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閱讀”心得體會
原艷平第一次聽到"高效閱讀"四個字還是10月14日去二小聽課的時候。說實話,當時聽了內蒙古寧城縣李金杰老師的三節高效閱讀展示課后,只是感覺這樣的課自己從未聽過,很特別。但對它能否切實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持懷疑態度。
讓我的態度發生改變的是讀了《人民教育》2011年15-16期"高效閱讀"專輯和上網查了內蒙古寧城縣"高效閱讀"的一些情況后,才得知他們6年來堅持"高效閱讀"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讓人驚訝的成績。
《課標》中規定中學學閱讀的速度是300字/分,閱讀量是145萬字,而寧城縣的中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已達到1000——1700字/分,閱讀量已超過300萬字。孩子們不僅使讀得速度快,數量大,對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也特別強。更重要的是競爭和達標訓練方法激發了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
這不得不讓我反思自己任教了十多年的語文課,心中最大的感覺是慚愧和失敗。大多孩子在小學期間的幾年中就基本讀幾本語文書,課外閱讀少之又少。上語文課經常是老師愁得咋教,學生煩得不想學。送到畢業了,可縱觀孩子們的閱讀、寫作、表達等方面還是比較差的。
如果把書籍比作汪洋大海的話,那區區幾本教科書充其量就是幾滴水而已,怎能讓孩子自由、快樂、盡情地去傲游、去吸取!而寧城縣高效閱讀實驗校把耗時、費力又低效的常規語文課堂壓縮掉了1/3,騰出來的時間每周上一次專項高效閱讀課,并讓孩子大量閱讀,從小學到中學,持之以恒。我認為高效閱讀是讓學生按照語文的規律來學習語文,它給語文學習指明了一條正確的路,一條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也能感到快樂的路。
我一直認為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寧城縣的高效閱讀也證明了這一點。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語文教學范圍,如果把基礎教育比作一個金字塔的話,那么塔基就是語文。寧城縣八里罕中學在考試中不僅語文出類拔萃,其他學科也名列前茅。一個學生的話道出了原因:"我們讀題快,理解題意準確,記得牢固,當然學其他功課也不在話下了。"這樣的成果是對閱讀遷移的最好證明,所以說,閱讀對于語文教學時至關重要的,語文教學千教萬教,而唯一不能改的就是多讀書。
寧城高效閱讀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我們或許不必要按他們固定的課堂流程及訓練模式去授課,但必須學習他們好的經驗和理念。要在自己的課堂上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是一種技巧,是可以訓練的,并盡可能地去擴大孩子的閱讀量。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內蒙古寧城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承擔高效閱讀課題實驗的大多是鄉鎮學校,80%的孩子是農家子弟,師資力量很薄弱,辦學條件很一般。他們敢于大膽去探索、去改革,并6年如一日地堅持,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到今天,并取得如此的成就,這更應該是我們所佩服、學習的。
【“高效閱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高效閱讀心得體會04-16
高效閱讀心得體會8篇04-18
閱讀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與方法心得體會06-18
20個高效閱讀小技巧05-02
高效閱讀 記敘文 感悟04-28
考研英語閱讀高效復習方法05-07
高效備考2013考研英語之閱讀05-06
程漢杰快速高效閱讀法述評04-30
六級錦囊-高效確立閱讀的要旨05-04
高效備考2013考研英語之閱讀篇05-06