教師:感謝家長們抽空來和我們一起體驗包粽子。現在由我講解包粽子的材料和步驟,請大家仔細觀看。

  1、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2、放入一些糯米填滿粽葉,用手捏緊。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4、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二、分組制作。

  1、教師發放材料和講解規則。

  2、幼兒和家長分組制作粽子,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活動。

  3、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做粽子的形狀,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三、活動結束。

  1、啟發幼兒粽子的口味眾多,可嘗試回家制作更多口味的粽子。

  2、活動結束,收拾材料和清理現場。

  活動四:編織五彩手鏈

  體驗民俗

  活動目標

  1、知道在端午節給兒童戴五彩絲線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了解。

  2、學習編手鏈的技巧。

  活動準備

  五彩絲線的圖片、幾根彩色繩子

  活動步驟

  一、展示五彩絲線的圖片,講解五色絲線的起源。

  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五色指紅、綠、黃、白、黑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這些習俗傳到后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說明:

  視頻中示范的是綠色繩子,教師可準備彩色繩子。

  關注本公眾號,對話框回復“端午節”可獲取文中視頻。

  二、編織彩色手鏈。

  1、拿出彩色繩子,教師詳解繩子的交叉方法。

  教師:我們在編織手鏈時先留出一小截,左手拿住繩子留出的那一小截的一端,右手拿著繩子比較長的那一邊,將右手邊的繩子向左移,讓它搭在左手的繩子上,交叉,出現一個小孔。(教師演示,引導幼兒觀察。)

  2、演示穿孔的方法。

  教師演示編手鏈的方法,再請個別幼兒展示,加強鞏固。

  課外延伸

  可將彩繩投放到美工區。

  幼兒反應

  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大家都愛到美工區去編繩子玩,有些孩子編好后戴在手上、腳上,女孩子還戴著跳起了舞。

  說明:選自《幼兒多元智能發展課程》大班寶寶下冊《藝術》中的《編織手鏈》

  紀念屈原

  以屈原為代表的一個個忠烈人物,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對象。發出“哀民生之多艱”感慨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其人格高潔,成為端午節中國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做香包、掛艾蒿

  為了保障生命的健康,古人在端午節逐漸形成了一系列衛護生命的保健民俗,如采百草為藥、戴五色線、點朱砂雄黃、兒童穿預防“五毒”侵害的背心,門口掛艾蒿、菖蒲或用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裝有藥草的香包等。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1、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端午節期間各班開展以下活動:

  (一)知識分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二)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三)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述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香袋(荷包)、五彩線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的慶祝活動報道。

  4、參加班級組織的包粽子等活動。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3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托、小班節慶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托、小班年齡段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社會)

  2、好吃的粽子(科學)

  3、綠豆糕(藝術)

  4、劃龍船(健康)

  5、一起過端午(大帶小綜合)

  6、熱鬧的賽龍舟(語言、社會)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六、托、小班年齡段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粽葉、糯米、棉線、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指導語:粽子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有什么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指導語: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指導語:怎么做綠豆糕?(根據討論情況,請個別幼兒示范綠豆糕的制作方法。)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指導語:做綠豆糕時要注意什么?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4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與端午節有關的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品嘗端午節的特別食品——粽子,知道粽子有多種形狀、多種口味。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包粽子的糯米、葦葉;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自制龍舟兩條;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活動過程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XX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活動內容

  活動一:

  家長講故事《屈原的故事》(附故事內容)

  請家長代表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活動二:

  端午節賽歌會

  分別請三個年齡段幼兒表演朗誦端午兒歌

  小班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中班

  端午節,艷陽照;

  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

  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

  紀念屈原永記牢。

  大班

  端午花,紅又紅;

  摘朵鮮花送金龍。

  端陽端陽,粽子粽;

  拿個粽子塞龍洞。

  龍戴鮮花吃粽子,

  吃飽粽子回龍洞;

  不要傷害屈原老公公。

  活動三:

  賽龍舟接力賽

  每班選3名家長,從小班開始繞障礙前行接力。教師發口令,接力賽開始,小班傳中班,中班傳大班。

  活動四:

  親子活動——巧手媽媽大比拼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方法:給每組家庭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福或許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幼兒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幼兒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幼兒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活動五:

  幼兒互贈送禮物

  幼兒相互贈送自己親手和爸爸媽媽制作的粽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并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5

  活動目的

  為了讓孩子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文化,我們組織了這次端午節微信投票活動。以親子包粽子的方式,感受中國的傳統風俗文化。

  活動準備

  粽葉或竹筒、糯米、紅棗、線、剪刀等包粽子材料和工具

  參加活動人員

  幼兒園全體幼兒和家長

  活動過程

  1、家長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的風俗習慣,初步了解端午節。

  2、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粽子或龍舟模型,拍成照片。

  3、疫情關系,家長和孩子在家一同包粽子,由各位老師錄制包粽子教程,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包粽子。

  4、粽子包好、煮好后,家長、孩子和粽子的.合影。

  5、將制作模型和成品粽子的照片發給班主任老師,由班主任將本班參選照片編號后,統一上傳至園所公眾平臺,開始投票。

  活動獎項

  設定好投票活動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其他參與獎。

  獎品由幼兒園提供,可以參考兒童玩具,或端午節相關禮物,獎品要有階梯性質,活動結束后,公布獲獎結果,聯系獲獎家長,另發一篇獲獎通知或者獲獎海報,將獎品以郵寄的方式發放給各位孩子。

