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分數線一覽
了解2023高考錄取分數線,可以為考生后續的志愿填報提供參考,高考錄取分數線是很多同學所關注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分數線一覽,歡迎大家閱讀。
2023年高考分數線公布時間(詳情)
1.吉林
重點本科(第一批):理工類463分,文史類485分
普通本科(第二批):理工類292分,文史類341分
專科批:理工類150分,文史類150分
2.寧夏
本科一批:理科397分,文科488分
本科二批:理科340分,文科421分
專科:理科150分,文科150分
3.江西
本科一批:理科518分,文科533分
本科二批:理科445分,文科472分
專科線: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4.云南
一本:理科485分,文科530分
二本:理科405分,文科465分
專科: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5.上海
本科線405分,特招線504分
6.內蒙古
本科一批:理科434分,文科468分
本科二批:理科333分,文科379分
專科批:理科255分,文科230分
7.四川
本科一批:理科520分,文科527分
本科二批:理科433分,文科458分
專科批:理科150分,文科150分
8.黑龍江
本科一批:理科408分,文科430分
本科二批:理科287分,文科341分
專科批:理科160分,文科160分
9.安徽
本科一批:理科482分,文科495分
本科二批:理科427分,文科440分
專科批: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10.廣西
本科一批:理科475分,文科528分
本科二批:理科347分,文科428分
專科批:理科180分,文科180分
11.貴州
本科一批:理科459分,文科545分
本科二批:理科371分,文科477分
專科:理科180分,文科180分
12.陜西
本科一批:文史類489分,理工類443分
本科二批:文史類403分,理工類336分
高職(專科):文史類150分,理工類150分
13.重慶
物理類:本科批406分,專科批180分,特招線468分
歷史類:本科批407分,專科批180分,特招線480分
14.山西
理科:本科一批480分,本科二批396分
文科:本科一批490分,本科二批418分
15.天津
天津:普通本科線472分
16.河北
本科批:物理類439分,歷史類430分
專科批:物理類200分,歷史類200分
特招線:物理類492分,歷史類495分
17.福建
本科批:物理類431分,歷史類453分
專科批:物理類220分,歷史類220分
特招線:物理類518分,歷史類531分
18.江蘇
本科批:物理類448分,歷史類474分
特招線:物理類512分,歷史類527分
19.遼寧
本科批:物理類360分,歷史類404分
專科批:物理類150分,歷史類150分
特招線:物理類494分,歷史類495分
20.河南
本科一批:文科547分,理科514分
本科二批:文科465分,理科409分
高職高專批:文科185分,理科185分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一、理性選擇,綜合定位
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專業,這一問題需結合個人需求進行辯證分析,關鍵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比如,學習成績優異或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可優先考慮院校為主;成績沒有明顯優勢但希望就讀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就可以選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院校或考慮偏冷門專業沖沖看;有明確專業取向或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所選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時,可優先考慮專業。下面提供選擇志愿的一些參考思路:
1.根據專業選報。若考生對專業有明確要求,可首先選擇幾個比較心儀的專業,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考生在初選專業時,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自己有興趣、特長、優勢的專業,然后看當下熱點,以及就業率高的專業。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了解專業內涵可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關于專業的介紹)。同時,要對專業的學習難易程度、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學科實力、考研情況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綜合考慮選擇擬報考的專業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2.根據學校選報。若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選定幾個目標院校,然后在院校內選擇心儀的專業。
考生在初選院校時,應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定自己感興趣又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可以通過瀏覽高校的網站、參加高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參加招生咨詢會、在線咨詢、電話咨詢以及閱讀《招生章程》等各種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升學就業、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校后轉專業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顧學校和專業。考生首先應對自身實際情況(總分、位次、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知曉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儀高校和專業的基礎上,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考慮高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
上述思路僅供參考,高考志愿填報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奪,無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就好。在專業(類)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數量相對充足,所以考生在選擇志愿時,可以將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專業”、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學校”,不必墨守成規只采取一種思路選報志愿,多種思路有機結合方能更好地確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篩選并優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如普通類平行志愿填報時,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50-3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個。
三、結合自身實際,規避風險
考生應對自身有較為客觀的判斷,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要結合自身實際選報適合自己的志愿。所選志愿首先要對照高校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所選擇志愿應該與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應該與自己成績位次及身體條件相符合,有利于實現理想抱負和發揮自身潛能;應該與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去向相吻合、與家庭意愿及經濟條件相結合。
高考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什么
1、個人志向突出 兼顧現實環境
在選擇志愿時,考生要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和志向,明確職業發展,并以此來選擇學校和專業類別。同時,要放開視野,與現實結合,避免脫離實際。
2、綜合估測分數 準確定位
"準確定位"是考生填報志愿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對于考前估分和考后估分的考生而言,更需要考生找準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根據實際位次更準確選擇報考的院校。
3、把握順序 記住參考口訣
家長和考生記住參考“口訣”——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即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考生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作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學校,志愿D則填“墊底”學校。這樣的話,幾所學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順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帶來的懊悔,也防萬一沒達到較好院校的投檔分,也有相應的院校可讀,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新高考如何填報志愿
志愿填報模式:“專業(類)+院校”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以選擇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其一,選學校VS選專業?這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兩難選擇。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學校是專業發展的平臺,好的專業不可能脫離學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選學校、選專業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其二,省內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內院校招生計劃更多、分數預估更準、錄取機會更大、求學成本更低、職業發展更優。因此,考生應兼顧內外、省內優先,在“穩、保”梯隊中更多地配置省內院校。
其三,興趣導向VS分數導向?適合的學校和專業是更高的起點,考生應興趣優先、兼顧分數,可借助于測評軟件,根據身心狀況、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綜合能力、家庭條件等,縮小目標專業的范圍。
【高考分數線一覽】相關文章:
重慶省2012年高考錄取分數線一覽08-01
甘肅省2012年高考錄取分數線一覽08-01
山東高考專科分數線12-08
高考留學不沖突 高考留學方案一覽09-11
湖北高考錄取分數線08-01
高考生必須了解的高考分數線問題12-13
2012安徽省高考分數線公布 歷年安徽高考分數線盤點08-01
高考分數線陸續出爐 分數線出來之后的“后高考經濟”08-01
外國高考作文題一覽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