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學會學習,學生才能自主學習;只有自主學習,學生才能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學中,要構建自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想”自主學習、“能”自主學習、“會”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我們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的關系。怎樣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呢?
首先教師要做好“角色”轉換,從站在講臺上的傳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參與者。要關心愛護學生,隨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想狀態,營造融洽、寬松的學習氛圍,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的伙伴,與他們無拘無束地交流,并盡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們在品嘗成功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其次,教師要當好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調控時間和節奏,做到講練結合,張弛有度。該講的一定講,該“導”的必須導,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科學地設計教法,優化教學過程。“講”在關鍵處,“導”在迷茫處,老師不忙評價,而是因勢利導。如果教師不及時引導,學生就不可能有富有個性的思維,多角度、有創意的見解了。
再次,教師的指導必須與學生自主學習有機地結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關鍵在教師的“導”,課堂上一切活動的設計都根據學生的“學情”來設計。而具體到數學這門學科,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一、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就是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讓數學更多地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二、轉變學習方式,獲得新知。新課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發展個性,創新學習。創新意識的發展,依托于個性的充分發展。要發展學生個性,就是要發展學生批判思維能力,使他們富于冒險心、好奇心、挑戰心、想象力等。還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問題。充許獨立從事探索活動,不排斥學生的錯誤或失敗,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發展個性,創新學習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努力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讓學生有機公充分展示自我。
四、游戲學習,體驗新知。練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練習內容寓于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興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
總之,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學習,必須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提高自學質量。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5-03
學習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03-08
新課標學習培訓心得體會02-16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4-26
學習《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05-06
學習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05-02
學習《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05-06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1-16
學習體育新課標心得體會05-25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