  活動要求

  整個評選活動要精心安排,認真組織活動。充分利用公眾號和各班級家長群等載體,廣泛宣傳,貼近實際、面向全體,讓廣大孩子在活動中受到正確的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深入了解傳統節日。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6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7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放假一天,為了讓xx度過一個難忘,出色的端午節,特舉行“粽葉飄香,品味端午”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下午15:00—17:00(備注:活動的2小時,)

  二、活動地點

  大門入口處,露天式場地。(備注:若碰到雨天,改為二樓--間內)

  三、活動流程及內容(合計約2小時)

  1、領導節日問好及致辭,5分鐘。

  2、游戲環節,xx組織,80分鐘

  (1)端午節知識競答(團隊游戲,約15分鐘)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其獨特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活動,此塊活動主要是測試xx對端午節蘊含的相關知識是否了解,--會篩選一些端午節知識的趣味競答,搶答正確的人員獎勵禮品。

  (2)吃粽子比賽(個人游戲,30-45分鐘)

  參賽者以三人為一組(男女分開比賽),蒙好雙眼,待主持人宣布"開始"后,各參賽選手在原地抱頭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包裝吃完粽子,當完全咽下后舉手示意,由裁判檢查無誤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完成游戲時間最短的選手,獎勵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3)你來我往游戲(團隊游戲,20分鐘)

  參賽者4人一隊,分開2組,用繩索做成圓形,兩人站在繩索的`兩端,在地上畫上直線,一端各站一人,手拿西瓜和一次性杯子,站在繩索內的2人各往相反方向使力,方可吃到西瓜,并將西瓜籽吐到杯子中,終極在規定時間內,西瓜籽數多者獲勝,獲勝的一組兩人獎勵獎品,另一組兩人獎勵紀念品。

  3、頒獎環節,各部門領導進行頒獎,拍照留念,預計20分鐘。

  4、集體合影,5分鐘。

  四、活動報名

  活動報名時間:截止到xx月xx日17:30,以便預備活動用品和禮品,報名方式:到二樓--填寫活動報名表。

  報名需要注意:

  1、端午節知識競答不需要報名,全體xx現場搶答。

  2、吃粽子比賽活動,可以單人報名,xx根據總共報名的人數,男女分開比賽。

  3、你來我往游戲,xx需要找好自己的搭檔一同報名,即需要2人同時報名;可以男男搭,男女搭,女女搭。一人可以報名多個游戲。

  五、活動預備及經費

  1、活動獎品

  (1)知識競答,預備10個問題,獎品為沐浴露小瓶裝,約10元/瓶,共xx元。

  (2)吃粽子比賽,每組3人,獎品為洗發水小瓶裝,約10元/瓶,紀念品為洗衣粉,約4元/袋,即一組18元,按照有30人報名參加,共xx元。

  (3)你來我往游戲,每組4人,贏的一組獎品為沐浴露/洗發水小瓶裝,約10元/瓶,參與的另一組獎品為洗衣粉,約4元/袋,4人共xx元,按照10組報名,共xx元。

  2、活動道具

  (1)慶祝端午節的橫幅,作為活動背景,活動進行期間拍照,合影等需要用到,預算5米,約xx元。

  (2)活動期間的粽子,若30人參加預備35個粽子;活動需要的西瓜預備2個,共預計xx元。

  3、端午節福利

  全體xx每人一袋粽子,2只裝,約6元/人,目前約90個xx,共xx元;活動總經費預計:xx元。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樂。

  3、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二、活動準備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針、線等)。

  2、幼兒已有刺繡經驗。

  3、民間音樂。

  三、活動過程

  1、觀察香包,了解掛香包的用途,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指導語:什么叫香包?端午節人們為什么要掛香包?

  2、討論、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驟。

  指導語: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

  指導語:做香包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樂聲中,嘗試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胸前,互相觀賞,體驗自制香包的快樂。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19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著地并能與同伴共同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2、體驗多人用身體組成“龍舟”進行游戲的快樂,感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二、活動準備

  觀看過賽龍舟的場面。

  三、活動過程

  1、回憶賽龍舟場面,激發活動興趣。

  2、探索多人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探索兩人結伴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自由探索兩人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②交流經驗,討論兩人合作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龍舟”前進。

  探索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遷移兩人合作經驗,嘗試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

  ②交流經驗,討論使“龍舟”加快速度前進的方法。

  ③再次嘗試,體驗協調一致的重要性。

  3、游戲:《賽龍舟》。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20

  一、活動目標

  1、探索折紙粽的方法,嘗試用長條紙通過反復折疊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環境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準備

  1、各色長條紙若干。

  2、已經折好的`大紙粽。

  3、折紙粽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1、觀察大紙粽,激發折紙粽的興趣。

  2、探索折紙粽的方法。

  猜測紙粽的制作方法。

  展開紙粽,觀察折痕,討論折紙粽的方法。

  借助步驟圖,整理折紙粽的經驗。

  3、折疊紙粽。(引導幼兒在遇到困難時,通過看圖示、觀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

  4、將幼兒制作的紙粽用針、線串在一起,布置環境,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21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四、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09-29

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06-29

小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06-15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7篇)06-03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06-22

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9-09

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3-11

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07-20

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09-22

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